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

2016-03-05魏红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魏红梅



『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

魏红梅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必须在宏观上紧扣这种变化中的社会需求、转型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同危机尚未消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缓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已然构成改革的瓶颈。为了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新确立以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为首要目标;以实践为核心重建彰显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

关键词:新常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至“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模式,当前社会各个领域正在及时适应“新常态”这一主旋律,特别是作为社会民生之首的教育事业如何适应“新常态”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引领性、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提供者,担负着经济新常态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正式从“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2015年也正好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拐点之年,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要求:“要积极发展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要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1]。两种社会背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求耦合并非偶然,反映了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相互呼应,共同谋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定在我国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培养结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新常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诉求

“新常态”(New Normal),“新”意味着不同于旧态,“常态”意味着稳定均衡,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经济术语,最早是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在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政治状态作出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和预测[2]。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启用“新常态”这一概念,并在同年11月举行的APEC会议上全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中国而言,“新常态”经济有其独特表征: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年均10%左右的GDP高速增长转变为7%~8%区间的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升级和不断优化,宏观经济政策从调控与刺激逐渐转向宏观审慎,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由粗放扩张向提质增效、依靠人才创新驱动的集约发展的新轨道转变[3]。因此,中国的“新常态”经济就是相对于传统的低效率、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的一种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目标,伴随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最大的实现动力是人,意味人力资源的转化与转型。新常态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大批量、专门性、多样化、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所具有的高层次、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等特质,正在成为新常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储备,将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智力基础和技术支撑。“专业学位”来源于“professional degree”,其意为“职业学位”,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的兴起与发展与大学和社会在知识生产和使用中角色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来自专业性职业的要求和职场对于高层次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有直接的联系”[4]。正是因为专业学位与职场天然的紧密联系使其对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由改革开放催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复合性、高层次、应用性的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进行了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试点。从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设置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到2011年,我国已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0多个,累计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00多万人[5]。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成为这一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GDP增速的逐渐放缓、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发展诉求:①经济的“增速换挡”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迅速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优质人才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对接经济发展的节奏和速度。②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密切集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行,及时优化调整培养结构,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③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原有的小修小补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亟需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固定培养模式套路,创新培养模式,注重特色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只有敢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目标,最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自我审视

我国专业位研究生教育历经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预计至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将达到1∶1的比例[6],这一改变从数量上实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但深受传统思维偏见和学术型研究生固有培养路径影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否支撑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审视。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缺乏

社会认同论最早由亨利·泰费尔和约翰·特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泰费尔在他的“最简群体范式”实验中发现,“主要群体成员身份意识一旦形成,不管是自发的还是外部强加的,都会形成知觉上的分类,并主观感知自己与他人共属,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7],积极的社会认同会给群内成员以积极描述和肯定的价值判断,社会认同缺乏则会给群内成员较少的资源和负向评价[8],个体对群体的社会认同构成群体的行为基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言,学生、培养主体以及市场用人单位等主要相关个体的认同度就构成了其改革和发展的行为基础。

学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直接受益群体,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度可以从主动报考意愿和学位认同感两方面进行观测,通过对某地区不同地方高校不同专业全日制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考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较低,有60%左右的生源是从其他高校调剂录取或从学术学位考生中调剂录取。调查中虽然有80.5%的在读学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但对有机会转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有高达76%的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择将会转型为学术学位[9]。大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熟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内部人士过去一致看好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随着在培养、管理过程中完全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固有经验和模式,他们在逐渐改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看法,越来越不认可这种号称有特色而事实却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无差异的研究生教育形式。市场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出的承纳者,他们的认同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度的重要参照指标。但因对在职专业学位“单证”的传统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业化”、“利益化”的社会影响以及缺乏与社会需求衔接等问题引发的市场信任危机尚未消解,“双证”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又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相较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缺乏明显的比较优势,故而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需求中并没有过多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市场认知度和认同度明显不足。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缓慢

“新常态”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内涵,提高质量,走特色化、专业化、应用型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2013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少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地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构建“培养规格行业化、知识能力复合化、实习实践制度化、导师队伍双优化、考核评价系统化、人才国际化”的“六化”模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10]。但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依然缓慢,很多固有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多数高校内部管理者和导师已经熟悉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范式并形成了路径依赖,这种“一旦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最初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除非有足够的力量克服最初创造的惯性,那么这一被创造的模式将持续下去”的路径依赖模式意味着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不会因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轻易改变已经形成的固有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11]。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表现为缺乏对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的准确定位,有意或无意地用学术学位的标准去审视和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一,课程设置理论化。一直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趋同,课程内容过多强调专业理论,学术色彩浓厚,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较弱,实践技能课程偏少。这种过于理论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不断的有学校尝试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增加各种实践课程,但当新的实践课程遭遇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不免让改革流于形式。其二,专业实践形式化。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政府一再强调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但目前高校缺乏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实践平台,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企事业单位对于联合建设专业实践基地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在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中缺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形式化突出。其三,导师队伍学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致使研究生导师数量紧缺,多数高校直接让现有的学术型导师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学术型导师更擅长理论研究,缺乏相关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经验,难以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让学术型导师“转”或“兼”的基础上,高校也积极选拔专业学位导师,但在选拔中却沿用和学术型导师相似的选拔标准,如学术水平、科研项目、职称和学历等等,致使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但学历职称相对较低的教师难以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专业化的导师数量始终得不到有效补充。

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凸显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涉及复杂的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找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入口—招生制度、过程—质量评价机制、出口—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三个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招生制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内容和形式、招录模式等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统一制定的,高校仅仅作为制度执行者身份参与,缺乏真正的招生自主权,而行业、企业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者,在招录环节也缺乏应有的参与权,这种统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社会需求变化反应迟钝,招录标准难以准确地反映行业需求,招考体制缺乏活力。

