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SAT2生物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6-03-05周洁
周 洁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 武汉 430223)
学科探究
对美国SAT2生物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周洁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湖北 武汉 430223)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出国留学的人群逐渐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下,双语教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为开展SAT2生物学科的双语教学,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与国内中文译本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课前学生自己使用中文教材预习相关内容,课上使用的板书、课件、习题一律采用英文编排制作,课后学生再对应原版英文教材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并完成教辅资料上的习题。SAT2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须严格参照美国SAT2生物考试大纲,根据考试要求来适度调整课程的难度。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英语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让专业学科词汇和概念用英语进行表达和释义,让英语的思维方式逐渐为学生所掌握,达到双语教学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生物;SAT2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与国际化接轨,国家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从而使我国的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选择出国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大,出国留学的学生年龄也逐渐显现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许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国际中学、国际部、国际班等办学模式以满足教育国际化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宽的需求。在不同的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手段其作用已被逐渐认可和应用。本文针对中学阶段出国留学的学生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就笔者所在学校近五年的国际部教学经历,对如何开展SAT2生物学科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实践。
一、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需要跨越国家或地区的局限以全球的视野来交流和处理教育中的问题,通常体现为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1]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有人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语言教育国际化,丰富学生学习外语的途径和方式,如在原有中国教师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外籍教师教授的口语课、听力课等;也有观点认为中学生出国留学就是参加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英语水平考试即可。这些观点实质上忽视了教育国际化的专业教育需求,也就是对学科教育的国际化。
就中学生出国留学的热门国家——美国而言,美国大学入学除了要求国际学生提供英语语言水平成绩外还需要SAT或SAT2的考试成绩。SAT是Scholastic Aptitude/Assessment Test的缩写,意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2是SAT Subject Test的简称,即“SAT学科考试”,是分不同科目来考察学生的专项学术能力测试。具体而言,SAT2分为数学(数学Ⅰ、数学Ⅱ)、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类(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韩语、日语、拉丁语等十二门)、英语(语言文学)、历史与社会科学(美国历史、世界历史)五大类,共计20门SAT2考试。在学科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下,如何对专业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中西文化兼容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正是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在英国《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如下:“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知识性科目的教学活动”[2]。双语教育专家卡明斯(Cummins)进一步解释:“‘双语教育’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个阶段使用两种教学媒介语言,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3]在美国1968年颁布的《双语教学法案》中,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授课,即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1974年美国《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的修正案中又规定:“双语教学必须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既使用母语又使用第二外语,凡未按此开办的双语教学,都不能被确认为正规的双语教学”。[4]简而言之,双语教学指用两种语言对学生进行学科教学。在我国广泛而言,双语教学则大多为同时应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
然而,对于双语教学的理解,不应该仅限于在字面上来理解其内涵,而应该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和视野下来分析。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锻炼学生跨学科英语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跟踪学科前沿知识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外语能力的提高与专业视野的开阔,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及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二、SAT2生物教学教材教辅的选择
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双语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目前,国内优秀双语教材的资源建设仍处于捉襟见肘的状况,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是教学伊始便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果双语教学依然采用国内高考教材,知识点的编排与连贯都与SAT2考试大纲存在出入,也没有相应范围和难度的配套习题,知识内容的中英文对应也没有解决,学生只能硬性识记专业英文词汇,这样就成了“翻译式双语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一种选择是使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可以避免上述使用国内高考教材的弊端,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使部分英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时由于语言的阻碍在阅读理解教材上就存在困难,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很难与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相同的学习进度,出现部分“消化不了”与“吃不饱”的现象。
