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冬病夏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研究

2016-03-05白海琴,王欢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2期
关键词: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中医冬病夏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研究

白海琴1王欢2

(1.山西省阳泉市中医院,0450002.山西中医学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反复发作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本文将选取2012年7月—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探讨中医冬病夏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51~89岁,平均(69.82±2.14)岁,病程1~9年,平均(3.47±0.27)年。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单号)、对照组(双号),每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②病情处于稳定期,排除急性加重期患者;③排除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④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⑤排除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⑥排除精神类疾病者;⑦排除处于妊娠、哺乳、产褥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人群;⑧对本次研究所需各类治疗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依从性良好;⑨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内容包括戒烟、改善居住环境、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黏液溶解剂等)、氧疗、呼吸训练等,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及时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等。

研究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年7—9月实施中医冬病夏治措施,连续治疗3年,具体内容包括:①穴位贴敷:方剂选用白芥子、延胡索、细辛,药物比例为4∶1∶1,用蜂蜜调和后敷贴相应穴位,如肺俞(双侧)、天突、大椎等,每次敷贴持续2 h或以上,每周敷贴2次,连续敷贴10次为宜;②穴位注射:对足三里(双侧)注射2 mL黄芪注射液,每周给药2次,连续注射10次为宜;③中药内服:药物选用我院自制膏方平喘膏,方剂组成包括人参、蛤蚧、冬虫夏草、川贝母、补骨脂、苏子等,每次给药剂量为10 mL,每日口服2次,连续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3年)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改善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

治疗结果

肺功能: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急性加重期发生情况: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3年内急性加重期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发生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发于40周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发病率约为8.2%,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患者需终身用药延缓病情进展,严重伤害其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生活环境、结构、压力等)不断变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痰饮”“咳嗽”范畴[2,3],发病机制为肺气不和、失于宣降、内生痰湿,因久病不愈将累及肺、肾、脾三脏,最终因肺气不利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无法敛降从而发生此病,提示患者大多属于本虚(肾、脾、肺虚)标实(痰浊壅肺)。冬病夏治是中医理论中传统的治病理念,以中医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为基础,在一年中的三伏天利用中医方法治疗秋冬疾病,而冬季气候寒冷,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期,经三伏天强化治疗可达调整肺、肾、脾等器官功能,从而达到止咳、平喘、化痰及预防急性加重的治疗目的。冬病夏治理论认为,“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人体阳气充沛、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从而更有利于吸收药物达到治病效果。

研究表明[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发于冬季或于冬季易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对此类患者实施冬病夏治,有利于获得截治病根、扶正固本、祛除寒邪的治疗目的,人体阴阳平衡将获得显著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后,其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及预防复发效果较为理想,与谭光波等[6]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冬病夏治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急性加重期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学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因及预防性治疗[J].海军医学杂志,2006,27(1):82-83.

[2]吉训超,王祥,许华,等.从冬病夏治探讨三伏天天灸的治病机理[J].江西中医药,2004,35(3):14-16.

[3]毕蓉蓉,张惠勇,耿佩华,等.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3):32-35.

[4]吴洪波,张俊图,董月秋.36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21-22.

[5]顾小琼.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医膏方治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32-33.

[6]谭光波,胡学军,尹天雷,等.冬病夏治敷贴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26(8):1585-1587.

(收稿日期2015-05-14)

猜你喜欢

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