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的探究与实践

2016-03-05王立生林梦泉李红艳董小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保障

王立生 林梦泉 李红艳 董小瑜



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的探究与实践

王立生林梦泉李红艳董小瑜

摘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和学术流动进一步增多,跨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国际跨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跨境教育及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就应对挑战的思路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跨境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亚欧教育合作

一、前言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高等教育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由小到大、特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并且正在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当前我国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特别是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在该领域如何提升在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和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引导力。

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领域。跨境教育从跨国、跨地区的留学开始,到当今由于人类生存的共同发展、科技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催生了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跨境教育现象:包括学生流动、人才流动、知识流动、学术流动、办学流动;流动的渠道和载体,除了传统的实体留学渠道,还有虚拟远程教育、MOOC等;有通过政府项目、也有自主参与的流动;有单边、双边还有多边流动,等等。因此,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比一般质量保障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关学者就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以及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的体系研究。本文旨在全方位分析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中国和国际社会在此领域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以中国为例,阐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及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中方提出的跨境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规则、标准等顶层设计理念和取得的成效,为今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和有质量保障的跨境资历互认提供思路。

二、国际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形势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对实现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类的共同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国际跨境教育的总体形势有以下几点特征。

1.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

当前,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影响日趋紧密,多边、双边合作更加多样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间、地区间合作在全球经济发展潮流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对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生人数进行的汇总统计,2013年全球海外留学生数量已超过410万,而2000年这一数量仅为200万[1]。该统计数据为以获取学位为目的在研究生院、大学、大专学校留学一年以上的学生为主,不包括留学交换生。根据该研究所的预测,今后海外留学生人数将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趋势。同时,接纳留学生的新兴国家也进一步有所发展。传统受欢迎的留学地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等接纳留学生数量所占的全球份额由2000年的56%降至2013年的46%,而新兴的留学目的地如中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和新西兰等2013年所占的比例达到7%。

跨境高等教育是指国与国之间高等教育领域中任何形式的人员、项目、机构、学术等跨越国家司法边界和地理边界的流动。当前,跨境高等教育己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它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积极的、充满活力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跨境高等教育,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作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实现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经济社会取得共同进步、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跨境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跨境办学形式,也是一项高等教育活动。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强劲增长点,跨境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而多样,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生流动。这一部分也构成了跨境高等教育最大的、最主要的部分。二是项目、机构流动。这里主要包括了双学位/联合学位项目、双联项目和海外分校等,比如国家间的合作办学。三是学术流动。主要包括专家、学者、教师以学术交流为目的的活动。随着跨境教育这种特殊教育形式的发展,教学载体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一是传统的现场面对面的教学形式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概念方兴未艾,MOOC、远程教育以及各种以新技术为媒介的教学方式快速发展。

本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跨境教育也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地位也同样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人力资源的全球流动,使得教育的商品性日益突显。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正式将教育服务纳入服务贸易的范围。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也在跨境教育中得到广泛而充分的体现。

2.各地区对跨境教育高度重视

跨境教育受到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各方的高度重视。从全球角度来看,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了《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指南》[2],旨在加强人们对跨境高等教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有质量的跨境高等教育的发展。该指南为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团体、质量保障与认证机构、学术认可机构和专业机构这六个跨境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行动指导。从地区角度来看,从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形成、《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公约》即《里斯本公约》的签订和实施,到《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地区公约》,以及新的《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的签订;从中方主导的亚欧教育部长会议平台上《北京宣言》的发布,到金砖五国高等教育合作进程的推进,进一步加强了区域间的互动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成为各国和各区域伙伴的共同愿望。从国家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跨境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它摆在了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比如,澳大利亚于2013年推出了新的资助留学项目《新科伦坡计划》,以此希望吸引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2014年,日本京都市制定措施,商讨建立以研究人员和艺术家为对象的京都高级人才交流平台,以此吸引具有高技能的国内外人才;2015年,英国宣布新的措施,放宽就业规定和限制,加大力度吸引外国留学生;德国于2015年出台了欧盟高知人才引进方针法案,为外国学生在德国的长期居留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性安排。

如何借助区域一体化进程,跟上全球日趋紧密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大潮;如何进一步加强跨境高等教育交流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乃至全球在跨境高等教育、尤其是在质量保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质量保障现状