笔者在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与国内中文译本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课前学生自己使用中文教材预习相关内容,课上使用的板书、课件、习题一律采用英文编排制作,课后学生再对应原版英文教材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并完成教辅资料上的习题。针对SAT2生物的教学而言,英文原版教材选取的是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系列,McGraw Hill出版社的《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中文教材则选择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该教材的中文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上、中、下册);教辅资料选取了美国几大知名出版社针对SAT2生物的辅导书,分别为McGraw Hill出版社的《SAT Subject Test: Biology E/M》,The Princeton Review出版社的《SAT Biology E/M Subject Test》,以及Kaplan出版社的《SAT Biology E/M》。此外,笔者还会提供一些国外在线的课程学习网站给学生自行补充学习。
三、SAT2生物教学校本课程的编写
与物理、化学这种含有较多公式定律的学科不同,生物学科是一门偏文字叙述事实的自然科学,需要建立在对大量生物学基本事实、原理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上来学习,而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扩大知识面来进行系统完善,从而导致生物学科的双语教学所涉及的专业英文词汇量非常大。在这样的现状下,对于母语非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在选择SAT2考试科目时,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选择生物的考生比例,由此需求所带来的市场上相应的SAT2生物学科的培训、辅导资料也相对甚少。所以,针对SAT2生物学科的双语教学必须开发编写合适的校本课程以构建有效的教学资源。这需要双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变革,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地研究教学和创新实践。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编写了一套完整的SAT2生物双语教学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专业词汇中英文释义、课前预习导学案、全英文PPT课件、课后复习大纲、全英文习题册。校本课程的优点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用局限于已有教材的固定模式,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和选定的教学内容灵活展开课堂教学。这一点也可以从美国各州所使用教材都没有统一规定上看出来,各州的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推荐优秀教材,学校则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材。我国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校本课程的编写和有效实施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更加目标明确化,对拓宽学生专业化视野和国际化视野、扩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SAT2生物教学内容的理解
SAT2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国内的高中生物课程,需严格参照美国SAT2生物考试大纲,主要包括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个体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等几个模块。其中,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内容包括细胞结构和组成、生物化学、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丝分裂、生物合成;生态学的内容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群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个体生物学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发育,动物的行为;遗传学的内容包括减数分裂、孟德尔遗传学、遗传模式、分子遗传学、种群遗传学;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模式、自然选择、物种的形成、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就教学内容而言,通过与国内课程内容(以人教版为参考)进行对比发现,SAT2生物不如国内高考涉及内容在纵向上的难度深,但是知识的范围和广度则相对较大,有些知识点是国内高中教学并不涵盖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需要根据SAT2生物学科的考试大纲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在教学内容的差异和理解方面列举如下几个具体实例,以供参阅。
例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这一模块中“生物化学”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四级结构的特点及差异,在国内课程中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级结构。“细胞的结构和组成”这一方面学生除了要掌握国内课程所要求的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之外,还有溶酶体、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液泡、囊泡、细胞骨架(微管、微丝)等。
例2:“生态学”这一模块中大部分知识点在国内课程中都有涉及,但其中一个知识点“生物群系(Biomes)的类别及特征”(包括海洋、热带雨林、沙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林、温寒带针叶林、苔原等)在国内课程中则并未提及相应内容。
例3:“个体生物学”这一模块在SAT2生物中占据25%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与发育以及动物的行为。其中植物部分主要包括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和功能、生长繁殖和世代交替、激素作用及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动物部分主要包括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消化、呼吸、循环、内分泌、神经、排泄、生殖及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在人教版中仅必修3第1~3章涉及了部分内容,即植物的激素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及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的行为”(Animal Behvior)这一方面的知识包括固定行为模式、学习行为(习惯化、联想学习、印记)、社会行为(合作、争胜、等级制度、领域性、利他主义),这些内容在国内高中生物课程上也未提及。
例4:“遗传学”模块中的知识点“遗传的模式”(Inheritance patterns)考查学生对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复等位基因、多基因遗传、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国内生物课程仅在必修2第2章中涉及伴性遗传的内容,其他的遗传模式则不为学生所知。
