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士、专家、学者为“十三五”渔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渔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2016-03-05

中国水产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产品十三五渔业



院士、专家、学者为“十三五”渔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渔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在渔业“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总结了“十二五”渔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十三五”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十三五”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推进的五大产业(指水产养殖业、捕捞业、加工业、增殖业、休闲渔业,下同)、着力提升的八大能力(指渔业改革创新能力、水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渔业设施装备支撑保障能力、渔业“走出去”能力、现代渔业信息服务能力、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依法治渔能力,下同)、着力建设的十一个工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现代渔业种业工程、水生动物防疫保障工程、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渔政渔港及渔船检验建设工程、现代渔业装备升级改造工程、远洋渔业综合保障工程、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渔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工程、休闲渔业示范工程,下同)。在近期召开的“十三五”全国渔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相关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对专家的观点进行摘编,供学习参考。

林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三五”规划只有五年时间,时间短促,所以建议规划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想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达到的近期目标。我们知道,渔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四化”,即良种化、生态化、集约化、工程化,而长远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实现,那么在“十三五”期间能走到哪一步,应该提出具体指标。

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对两个突出问题加以解决:一个是生态与养殖之间的矛盾问题,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很多地方为了保护环境,不再进行水产养殖;另一个是产量与价格之间的矛盾问题,现在养殖产量一提高,市场价格就会下降,生产者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渔业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中,科技创新应放在规划的重中之重,同时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建议在规划中明确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平台在“十三五”期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带动渔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水产产量虽然靠养殖,但根基还在天然水域。捕捞、水利工程等对水生生物资源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水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建议在渔业“十三五”规划中,要重视水电工程、航道建设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将加强保护区管理、建立生态保护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明确列入规划。

在“十三五”渔业发展中,除了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外,也要重视水产品肉质、口感问题,要加强品质研究,通过提高养殖水产品种的品质来降低对野生资源的捕捞压力。淡水鱼类养殖是中国渔业的特色,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明确大力发展鲤科鱼类养殖,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良种对水产养殖业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国水产种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如何从源头抓起,建立一个包括遗传育种中心、原种场、良种场、种业示范场,从科研到产业的良种体系,真正带动水产种业的发展和完善,形成有机的水产良种体系,非常重要。建议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现代渔业种业工程进行详细规划,以起到对水产种业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

赵兴武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

“十三五”渔业发展要正确好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安全与数量的关系。安全第一是永恒的主题,数量出问题不一定是坏事,安全绝对不能出问题,必须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抓好,同时要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实施好安全工程。

二是供给与增收关系。“十三五”既要保供给还要保增收,渔业发展既要增产,又要增收,还要增效。要两手抓,两抓紧,两促进,两提高,两保证,两不误。提质增效,增产增收。

三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消费者是大众,生产者是渔业企业、渔业生产合作社、渔业生产个体等。政府要为大多数人牟利,不能只考虑为少数生产者服务。为生产者服务是为了让生产者生产更多的优质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也要使生产者有利可图,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质优物美价廉的产品。

四是内销与外销的关系。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内销将进一步扩大,外销随着国外市场的限制,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和金融危机,将会逐渐减少,这是必然趋势。

五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按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办事,要科学引导,不能盲目误导,要管大放小,要管宏观不要管微观,要强化市场监管不要放任自流。

六是污染与被污染的关系。2011年农业污染普查表明,渔业污染占农业污染的4.6%,因此渔业污染要防治,要大力推进循环水利用和减排,严格控制不合格水的排放,严格治理不合格排污,不要给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添乱。

七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形成共识,归纳筛选细化,通过重点带一般,使重点成为亮点,带动一般加快发展。创新、科技兴渔、依法治渔、绿色发展、互联网+等都是重点。

八是不张扬与加大宣传的关系。外界对渔业了解不多,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渔业的贡献、作用,宣传吃鱼的好处,宣传渔业的发展和未来。