1.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显著。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跨境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已经成为跨境教育的输入大国。以人员流动为例,2014年中国共有46万人出国留学,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万人;同时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万外国留学人员在中国学习。从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以及合作办学的学生数量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跨境教育资源国家。在办学项目和机构流动方面,截至2015年12月,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共计2161个,其中包括8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机构(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57个本科以上的非法人办学机构(如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等),以及108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学科覆盖十分广泛,共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12大学科门类的200多个专业。除此之外,还有属于三边学生流动的10个“亚洲校园”项目,校际交流项目也更加普遍。从办学规模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45万人,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高校与中国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150万人。与此同时,一批中外联合研究生院纷纷涌现,如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生院、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以及南开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等。

伴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高校也正在探索并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2015年10月,中国高校已经在境外举办了3个办学机构和97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浙江大学英国伦敦校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等,也包括研究生院,如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等。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相关大学的成功举办,也在宣传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了解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中国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举措和经验

在中国跨境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及国际化的今天,质量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中国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一些经验、措施和挑战如下:

随着学生流动数量、办学流动规模的日益增长和扩大,提高跨境教育质量也被普遍关注,双边、多边联合办学的质量保障最具典型性,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国家间双边合作办学是典型的跨境教育模式,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跨境教育合作规模最大的类型。为了切实保障中国跨境教育的质量,参考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指南》等国际规则,中国颁布了关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指导准则,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等。特别是2009年中国教育部国际司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研究制定,由教育部正式出台实施的对审批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合格评估的制度,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从入口审批到过程监督的系统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国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制度,为切实保护教育输出国和输入国及办学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这些制度体系包括从输出国教育机构和中方教育机构的合作协议、申请办学,到准入评审、定期或续办评估等制定的内外协同的质量保障制度。主要举措有:一是探索了双边或多边国家、地区合作办学在办学质量管理中的责权关系;二是建立了办学审批评审制度;三是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包括招生环节、学生培养、学位管理等形成的办学单位的自我评估机制;四是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定期或延期的合格评估,探索了一整套具有国际共识中国合作办学特色的合格性评估机制和程序;五是评估结论与办学延期、申请新的办学项目结合起来,形成办学的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了办学质量;六是除了政府合格评估之外的外部监督的辅助措施,提高了整体质量保障效果和效率,办学单位可自主选择合作办学质量认证、包含合作办学的中国高质量MBA认证(中国CAMEA认证)等。合格评估工作得到中国政府的肯定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得到国际同行的普遍赞扬。据统计,2011~2015年,中国已完成对26个国家、11个学科100余个专业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接受评估的项目和机构数共计587个,有19个被评为不合格。另外,有79个项目在自评阶段主动退出办学。

中国建立的一整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为国际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具有良好价值的最佳实践,多次受邀在国际论坛上介绍经验。

四、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所面临的挑战

1.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跨境教育的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跨境教育及质量保障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原有流动方式的质量保障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流动方式已经出现;二是流动的均衡性问题;三是文凭和学位、课程与学分互认问题;四是资质互认问题;五是实现文凭和学位、资质、课程与学分互认的质量保证问题;六是质量保障机构和教育机构在教育流动背景下的质量保障工作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输出国和输入国质量保障机构如何协同、采用什么机制协同等。这些都是全球同行正在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跨境高等教育的规模及其形式的迅速发展,使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各教育输出国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采取的行动差异较大,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意识普遍不高,对教育输出的质量保障的重视程度低于对输入的重视程度;二是在跨境教育合作中,质量保障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显不足;三是多边流动质量保障还仅仅处在初步的研究和实践阶段;四是跨境教育中的资历互认与质量保障缺乏对接,资历互认的质量难以保证。

2.跨境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

跨境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硕士、博士项目数量与整体国际学生流动规模相比严重不平衡;二是联合学位、双学位项目的授予机制和质量保障方面缺乏实践;三是随着“一带一路”大学联盟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新的区域联盟的出现,跨境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合作与质量保障问题突出;四是课程互认机制下如何保障学位授予质量等。同时,由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之间的不了解,导致了相互间的不理解,不理解又导致不信任,致使双方在相互认可上出现障碍。

