APP下载

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2016-03-06颜冰凤

关键词:大众化载体马克思主义

颜冰凤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颜冰凤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现过程中有多种路径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形态加以考察,探讨其大众化的可行性,便滋生文化维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深层路径——文化路径。文化路径要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则必须首先进行语言转化,同时契合传统文化并善用文化载体,让马克思主义说起名副其实的“中国话”,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大成果,其固有的文化属性使其完全可以通过文化的对话与交融为大众所认同和接受。从文化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解读和把握,文化路径便成为区别于政治维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只有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用大众所能接受的语言、所能认可的传统文化及所能欣赏的艺术形式或载体作用于大众化进程,让大众听得到、听得明白、听得进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转化语言是首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对其真正合理科学的翻译除了保留和复写其该有的字面意思,更应将其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也一并翻译过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践行文化路径,语言转化是首要前提,这种转化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生硬的文字上,而是得让马克思主义说起生动的“中国话”来。

(一)通俗化而不庸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进程对语言转化提出的首要要求即将晦涩深奥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实现通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需要以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都熟知的、生动活泼的、易于理解的大众语言概念为语言要素来形象生动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述和解读,用通俗化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理论,用具体化的表述来解释抽象的原理,用口语化的表达来转换晦涩的语言,搭建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话语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化绝不等同于庸俗化,要坚决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平庸、肤浅、低劣的解释,歪曲、误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消解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和生机,虚化甚至扭曲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改革建设实践的指导功能的一切庸俗化行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对通俗化和庸俗化严格加以区分,以更高的标准来督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转化,在科学性、合理性、健康性原则的指导下实现它的通俗化。

(二)由精英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精英阶层的引领和规范下,结合时代特点将精英文化加以升华、完善而形成的精英政治理论,将其进一步用于指导政治实践,便带上隆重的政治语言色彩。“政治是精英们的事情”的这种常识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常采用的是思想界、政治界、学术界共同商榷、仔细推敲、反复论证的话语体系,高度抽象并富有学理支撑,很难为更多文化底蕴薄弱和政治意识欠缺的大众所接受和掌握。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进程中永葆生机和活力,就要求其在文化路径的选择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政治话语以及官方倡导和学术研究的层面上,而是要走下圣坛和讲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中去挖掘人们的实际需求,与群众的精神需要相结合,以日常性的大众话语说清政治性、政策性的文件语言,用民众听得懂、信得过的话语来道明抽象思辨的原理,实现从精英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从理论形态向文化形态的转化。

(三)创设和谐的文化语境

语言是社会人际往来、信息交流、思想传达的重要工具,但其突出的交际功能只有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实现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路径的前提条件,顺利完成语言的转换,还必须创设一个和谐的文化语境,为其保驾护航,“运用大众化语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和创新以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语境的过程”[1],而创设这种和谐的文化语境则需要我们坚持以开放、创新和理性的思维为指导,培养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塑造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塑造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思想权利、肯定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利,鼓励人民群众勇于思考、安心评论,从而实现启蒙者向创造者、被动接受者向主动传播者双重身份的顺利转换,营造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和谐文化语境;秉承兼容并包的文化宗旨,摆脱狭隘封闭的排他、排外的思想局限性,才能以开阔的胸襟真正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这一“舶来品”,在不断地借鉴交融中,优化思维结构,拓宽理论广度,提升文化品格,在和谐的文化语境和宽阔的文化背景中,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契合传统文化是关键

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要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契合传统文化是关键。选择文化路径,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说起五千年的文明语言,需要把握以下三大原则:

(一)指导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实现平等对话和交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把握指导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要顺利实现大众化,需要正面回应各种思想和势力的挑战,提升人们抗击各种错误思想的免疫力,增强人们抵御资本主义思想渗透的能力,不断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始终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在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不可撼动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坚持抵制各种腐朽、保守、反动思想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对马克思主义引领功能的消解作用,充分发挥其“批判的武器”的功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使其更加开放、积极、进步。要始终谨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众化,而不是多元化,在它们二者契合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性原则。

