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2016-03-05邹雄马洪宇陆建学岳彦峰夏连军
文/邹雄 马洪宇 陆建学 岳彦峰 夏连军
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文/邹雄 马洪宇 陆建学 岳彦峰 夏连军
锈斑蟳被视为高档海珍品,市场价格一向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锈斑蟳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成功培育了43.76万尾大眼幼体,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2647.3ind/m2,变态存活率为30%,收获13.12万尾I期仔蟹。
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蟳属(Charybdis),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锈斑蟳肉质鲜美、口感好、个体大、颜色红艳喜庆、营养价值高,被视为高档海珍品,市场价格一向居高不下。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环境的改变,锈斑蟳野生资源受到破坏,群体数量和渔获量逐年下降。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锈斑蟳的食用需求不断增加,其自然海区的捕获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必要进行锈斑蟳的养殖和人工放流增值锈斑蟳资源,因此开展锈斑蟳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亲蟹培育及孵化
亲蟹培育挑选已经交配过、卵巢发育饱满、体型大、体肢完整、活力强且无寄生虫的雌蟹作为种蟹,亲蟹在入池前需消毒,用200mg/L~300mg/L福尔马林浸浴10分钟、清水冲洗后放入培育池。亲蟹培育池采用室内半埋式水泥池,在底部铺设10cm~15cm厚的沙子,沙子的面积占整个培育池底的4/5,放置气头微量充气,注入经沙过滤后的海水,水位高度为80cm,盐度27‰~32‰,培育池遮光,保持较暗的光线。亲蟹培育密度低于3只/m2;以螠蛏为饵料,每隔3天彻底换水、清洗底层沙子;并检查是否有抱卵蟹和发育情况,若有胚胎发育至后期的抱卵蟹应及时将抱卵蟹移出至孵化桶。每个孵化桶放抱卵亲蟹 1只,微沸状充气,保持较暗的光线;每天早晨将孵化桶中的海水全部更换为新鲜海水,并投喂螠蛏;抱卵蟹孵化出溞状幼体后,将抱卵蟹取出,并利用趋光性进行幼体分离,将活力强的幼体转入育苗池进行育苗。
二、幼体培育
1.育苗池准备
将育苗池用30mg/L高锰酸钾消毒数小时,再用200目筛绢网过滤海水冲刷干净后进水,水深80cm,其他育苗用具消毒凉干后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布置。池水的水温、盐度与亲蟹暂养池保持一致,同时施用5mg/L~10mg/L的EDTA-2Na。
育苗池中的幼体密度为1 0万只/ m3左右,光照强度宜控制在3000lx~10000lx,避免强光直射,10万只以免引起幼体趋光、增加互残几率。
2.幼体发育
锈斑蟳溞状幼体分为6期,在盐度27‰~32‰,pH 8.1~8.4,27.5℃~29℃的水温条件下,Z1为3天~4天;Z2~Z5每期各为2天,Z6为3天~4天;大眼幼体为4天~5天;幼体发育总时间为18天~21天。
3.育苗管理
溞状幼体Z1期~Z2期的主要饵料生物是轮虫,轮虫的密度为15个/mL左右,此后,根据实际情况每天投喂1次~2次,使轮虫在育苗池中的密度保持在15个/mL~20个/mL之间。Z3~Z6期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为主,轮虫为辅,其间需要逐步增加卤虫无节体的投喂量,从Z3期初的5个/mL,逐步增加到Z6期末的25个/mL,而轮虫的投喂量逐步减少,至Z4期末完全停止投喂,Z6后期添加适量卤虫成虫。M期投喂绞碎的虾肉、贝肉或鱼肉等,大眼幼体期日投喂量为蟹体体重的150%,稚蟹期为幼体体重的200%。各期投喂量以幼体摄食情况、水中残饵等灵活控制。当溞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后,幼体间的互残现象严重。可在水中及池底投放大网目聚乙烯网片等附着物,以供幼体附着、减少互相残杀;同时加大充气量,并保证饵料的充足供应。
Z1、Z2期间不换水,每日加水10cm并微量充气。从Z3期开始换水,并逐渐增加换水量和充气量。各期每天换水量分别为:Z3-30%;Z4-40%;Z5-50%;Z6-80%;M-100%。换水时注意温差小于0.5℃。Z6后期开始为强充气,池水呈沸腾状。
整个育苗过程中要注意病害的预防,预防药物为盐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消毒剂等常规药物。交替使用,使病菌不致产生抗药性。一般用量在1g/m3~2g/m3,如果发病可加大药量。
三、培育结果
2014年9月~11月,在2口(5m×3m×1.2m)室内水泥池中,培育平均壳长8.0cm、壳宽12.5cm、体重 386g,锈斑蟳抱卵亲蟹60尾,培育成活率90.5%。使用自己培育的锈斑蟳抱卵蟹,使用室内培育池4个,室内总育苗水体60m2,培育时间为45天,合计成功培育43.76万尾大眼幼体,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2647.3ind/ m2,变态存活率为30%,收获13.12万尾I期仔蟹。
四、小结
通过对锈斑蟳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有利于科学保护、开发与利用锈斑蟳资源,促进锈斑蟳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开展锈斑蟳的人工放流增殖和海洋牧场建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