例5:“进化与生物多样性”模块中“进化的证据”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别比较解剖学中同源结构、同功结构与遗迹结构以及与趋同进化、趋异进化的类型相联系。“种群遗传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分类学”(Taxonomy)这一方面的知识在SAT2中要求学生了解掌握林奈的双命名法、物种拉丁名的书写规范、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等知识。这些相关内容在国内高中课程中并未涉及,到了大学生物课程才有。
五、SAT2生物教学难度的把握
SAT2生物学科的教学要根据考试要求来适度调整课程的难度。SAT2生物考试考查了学生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1)概念类(占30%),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即熟记生物学基本事实,直观把握信息中的知识,熟悉相关的名词术语;(2)应用类(占35%),需要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将原理灵活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形式中,能够在实际情景中应用理论知识,并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3)推理类(占35%),要求学生能够对定性和定量的实验数据资料(如图、表)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相关的潜在假设,并通过整合信息得到结论。
与国内高考相比,SAT2生物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试,并不以绝对分数论成败,而是将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量化转换后得到一个标准化分数,不同的量化分数代表学生学科专业能力的高低。标准化测试的优点在于考试编制、评分标准趋于科学量化,受试题整体难度系数波动的影响较小。国内高中生物课程经过新课改之后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将部分原来属于必修的知识点进行了删减,导致课程教材上的内容相对简单而高考试题的要求相对较高、难度较大。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从课程本身所获取的知识信息量供不应求,教师不得不补充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以适应考试的难度。所以,在SAT2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与平时国内高考课程教学在难度把握上的差异,不要过于追求知识的难度和偏度,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横向范围的拓宽,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学事实、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说学生需要知道是生物专业的名词术语或基本概念,并非深奥的生物学理论。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要以培养学生的推理及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目标。这就需要在课上讨论或习题练习时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图表等实验数据获取信息并推理出相关潜在信息,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于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六、SAT2生物教学语言的转换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使用两种语言来进行教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母语和外语之间的转换问题。由于生物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在进行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讲解时应强调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母语向外语的思维方式过渡,引导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疑问,而不是像学习外语时过分注重学生语法的正确与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PPT课件为全英文制作,在教学环境上首先保证了一种浸入式的语言氛围,学生在课前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导学案完成课程大纲的预习,对专业名词术语的英文词汇进行初步识记,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学习跟上老师正常的教学节奏,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逐渐有所提高。尽管课件为全英文内容,涉及重难点知识时依然会用英文和中文同时讲解,尤其是专业术语概念的准确中文释义,以避免学生发生知识理解性的偏差。这时候笔者在中英文之间的过渡和转换会相对频繁,让母语和外语互为主体语言又同时互为辅助语言以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记忆力得以训练和强化。在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外语语言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让专业学科词汇和概念用外语语言进行表达和释义,让外语语言的思维方式逐渐渗透,为学生所掌握,达到双语教学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英文的构词法和语法来理解和识记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概念,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在学习丰富生动的学科知识而非单纯枯燥的语言语法课,用学科知识的学术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有丝分裂(mitosis)”和“无丝分裂(meiosis)”的不同阶段时,前期(prophase)、中期(metaphase)、后期(anaphase)、末期(telophase)这四个英文单词的词根都是“phase”意为“阶段、周期”,而四个前缀“pro”“meta”“ana”“telo”则分别表示“前面的、早期的”“中间的”“后面的”“末端的”意思,这样给学生将专业词汇进行拆分讲解以进行联想学习和记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读和专业构词法的讲解,将两种语言模式下的知识讲授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经过长此以往的教学训练和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能够得以提升,在开阔专业视野的同时外语能力也能够提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性也更强。
[1] 陆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浦东双语教师能力建设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2(6):46-49.
[2] JACK C RI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管燕红,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5.
[3] CUMMINS J.Negotiating identities:education for empowerment in a diverse society[M].Los Angeles: 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1996.
[4] 武咏梅.国外双语教学的类型与模式[J].现代传播,2012(4):143-144.
[责任编辑:陈学涛]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8.019
2016-03-30
周洁(1987-),女,湖北荆州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G633.91
A
1002-1477(2016)08-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