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6-03-06李剑威
李剑威
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李剑威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70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利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肿胀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治疗基础上利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具有很好的疗效,恢复快,应用价值高。
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外固定架;内固定;疗效
盆骨骨折是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而导致的严重外伤,常由交通事故和塌方引起。骨盆骨折多伴随有合并症和多发伤,甚至导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不稳定性盆骨骨折严重的会引起其他各重要器官的损伤,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如果是开放性骨折,那么死亡率就更高。现本院在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内固定的基础上利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以探讨其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中抽取7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5.36±5.2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压砸伤9例,坠落伤7例,其他伤3例;Tile分型:B1型15例,B2型13例,B3型4例,C1型2例,C2型1例。对比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5.17±5.2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7例,压砸伤8例,坠落伤8例,其他伤2例;Tile分型:B1型16例,B2型11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内固定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根据患者的手术入路取侧卧或者仰卧位。对于B型和C1型患者,在前方骨盆行内固定,经过耻骨和上方弧形切口或者髂腹股沟入路,使用钛合金异型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对C1型骨折患者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对C2型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行闭合复位,后方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骶髋关节脱位,再从前方入路钛合金异型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利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外固定架治疗:首先在患者髂骨的前上棘后方的1cm处经皮穿入3.5~4.5mm的螺纹针,将螺纹针的距离控制在1.5~2.0cm,于两侧的髂骨伤分别将3枚螺纹针穿入。固定好这些螺纹针后,将克氏针伸入髂骨翼的内外板在髂骨翼中间进行探寻,髂骨翼的夹角角度保持30~40°,将螺钉拧入,复位牵引骨折部位,将外固定架安装好。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手术3 d将引流管拔出,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嘱其进行术后的康复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在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Majeed评分对患者的骨盆功能进行评价,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55~69分为中;<55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97.14%高于对比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n(%)]
2.2 两组肿胀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87±1.54)d、(3.34± 0.64)周,对比组的肿胀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9.21±1.33)d、(4.65±0.73)周,观察组均短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3%左右,其并发症较多,如引起出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尿道或膀胱损伤、直肠损伤和神经损伤[2]。本院在对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中均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这种手术方法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能够稳定骨折端,使周围脏器官、血管和神经压迫解除,促使骨盆恢复正常结构,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内固定对于不稳定性盆骨骨折的抗应力效果不佳,固定不够牢靠,骨折部位的肿胀消退时间长,大多患者不能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因此本院对其治疗方式进行改良,在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了外固定架进行外固定,其作用的原理是利用杠杆作用,无应力遮挡,容易进行骨折复位,降低在复位过程中二次伤害的发生率。利用外固定架固定牢靠,有利于促进骨折端的生长;且骨折间相对静止,能够防止反常活动引起凝血块的破坏,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骨折端出血。另外,外固定架容易取出,在骨折愈合后期即可将其取出,并维持正常的应力——应变状态,有助于骨密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外固定架使用简单方便,在提高内固定的固定效果的同时,还能缩短肿胀消失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骨盆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且观察组的骨盆肿胀消失较快,患者大多能够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由此可见,对于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可以提高内固定的疗效,在撤去外固定架之后,还能够维持正常应力,骨盆的稳定性好,并刺激骨组织的恢复,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1]赵国青,乔洪潮,赵国静.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8):5877-5878.
[2]应凯,迟晓飞,王文辉.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5,55(6):89-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41
2016-03-10]
163000 大庆油田乘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