3.中国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

(1)关于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问题。我国对于合作办学的质量管理和评估为办学流动的质量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对于不同合作办学类型,授予单方学位或双方学位如何分类评估监管;二是校内学位管理部门与外事归口部门协同不够理想;三是合作的输出方参与质量保障的程度参差不齐;四是可持续常态评估与质量保障常态机制尚未建立。

(2)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来华留学人员层次不高。截至2014年,我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约108万,绝大多数为专科以上学历生;而来华留学人员约37万,其中只有约43%的学生是来攻读学位的。这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与西方国家在招生吸引力上还存在明显差距,生源质量整体不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国际大学和学科排名中,我国许多高校、许多学科的水平在快速提升,但吸引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有效平台建设和宣传明显不足。

(3)作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基础的中国国家资历框架研究开发严重滞后,也使得我们与国际同行的对话面临困难。另外,作为实现学历学位互认的基础及学生无障碍流动的前提,学分体系的建设、学分转换机制的建立、学习成果的判定,尤其是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

五、中国在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1.在亚欧区域间教育合作中,在推动跨境高等教育发展及质量保障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面临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的新形势,我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共同努力,为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在跨地区平台搭建、规则与标准制定、跨境合作办学、多边流动项目、资历互认与质量保障协同、跨地区学分互认等方面,顺应国际潮流,为国际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有序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奠定了良好基础,得到了国际认可。学位中心在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的指导下,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亚欧教育合作平台上,学位中心受教育部委托牵头建立了“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工作组”,为地区间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与资历互认搭建了有效的合作平台。2011年,受教育部派遣,学位中心赴奥地利参加了亚欧会议框架下的“亚欧学历、文凭和学位互认公约起草专家组”第一次会议。2012 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学位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三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公约起草专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会议达成共识并发布了《北京宣言》,倡议建立一个常态化、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欧高等教育资历认证合作机制。2013年第四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上,委托中国组织成立的“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工作组”被正式列入会议主席声明。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中国,由学位中心负责并担任工作组主席。工作组由中国、奥地利、比利时(法语区)、德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文莱和英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组成。该工作组在中方主导下,提出并实施了三项行动计划。三项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大大提升了亚欧高等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

(1)建立“亚洲国家信息中心协作网站”。网站为各国资历认可机构和工作人员提供交流平台,为成员国家提供教育相关信息,为联合项目、合作研究、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等信息交流提供便利。网站包括教育信息、学位认证、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学位中心于2014年着手筹建该网站,2015年4月在拉脱维亚里加举行的第五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上正式宣布上线,得到亚欧会议成员国的高度赞赏。

(2)制定《亚欧资历互认指南和操作手册》。该手册的目的是为亚欧资历认可原则、标准和程序制定指导性原则,促进亚欧地区之间资历的有效互认。手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国家信息中心、资历认可机构、高等院校和教育文凭持有者。目前工作组已起草了《亚欧资历互认指南和操作手册》内容框架。

(3)建立“亚欧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作网络组织(即CBQAN)”。OECD虽然提供了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规则,但具体实施和实践仍然需要探索。CBQAN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首个由中方发起、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该项目由学位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旨在为亚欧会议成员国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及利益相关者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相互了解,推动有质量保障的学术流动,为实现资历互认提供质量保障策略。对亚欧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资历框架、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制定跨境教育实施过程质量保障机构行动指南,开展国与国之间质量保障机构联合评估工作;为亚欧有关国家开展跨境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及与跨境高等教育相关的学者和学生提供跨境教育基本政策、质量保障法规、合作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分析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发布《亚欧跨境教育年度发展报告》等。自CBQAN开始发展会员工作之日起,迄今已经有NARIC(英国)、MQA(马来西亚)、QAA(英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9家质量保障机构成为CBQAN第一批会员。

