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6王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肝素抗凝阻塞性

王蕾

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蕾

目的分析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为9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APTT、DD、FEV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治疗可促使AECOPD患者肺功能、凝血功能好转,对疾病控制转归有重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

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喘息及气短加重、咳嗽、咳痰,痰量增多且为黏液脓性或脓性[1,2],部分可伴随发热症状。现阶段此类疾病多通过机械通气、给予茶碱或抗生素口服治疗,然而部分患者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3]。本次研究中,本院对部分AECOPD患者实施抗凝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所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中相应标准相符,患者均有咳黄痰、咳痰量大、气急加剧等临床症状。排除恶性肿瘤、机体严重衰竭、心肺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有明显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9.1±6.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2±1.8)年;轻度17例,中度12例,重度16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9.7±6.6)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5±1.9)年;轻度18例,中度12例,重度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口服氨茶碱、抗生素,吸入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通过鼻导管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祛痰处理,对患者电解质紊乱进行调解,并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次,2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显效:治疗3~7 d后痰量显著减少、痰变稀,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气促、咳嗽、喘憋等临床症状均显著好转,经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均正常;有效:治疗7~15 d后,患者痰量显著减少或痰变稀,各种症状明显减少,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血气分析及血常规显示正常;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FBG、APTT、PT、FEV1、DD进行测定。其中FPG的测定用酶联免疫法,DD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肺功能以AS-600型MINATO肺功能测定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BG、APTT、PT、DD、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APTT、DD、FEV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c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凝血功能 DD(mg/L) FEV1(%) PT(s) APTT(s) FBG(g/L)对照组 45 治疗前 11.7±2.5 32.6±4.2 4.3±0.6 2.5±0.6 36.8±6.4治疗后 11.9±3.6 32.1±4.8 4.0±0.3 2.3±0.7 41.3±6.3观察组 45 治疗前 11.6±2.3a 32.4±4.1a 4.2±0.5a 2.4±0.5a 36.5±6.9a治疗后 11.4±3.8b 41.7±4.6c 3.2±0.6c 1.5±0.4c 46.2±5.8c

3 讨论

急性加重期为COPD患者严重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患者多有呼吸困难表现,且由于机体代偿红细胞在长期缺氧代偿性增多的状态中,机体内凝血功能增强,凝血因子活性增加[4],这一现象又会反过来对气体交换加以抑制,导致缺氧加剧,且极易造成血栓性疾病。

AECOPD患者多伴随高凝状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5]。肝素属于抗凝药,给药后可促使凝血功能降低,且可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相较于肝素,低分子肝素相对质量更小,其对患者凝血各环节有更强的影响,在给药后可促使肺部毛细血管中血流量明显增加。COPD发病后患者肺部的小血管在慢性炎症反应作用下,血管壁可明显增厚,导致管腔狭窄,致使肺部微循环受阻,肺部有血流淤积后可出现微小的血栓。低分子肝素可对凝血酶激活的过程发挥抑制效果,对血小板凝聚加以阻止,切断暂时性血小板向永久性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转化的过程,可促使机体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促使血液粘滞度大幅降低,对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低分子肝素可促使血管壁、血细胞负电荷增强,对血小板-胶原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对血液流动发挥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抗凝治疗可促使AECOPD患者肺功能、凝血功能显著好转,对疾病控制转归有重要意义。

[1]李银娟,方秋红.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季候分布特点调查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 1695-1696.

[2]李文君,万毅新,王晓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15,44(18): 2549-2551.

[3]潘建新,任臻,王凤梅,等.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1810-1812.

[4]刘华.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4,54(33):50-51.

[5]刘静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4,54(32):40-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43

2016-04-07]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肝素抗凝阻塞性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