(二)扬弃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直接用传统文化去替代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而是要遵循扬弃性原则,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相融合,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实现其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和思想结晶,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一方面为其大众化的进程提供深入人心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更是拓展其大众化的文化资源,夯实它的思想基础,以传统文化中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新的诠释,才能消除其疏离感、增加其亲切感,更好地达到“化大众”的目的。但是却必须注意认真区分出传统文化中消极、保守、落后的成分,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改造,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之余,更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毫不痛惜地剔除其中阻碍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落后陈旧部分。同样的,在传统文化接受并与马克主思主义融合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舍弃其中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坚持扬弃性原则,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合理、完美的契合,和谐共生,互助互促,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契合所必须把握的又一项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为二者的互促发展提供可能,“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普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有利于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衔接、有利于向现代性转换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2]。同时它也对二者的互促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不断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以满腔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不断充实和丰富“化大众”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改造,充分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分,促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形成带着强烈时代烙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资源。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握发展性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契合。

三、善用文化载体是手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实现大范围内的有效传播离不开丰富多样、富有实效的文化载体,选择文化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善用文化载体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合理地利用文化载体,创设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条件,要求我们跳脱出传统载体条条框框的限定,进一步实现其民族化、主体化、分层化及可视化。

(一)民族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必须注重民族化。

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文化、民俗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蕴含着博大的文化价值,充分重视民族化,集中发挥民族文化强大的载体功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实现文化载体的民族化既是传承,又是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阶段大众文化紧密结合,延伸和扩大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全面普及引路;另一方面,采用文学、影视、小品、相声等大众青睐的民族文化具体表现形态,还可以极大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愉悦群众、满足人们对精神食粮需要的同时,又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民族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二)主体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坚力量。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宣传信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只有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真切拥护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载体功能。而要使载体为群众所欣然接受,提升其支持力度,则必须重视人民群众在载体发挥功效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使人们能够顺利地操作和驾驭它,而不依附于它。因此,文化载体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主体化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水平和理论需求选择切实合理、行之有效,更为关键的是便于人民群众操作和实施的载体,且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全员覆盖,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大众化的进程中,由观众变为演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上阵,以主人翁的身份致力于大众化事业。

(三)分层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载体有层次之分,不同的人群所青睐的载体也有所差异,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对文化载体的选择要注重分层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接受、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但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的是精英政治分子,有的是学术达人,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普通工人,有的是朴实农民,有的是懵懂学生,他们的素质能力各不相同,对理论的解读和把握能力层次不一,所能接纳的载体也有所差异,要实现全民范围内大众化,针对不同群体的载体选择必须有所偏重。精英政治分子、学术达人和先进知识分子可以侧重于政治文化载体及政策载体等,普通工人和农民可以侧重于大众文化载体、民俗文化载体等,广大学生还可以侧重于新兴的网络文化载体、文化活动载体等。重视文化载体的分层化,因人而异地采用各种载体,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载体在大众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四)可视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比较抽象,也不便记忆,而人民群众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首先就来源于他们对理论的感性认知,而感性认知则直接来源于生动具体的事例带来的视觉的刺激效果,强烈的视觉效果往往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更能给予人们思想上的冲击,从而加深人们的印象和认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载体的创新必须不断推动它的可视化。实现文化载体的可视化,需要用人民群众普遍感知的具体生动事例,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从广大人民的视角和熟悉的语言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让人民看得见、听得明、学得懂、用得上。如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活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载体的重大创新,它极大突出文化载体的可视化程度,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活动中产生价值认同,形成情感共鸣,更好地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3]。

[1]徐剑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4).

[2]宁阳.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 2009(4) .

[3]王刚,邓卓明. “唱读讲传”在学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 2011(7).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4-20

颜冰凤,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B15

A

2095-0292(2016)04-0008-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载体马克思主义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