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促进效果分析
2016-03-06张梅凤
张梅凤
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促进效果分析
张梅凤
目的分析探讨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耳前瘘管术后感染患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56例耳前瘘管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红光理疗,1次/d,10 min/次,波长为630mm,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8.02±0.31)d少于对照组的(13.7±0.75)d(P<0.05)。试验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临床效果较常规抗感染治疗更为突出,可有效减小患者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红光理疗;耳前瘘管术后;感染期;切口愈合;效果
耳前瘘管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外耳畸形,其发病率为1.2%左右[1],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时期,耳廓形成的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或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2]。感染是耳前瘘管的常见并发症,感染时患处局部红肿热痛,临床治疗的常规方式为切开引流,行抗感染治疗控制后再行耳前瘘管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切口愈合困难[3]。本文为分析探讨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耳前瘘管术后感染患者提供参考理论进行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耳喉鼻科接受治疗的56例行耳前瘘管术后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63岁,平均年龄(29.5±12.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64岁,平均年龄(29.2±12.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不符合任何排除标准,均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或医院伦理批准后开始本研究。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项目 试验组(n=28) 对照组(n=28)性别 男 17 18女11 10年龄(岁) 29.5±12.5 29.2±12.3病程(年) 2.5±1.6 2.1±1.8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创面清洗、换药包扎处理及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光理疗法。选定波长630mm,1次/d,10 min/次,治疗仪器为KDH-150型红光治疗仪,设置灯头距离为15cm,输出功率设定5 W,治疗疗程为9 d。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7天的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参照文献[2]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8.02±0.31)d,少于对照组的(13.7±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视觉模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后第1天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 术后第3天 术后第7天试验组 28 7.03±2.11 3.03±1.02ab 1.01±0.43ab对照组 28 7.98±2.32 5.05±1.24a 2.79±1.03at0.132 3.011 8.438P>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耳前瘘管是一种反复感染、迁延不愈的外耳畸形疾病,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感染的前提下进行瘘管摘除术,瘘管摘除术可将肉芽、脓肿及瘢痕组织清除干净以免反复感染,但是手术形成的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切口愈合困难。对于此类情况,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应用抗菌药抗感染治疗,但此方法副作用多,且容易产生多种耐药菌而影响治疗。红光理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学方法保留600~700 nm波段的红光而过滤掉其他光线,这些波段光线可穿透人体组织,其深度可>30mm,利用这一优势可增强人体内的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临床治疗。有研究表明,红光具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可促进人体内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除此之外,还可促进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可有效保证患处的营养供给,促进白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生、合成代谢。因此,红光理疗可促进患处肉芽组织的细胞再生,并吸收渗液,加速切口的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红光理疗应用电流热效应及红外电磁波对患者患处切口进行加热以促进组织的修复,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抗感染治疗比较,红光理疗的副作用较小,且不会产生多重耐药菌而影响治疗,同时也减少了与患者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因而更易受到医学界的青睐。
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红光理疗,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7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第3、7天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8.02±0.31)d少于对照组的(13.7±0.75)d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6% (P<0.05)。
综上所述,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临床效果较常规抗感染治疗更为突出,可有效减小患者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毛华东.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广东医学,2013,34(18): 290-291.
[2]曹弘薇, 管国芳,张德军,等.红光理疗对感染期耳前瘘管摘除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激光杂志,2013,34(3):64-67.
[3]徐向前.显微镜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疗效分析.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4):299-3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45
2016-03-25]
463000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