九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当前最主要的是收好“十二五”的关,编好开好“十三五”的局,起好“十三五”的步,为建设好现代化渔业强国奠定好基础。在编制和使用“十三五”规划的时候,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关于“十三五”渔业发展有几点建议:在资源养护方面,建议明确重点保护的物种;在捕捞业方面,建议实施“退捕还鱼,藏鱼于水”战略,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在改革渔业管理制度方面,建议划定渔业水域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在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建议创新渔业科研评价体系,激发科研创新动力;强化企业创新;在渔政执法方面,建议依托转产转业的渔民,探索建立护渔员队伍;在区域划分方面,建议对远洋渔业内容细化,提出一些更明确的指导性发展意见;在重点工程方面,建议加强保护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同时监测资源和环境两方面内容,提高检测的覆盖和信息化水平。

张显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在“十三五”渔业发展指标方面,建议新增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包括废气废水排放等。在十一大工程方面,鉴于其意义重大,建议一是进一步研究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新增食品加工相关工程,融入品牌工程建设,引导消费;三是水产养殖单独作为一项工程,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工程列入其中,同时,建议新增盐碱水域示范工程,这也是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在保障措施方面,针对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人员队伍薄弱、宣传不够的现状,建议加入“加强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拔高。

刘晴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副局长

“十三五”渔业的五大产业中,养殖业作为一大主业,产业的升级改造要坚持生态化、标准化、设施化、装备化、精准化、信息化,一方面是生态化,另一方面是结合信息化物联网等实现精准化。关于捕捞业,在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应体现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船网工具方面,要体现资源环境友好。另外,产业之间的界限应逐渐模糊,“五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和融合需进一步考虑。此外,饲料、渔药等投入品以及加工、流通冷链等二三产业装备在规划里分量应增加一些份量。

关于“十三五”渔业信息化的内容,对指导下一步渔业现代化建设以及争取资金等具有很大的引导性,所以其内容立意上要写充分。作为“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如何通过渔业大数据等推进渔业的信息化,使渔业发展走向智能化,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此外,建议稻渔工程按照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写成种养加一体化,将其他综合性工程列入进行扩充。

魏宝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每个规划都应该有一条主线,“贯彻生态优先”、“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则应作为“十三五”渔业规划的主线,贯彻规划的始终。

在产业方面,关于养殖业,饲料、渔药的内容有所欠缺,建议补充相关内容,否则可能会影响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关于加工业,内容上整体较薄弱,建议从养殖品种的结构上进行考虑,要从根本出发,重点发展适合加工利用、有市场前途的品种。此外,建议考虑提出类似畜牧业集中屠宰的相关政策,为水产加工业提供有力支撑。在重点工程方面,稻渔综合种养工程,建议列入养殖工程之一。

司徒建通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

渔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的“走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能力强、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道路”这一理念,建议规划应从政策上引领重点方向,其他的应该交给市场,避免政府过多干涉。

发展“五大产业”、提升“八大能力”是“十三五”期间渔业具体要做的事情。但仅发展“五大产业”和提升“八大能力”不解渴,发展“互联网+”、建设大数据平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都是具体要做的事情,建议进一步充实完善。

关于渔业“十三五”谈三个问题:一是产业划分问题。渔业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功能的拓展,远不止“五大产业”,流通服务业、加工业、保鲜技术产业、冷链物流产业等都应考虑合理纳入。此外,产业之间的融合,不仅局限于渔业自身各产业的融合,还包括渔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如生物制药、保健工程等,思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二是区域划分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可划为海洋渔业区和内陆渔业区,具体如何划分要结合工作实践,既要体现出区域差异性,又要突出特色。以品种功能划分为例,大宗鱼类、特色鱼类、珍稀鱼类如何划分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三是行业融合问题。基层水产技术体系不健全,具体如何加强,建议形成可操作性措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相关工作缺乏手段;渔用饲料管理,针对渔用饲料成分含量不够、假饲料两大问题如何解决应明确对策措施。

金显仕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

整个“十三五”规划围绕着生态绿色,提质高效,建议要处理好消费者、渔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中高端、大众化低端产品要区别对待。

在规划(讨论稿)中“十三五”发展目标包括渔业经济、产品供给、资源养护、远洋渔业、安全保障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在资源养护目标中建议加大捕捞产量减少幅度;远洋渔业产量目标设置略低,同时提高产量不在于增加渔船数量,建议重点应放在旧船的更新改造,要控制规模、提高捕捞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

