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的设计

2016-03-06张智超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辅导课辅导中学生

田 文 张智超

(1.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3;2.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教育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的设计

田 文1张智超2

(1.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3;2.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0)

心理辅导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且高效的心理辅导课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通过构建团体心理场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而且要准确定位辅导理念、明确心理辅导活动的主题概念,更要在理清辅导思路和提升素材水准的基础上做到精准地设计心理辅导课,这样才能让心理辅导课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场;辅助素材

心理辅导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且高效的心理辅导课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只有深入了解学情,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才能设计出针对性强、课容量大、氛围活跃、学生乐于接受的心理辅导课,才能让中学生的心理辅导课走得更远些。

一、构建团体心理场,促成团体动力的催化与团体助力的形成

马斯洛在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生理、安全、社交等这些外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人类便会向尊重、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迈进。”[1]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关注尊严以及自我实现的内部心理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辅导课是否能达到目标、取得实效,不仅取决于学生同伴的积极倾听、分享与互助,而且取决于学生主体能否自主参与和真情流露。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团体动力的影响力,构建好团体心理场,做到“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2],以点带面进行课堂设计。

1.背景调查,确定主题

教师要在开展团体辅导前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分析和铺垫,对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心理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据此来设计心理教育辅导课的主题,并根据课堂预期制订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2.活动导入,愉悦氛围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同学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方式,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目的是让全体学生解除心理防卫、缓解心理压力。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更能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借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集中参与到课堂的主题中来。

3.关注需求,引导情绪

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抓住学生的想法,适时调节学生的情绪,以活动为主体,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丰富实际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跟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当学生的心理在这些活动中发生变化时,在他们的脑中会产生一系列碰撞与冲突,从而在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反思。经过课堂设计的实施过程,我们的辅导才能达到并实现应有的效果。

二、清晰定位辅导理念,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1.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行为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和激励作用,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对教学任务起到有效的引导,并且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对于整体和部分会有一种约束力,从而达到内部的统一。因此,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而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引领、提炼、归纳和升华。

2.定位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设计心理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指南,它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本次活动课的理性思考,同时又是课堂的灵魂。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设计要清晰和明确教学辅导理念:为什么要开展这次辅导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当前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什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是什么?心理辅导课把课程的价值用一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拒绝华而不实的说教和长篇大论,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让心理辅导课成为一种心灵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明确活动主题概念,注重活动主题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阐释

1.主题设计清晰明了

活动的主题是对活动内容的核心概述,主题清晰明确可以使活动更加高效,所以活动主题的设计就应当简明扼要。当活动主题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痛苦”与“烦恼”“自信”与“自豪”等,辨析不明就会产生一种混淆,导致活动目标偏移,偏离心理辅导课的主旨。

2.教师专业素养过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学生的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心理辅导活动主题设计中,要求辅导教师对活动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对活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十分清晰的把握和理解,避免对辅导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不清或者有偏差,导致学生在讨论中由于方向把握不准而出现前后矛盾、含混不清的情况。如“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概念,在明确了它的内涵后,进一步推敲便不难发现自我效能感过低便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而这对于在课堂上引导有这种倾向的学生是很重要的。再如“智力因素发展型辅导”心理辅导活动,包括智力各要素的发展和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感觉统整能力以及言语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而对于中学生而言,重要的则是记忆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把握住心理辅导的主题是把心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不同层级学生的有力保障。

四、精准设计团体活动,保障课堂有效性与贴切性的统一

1.团体活动的价值

所谓团体,就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互相依存、彼此互动的人群结合体。一方面,中学生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着共同面对的心理问题,团体活动就可以成为一种经济而且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学生更加关注同伴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更加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意见,团体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自己的了解,增强彼此自信心,并提高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再对教师心存戒备,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力、改进自己的态度,经过与团队的交流与分享,使得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2.团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式

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团体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方式,通过团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享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在团体活动设计时,活动内容与辅导教师意在引出的主题内容一定要紧密衔接、相辅相成,切忌一个活动包含或映射很多个主题,脱离了活动的中心,从而导致团队活动分散,达不到整体一致的效果。活动简便易操作、道理鲜明好理解是心理活动团体的首要设计原则。如,在笔者听一节有关考试焦虑的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吹气球的活动。三个小组吹气球,谁最先吹好便获胜。学生会感受到三种情况:一是如果吹气球的劲儿小,吹不起来,气球是瘪的;二是如果劲儿适中的话,气球刚好可以吹起来;三是劲儿过大的话,气球则会被吹爆。这也正映射了较低的考试焦虑和较高的考试焦虑以及适当的考试焦虑对学生成功的不同影响,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体会到适当的考试焦虑对于考试成绩的重要性。

五、理清辅导思路,明确教学任务

1.分清主次,明确各阶段任务

在一项工作任务中,我们首先要分清主次,明确工作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是要求备课、讲课、训练、辅导、考试、评讲等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明确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理清了活动的思路,才能按照活动的计划,合理安排实施每一次活动,从而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教师的悉心指导,最终使得课程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理清工作的思路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

2.理清思路,打造高效辅导课堂

心理辅导活动思路是教师实现辅导目标的重要路径,是整个辅导进程中的“作战地图”。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理清思路。如,在设计一节中学生“走过美丽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活动课时,几次试教笔者都感觉进程迟滞,不能真正激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理清了思路之后,发现主要原因是没有选好突破口,主攻方向不明。经过了数次改进,最终选择了问题的切入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发展特点、异性交往的技巧问题、异性同学交往的伦理道德问题、对异性同学情感的调控问题以及少女自珍自爱问题。并且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思考后,笔者整理出最后的设计思路:男女同学有好感是正常的——好感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异性之间关系就可能会升级,导致交往过密——交往过密的表现是什么——交往过密的后果是什么——如何防止交往过密。思路理清之后,整个辅导活动就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也为取得良好辅导效果奠定了基础。

六、提升素材选择水准,达到“深度”和“高度”的统一

1.精选素材,支撑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中学是青春时期的重要发展阶段,当他们的“知情意”快速发展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心理辅导活动课就不再只是一种热闹的游戏或氛围激烈的讨论活动,而应该有能够支撑主题的活动素材,并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感。并且在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的同时感受到被尊重和自身的价值,从而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

2.定位需求,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教育素材的选择不仅要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来确定教育的内容,还要在准确选择教育内容的同时,适时地提高素材内容的可读性,即素材内容的深度意义。素材内容的深度对于提升思维水平的高度是一种有力的支持。

心理辅导活动的素材选择要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或者教师根据对班级学生的具体调查来确定素材。如,对于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小学生阶段,简单的数字游戏或文字记录便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而对于中学生而言,训练素材的选择就应当将学生日常认知的部分与相关学科联系起来,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呈现在训练素材中。

总之,构建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仍处于探索阶段,至今并未像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科目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使心理辅导活动课成为一种体系,不仅要提高学生对于心理活动辅导课的认同感,而且要让心理辅导活动课成为一种有特色的心理教育学课程。在这种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广大教师及时学习心理辅导课最新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在不断探索中创造、在关爱成长中前行。

[1] 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3.

[2] 孙利红,刘立英,彭颖.团体心理辅导与拓展训练及其相关理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7):16.

[责任编辑:江桂珍]

10.16165/j.cnki.22-1096/g4.2016.12.019

2016-07-25

田文(1967-),男,山东烟台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张智超(1983-),女,山东烟台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G441

A

1002-1477(2016)12-0075-03

猜你喜欢

辅导课辅导中学生
撒娇鬼的作文辅导课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欢迎来到铂金不定期在线辅导课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浅谈乡级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