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2016-03-06刘春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性休克成功率死亡率

刘春红

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刘春红

目的观察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6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是否进行院前护理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4例。Ⅰ组未实施院前急诊护理,Ⅱ组实施早期院前急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抢救结果及抢救时间。结果Ⅱ组入院前死亡率、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均明显短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加强宣教并引起民众高度重视,降低创伤性休克死亡率。

创伤性休克;早期院前急诊护理;抢救成功率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等的发展,创伤性休克在急诊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创伤性休克是由于患者遭受暴力损伤后,引起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大量的出血导致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创伤产生的疼痛可使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细胞急性缺氧,代谢出现紊乱,脏器功能异常,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休克发生[1],在伤后24 h,如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病情会进一步急速加重,最终导致死亡。院前急救是降低创伤性休克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其中院前急救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对病情发展的预见性,是否果断及时采取紧急处理能够为后期的手术和治疗带来方便,成为提高此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对休克的判别定义[3],按是否进行院前护理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4例。Ⅰ组中男24例(70.59%),女10例(29.41%),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8.3±7.8)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8例(52.94%)、交通事故伤12例(35.29%)、重物挤压伤4例(11.76%);受伤部位:多发伤13例(38.24%)、胸部伤12例(35.29%)、腹部伤9例(26.47%)。Ⅱ组中男22例(64.71%),女12例(35.29%),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8.5±7.5)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6例(47.06%)、交通事故伤12例(35.29%)、重物挤压伤6例(17.65%);受伤部位:多发伤12例(35.29%)、胸部伤12例(35.29%)、腹部伤10例(29.4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患者是由家属或者他人送入医院,均未实施院前急诊护理,入院后进行创伤性休克的常规护理,处理创伤伤口,补充丢失的体液及电解质,维持心脑肺正常机能,预防多器官衰竭,不同程度休克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处理,加强呼吸道管理,进行及时止血处理,如敷料加压包扎、使用血管钳夹住出血点、结扎或止血带等方法,注意规范操作,避免肢体缺血坏死,伴有骨折的患者及时给予固定处理,严重缺血的患者及时输血,及时进行面罩吸氧。Ⅱ组患者是由“120”急救车送入院,均实施院前急诊护理,包括现场勘查、伤情评定、 应急处理、 安全转院等环节。现场勘查重点了解患者的伤情和受伤原因,伤情评定主要内容包括受伤部位及其大小、位置、出血量等,并初步进行应急处理,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采用止血钳、止血带或者结扎等方式进行止血处理,疼痛剧烈患者给予止痛药,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使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最短时间送患者到医院进行手术或救治,做好与院内相关科室医生的交接,入院后急救与护理同Ⅰ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入院前死亡率、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及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是指从入院前未死亡的患者进入急诊室开始抢救到手术抢救完毕的时间,排除抢救过程中死亡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是指从患者入院后到手术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Ⅱ组入院前死亡率、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均明显短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n(%),±s]

注:与Ⅰ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前死亡率 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抢救成功 抢救介入时间(min) 术前准备时间(min)Ⅰ组 34 4(11.76) 6(17.65) 24(70.59) 48.70±10.40 16.72±3.67Ⅱ组 34 0a 1(2.94)a 33(97.06)a 11.45±3.38a 6.22±2.13a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的危重症,具有较高死亡率,相比单纯失血性休克更为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创伤后引起的难以控制而又危及生命的损害多在伤后1~2 h出现[3],应在伤后的“黄金1 h”内实施有效急救处理,以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患者家属在遇到创伤性休克症状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能对创伤、大出血和疼痛进行规范处理,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和创伤扩大[4],且家属或患者朋友将患者送入医院时,院方无法预知地做好术前准备,且术前还需了解受伤原因及评估病情,这些均使有限抢救时间进一步浪费,因而,对急救知识普及及抢救意识的加强是非常必要的。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医疗卫生知识,熟悉急救技术和时间,护理人员的介入能够使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安慰,消除不良情绪,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后,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出血量,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抢救和康复,转运途中与院内急诊科室医生的沟通,协助院方及早做好抢救准备,熟悉病情,从而缩短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使患者在院内尽快得到有效治疗。本研究显示,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入院前死亡率、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加强宣教并引起高度重视,降低创伤性休克死亡率。

[1]蔡碧厦.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措施的研究进展.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149-150.

[2]黄丹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全科护理,2010,8(2):531-532.

[3]吴恒义.创伤性休克治疗新理念.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09,1(5):138-140.

[4]杨志华,张建红.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52-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180

2016-01-18]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性休克成功率死亡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