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应该是由高校自身建立的内部质量评价和来自外部专业团体的评价相结合,而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高校专家领导参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容易受权力和利益驱动导致评估过程行政化,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评估指标设计和权重分配上,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来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反映实践环节和市场需求的比重过低,学术化倾向严重,不符合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质。同时,行业、市场等外部主体并未充分介入到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难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

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属性决定了它与职业资格制度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衔接机制。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几乎都把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把获得相应专业学位作为执业准入的先决条件。如美国就把第一级专业学位的获得视为取得相关职业任职资格的必要条件,通过专业认证制度来确保第一级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12]。日本把专业学位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和优先条件,强化学校与行业用人单位的结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切实面向行业发展需求[13]。我国目前除了医学、建筑学、法律等少量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任职相衔接以外,大多数专业还处于与执业资格分离状态,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缺陷。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路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检视的结果和“新常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诉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突破现存的瓶颈问题,重新确立目标定位,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与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共享,同经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全方位进行改革创新,以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与领导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1.以社会责任为使命,厘清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都伴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变革。随着经济新常态战略目标的确立,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转变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由高校主导供给驱动转变为行业企业主导需求驱动[14]。专业学位的“职业性”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以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导向,增强学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专业特点、专业要求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去解决生产、管理、公共服务中的实践问题为目标,通过提升专业化的实践能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的扶持和提供坚实的保障,行政部门和各培养单位要在工作部署上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头脑中的固定思维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以改革与创新为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就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敢于突破惯例、打破常规,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政策措施,以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带动全局工作。

第一,扩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自主权。改革招生制度是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已经倡导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等办法。但在制度上,政府还没有完全放权,高校缺乏招生自主权,市场参与力度不够。所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制度首要任务是把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灵活调节、高校自主招生的合作运行模式。从招生的类别和规模,到选拔标准的制定,再到招生对象的确定都可以让高校自主地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等因素来思考和决定,从而使各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构建内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政府宏观指导、行业企业全面参与、高校自主办学的合作机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运行机制。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理应遵循这一运行模式,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三方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改变过去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模式。为此,政府可适度降低质量评估力度,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加强评估机制的构建与监督上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制定一套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并严格执行,实现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模式完全分离、独立运行。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与专业组织等社会力量要作为第三方机构正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可以借鉴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第三者评价机构认证评价的做法,每个专业对应一个评价机构,机构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对专业学位进行专业认证。这种高效率的测评机制,可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紧密贴合度,避免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交流。

第三,推进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衔接。在社会诸多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背景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尝试将获取专业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先决条件。要想使专业学位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同和接纳,政府必须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政策,让专业学位成为特定职业的准入条件。高校要和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在培养标准的制定和行业用人需求上形成一致性的标准,在培养内容上与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实现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融通,专业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有效对接,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之时,既可以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又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实践为核心,重建彰显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

趋同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失去了专业学位应有的实践性特色,内在地局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空间和后劲。要彰显专业学位特色,必须把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引入实践领域,重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体系和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重构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伙伴关系,重组双师型导师队伍。

第一,重置课程体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增加专业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邀请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到高校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把企业的真实案例纳入主修课程,使课程的讲授建立在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之上,建立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通道,增强课程内容的适用性。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差异,逐步压缩传统授课方式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应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合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机遇,建立区域性或专题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发展在线研究生教育,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资源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

第三,转变学位论文考核评价方式。学位论文考核评价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导向性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国家的大学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与其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密切结合,注重把实践能力培养和学位论文的完成移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如圣路易斯大学以研究报告取代了传统的毕业论文,南加尼福利亚大学实行“专题论文模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专题研究,强调在企业的真实场景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5]。所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方式亟须大胆创新,去除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似的学位论文考核方式,代之以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应用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第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共建。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身优势为依托,整合校内科研实验平台资源,主动联合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平台,实现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专业实践的有机衔接。政府要积极介入专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给予高校和企业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对企业采取优惠税收等相关措施,刺激企业参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企业要转变观念,推动产业升级,建立生产技术研发平台,把企业生产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项目,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共同解决,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机制。

第五,构建专业化导师队伍。为了纠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方式的学术化倾向,高校可以试行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离制度,分类选拔两类导师,重新拟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拔标准,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重要选拔标准。同时,应多渠道培养应用型教师。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去相关企业或单位兼职、挂职,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担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加大对校外导师的激励和考核力度,确保“双导师教学团队”的构建,实现师资优势互补和校企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xkb/hyxx/yyxz/267719.shtml.

[2]陆岷峰,虞鹏飞.“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发展策略[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6).

[3]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

[4]栾锦红,梁红蕾.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

[5]林蕙青.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6]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ky/report2015/e.shtml.

[7]张莹端,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8] OTTEN S,MUMMENDEY A.To our benefit or at you r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J].Social Justice Resarch,1999,12(1).

[9]曹晔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社会认可度调适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2).

[10]陆靖,束金龙,赵坚.以“六化”模式为核心,推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

[11]刘福才,刘复兴.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高校教育改革的两难困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

[12]邓光平.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衔接的策略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13]汪辉.日本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的特点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11(6).

[14]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15]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and Management at Berkeley.Graduate programs:Master of Forestry [EB/OL].http:/ourenvironment.berkeley.edu/graduate-programs/degrees/master-of-forestry.

(责任编辑刘俊起)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

作者简介:魏红梅,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充637000。

DOI:10.16750/j.adge.2016.03.004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