在亚欧教育部长会议框架下,除了“亚欧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工作组”之外,中国还将筹建“区域间学分转换机制和学习成果体系专家组”。该专家组的工作将为亚欧学生更自由、更广泛的跨境流动提供便利的渠道。亚欧会议框架下三个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学分转换机制、学习成果认可机制的逐步建立,将逐步推进亚欧有关国家间有质量保障的资历互认、人才流动和学术流动,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2.在亚洲区域内教育合作平台上,中国在跨境高等教育的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亚洲区域内,“东盟+中日韩”、“中国-东盟”、中日韩等机制下的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的发展十分活跃,中国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在“东盟+中日韩”教育合作平台上,学位中心按教育部安排,在“东盟+中日韩高等教育交流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组”中开展了积极的工作。该工作组旨在加强东盟与中日韩在高等教育及其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着重进行区域内学分转换体系的研究、学生交流项目通行准则的制定、区域内质量保障机构常态化交流机制的建立等。学位中心已代表中方参加了截至目前的所有三次该工作组的会议,相关交流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推动了东盟与中日韩有质量保障的跨境教育交流与合作。

(2)在“中国-东盟”平台上,中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资历互认与质量保障进程。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中国-东盟”互联互通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教育领域,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在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期间,学位中心主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一体化·资历互认与质量保障研讨会”,为更好地实施“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推动实现区域内学历学位互认,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进而加快“中国-东盟教育一体化”进程做了有益的尝试。

(3)在中日韩平台上,中方参与组织中日韩政府间“亚洲校园”计划,推动亚洲杰出人才培养。“亚洲校园”计划是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倡导的大学交流项目,优秀学生通过政府资助在三国结对高校留学,该项目是三边学生流动的典型案例。2010年,由三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机构、大学、产业界代表组成的“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三国将联合开展大学交流项目的具体方案。该项目被命名“CAMPUS Asia”,中文名“亚洲校园”,全称为“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项目着眼于东北亚甚至是亚洲地区高等教育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亚洲精英人才和未来领袖,进而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为未来三国发展进步及深化三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夯实基础。2015年4月,由中方作为主席国、教育部主办、学位中心作为主席单位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亚洲校园”第五次会议上,中日韩三方就“亚洲校园”项目的下一步发展达成了共识:在学生数量、交流院校和交流范围上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参与度和灵活度,逐步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实现促进中日韩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学间的开放和合作的目标等。“亚洲校园”的经验将被进一步推向亚洲,为推动亚洲地区的跨境教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服务平台。

六、总结和建议

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共同努力,面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诸多挑战,中国不仅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理念,并且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为国际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有益经验。面对跨境教育的新形势、新发展,针对上述在跨境教育实施过程中各国教育部门、院校、机构和人员等相关方面遇到的普遍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或许是面对跨境教育挑战时可以尝试的有效解决思路。

将跨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建立系统的保证体系,是跨境教育质量持续保障的根本前提;输出国、输入国共同协作尊重双方法规,保障机构密切合作,方可促进跨境教育有序发展;当今,跨境教育的多样性,需要质量保障体系、方法的多元化;在跨境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需要通过互信共赢的合作平台,增强信息互通,经验共享,最终推动评估与认可结果的互认;充分发挥质量保障机构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国家间质量保障机构对跨境教育合作机构或项目开展联合评估评审;加强资历互认和质量保障的有效对接,比如,加强有质量保障的资历互认机制的建设工作,质量保障机构与资历互认机构的有机合作,是推进有质量保障的资历互认互信的创新举措;建立平台,加强跨境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以保障和提升跨境教育质量,比如,建立地区内、地区间的专门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平台及网络;进一步发挥已有的地区间及地区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的作用,比如,发挥APQN、ENQA等地区性组织在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等;通过ANICCW、CBQAN等平台,建立中国国际化课程信息、项目信息发布窗口,吸引高质量国际学生;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定期与延期结合、合格与评优结合、审批与合格标准协同、分类评价的新系统。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深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将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态度拥抱世界。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的跨境高等教育及其质量保障工作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以更加积极的形象、更深刻的内涵展现在世界面前,为世界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UNESCO.Global flow of tertiary -level students? [EB/OL].(2016-02-03).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student-flow-viz.aspx.

[2] UNESCO.Guidelines for quality provision in cross -border higher education[EB/OL].2005.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guidelines_E.indd.pdf.

(责任编辑赵清华)

作者简介:王立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北京100083;林梦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北京100083;李红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项目专员,北京100083。

DOI:10.16750/j.adge.2016.03.007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保障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与思考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性产业化发展初探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