徐皓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

“十三五”渔业规划的指导性已具备,建议进一步考虑其引领性。基于是“八大能力”建设,建议围绕良种、装备、节能等,形成一些可以做得到的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从而促进渔业的生产方式转变、生态循环和绿色化发展。比如针对养殖模式调整(与资源环境有着直接影响的两大问题——往外走和饲料化发展)、渔业确权调整(促进生计型渔业和商业型渔业的系统性构建)、渔船装备保障体系等,形成推动近海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性工程;围绕远洋渔业能力提升、整体保障、信息化管理等形成远洋渔业相关综合性工程;围绕整体的流域禁鱼、环境修复等,形成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化发展的内陆渔业综合性工程。

我认为食品加工与农业处于同等地位,但在渔业“十三五”规划的十一大重点工程中,没有涉及到水产品的加工,建议增加相关工程建设,如现代水产品加工创新升级工程;食品加工依托于设备,设备要工业化,为实现水产品的厨房化、超市化、高质化和高值化,建议添加水产品加工装备的相关内容。

此外,在考虑出口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水产品的内销市场,发展国内市场具有很大前景,对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有很大推动作用,建议在规划中通过明确措施来积极引导国内市场消费。

“十三五”规划要突出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突出现代渔业的主题。在撰写“十二五”渔业发展成就方面,建议加入劳动生产率相关指标,以充分反映出水域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在“十三五”渔业发展形势上,未来的渔业发展的方向是生产集约化、工程装备化、管理信息化、作业精准化,这“四化”恰恰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渔业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信息化和渔业装备进行深度融合,装备向着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二是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议在规划中增添有关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的内容。

董双林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后,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五化”协同发展的理念越来越获认同。

渔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宗产品,另一个是中高端产品。大宗产品经营难度加大,产品滞销,是产量过剩问题;中高端水产品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食品安全问题。两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在“十三五”规划中,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离岸设施养殖、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相结合是未来渔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离岸设施养殖远离近岸,水质条件好,进入门槛比较高,规模化企业比较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海洋牧场有助于资源恢复,经过初步计算,产值也非常高。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对这两方面予以重视。

李家乐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

“十三五”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建议将规划提出的“五大产业”的每一种产业点出重点,将具体要做的事情加以浓缩。

建议对规划提出的“八大能力”加以提炼和总结:改革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可以合为创新能力,信息服务能力和渔业设施装备支撑保障能力合为现代化能力,资源养护能力和安全供给能力合为法治能力,走出去能力建议改为开放能力。因此,可以将“八大能力”浓缩为创新能力、法治能力、开放能力、现代化能力等“四大能力”。

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教授

在“十三五”渔业的重点工程方面:建议加入养殖方面相关工程,如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建设养殖模式的创新与示范工程,既发展渔业,又改善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工程,建议列入养殖模式的创新与示范工程;信息化工程方面,建议建立水产养殖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延伸水产品可追溯体系,不仅是渔业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让老百姓也获悉水产品养殖的每个环节。

在保障措施措施方面:建议在养殖和捕捞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上,以及管理措施上提出相关要求;在渔业科技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方面,要推进渔业科技人员培养,并从政策支持和保障方面增加相关内容,同时积极鼓励渔业科技人员到基层、水产养殖一线去实践。

章超桦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作为“五大产业”之一的水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高达36%,因此建议在重点工程里增加水产品加工的内容。

关于加工业发展方面谈四点看法:其一,资源问题,相比陆地资源,渔业资源更易腐败,如何保鲜始终是首要问题,保鲜、保活技术上不容忽视,如沿海主产区的石斑鱼,要考虑如何解决运输中的保鲜问题。其二,加工产品较为单一,结构上以冷冻品为主,占比近70%。要实现水产品的高质化和高值化,需依托于高新技术以及消费群体。其三,原料供应问题,加工业的发展依托于原料供应的稳定性,若原料供应不稳定,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四,当前加工人才队伍较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此外,建议将发展水产保健功能食品的相关内容在规划里有所体现。

猜你喜欢

水产品十三五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