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
——“特殊生”转化个案
2016-03-04施小红
施小红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万事开头难
——“特殊生”转化个案
施小红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简介:裴×是八年级四班的一个男生。班上共54人。我中途接任班主任。在接班前,早有耳闻:他属于班里、也是全校第一特殊人物。
家庭情况:父亲是退伍军人,在大学食堂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姐姐比他大10岁,护校毕业已工作。想当年,父母和爷爷盼儿、盼孙心切,超生罚款,还难产,生下了这么个宝贝。因其从小体弱多病,父母宠爱过度。长大一些后又与爷爷单独住,一周见一次父母,即便父母想训他,爷爷袒护着更是管不得。
学校表现:学习基础差,毫无学习兴趣,上课不是随便讲话,就是睡觉。期中期末稳考年级倒数第一。爱打篮球。经常迟到、说脏话,爱吃零食爱喝饮料,不穿校服,发型奇特,带饰物、玩手机,不交作业等。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开始逃课,并与外校小混混一起抽烟喝酒。有时欺负周边弱小,常有打架斗殴等动向,在同学中影响力大。
分析:显然裴ד病”了。“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孩子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这样说过。英国心理学家施奈尔也把“后进生”问题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上的现象。他认为“后进生”的学习不良并不是教育学的概念,它不受学校教育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归根结底是表示学生智能迟滞的一个阶段。学生学习不好,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我深知转化裴×要像用温水泡茶一样,慢慢来。面对天真懵懂的裴×身心染上的“污迹”,我的任务不仅要帮助他抹去“污迹”,而且要为他设计出美好的“图案”。裴×占据了我的心……如何做好裴×的思想工作并对他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我班主任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当然,其中的各种滋味,只有认真品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方案:新学期,新教室,新老师,新方式,能唤起孩子,尤其是“病”孩多少向善的念头!所以,开学初,我为裴×精心设计了系列活动。
一次班会:得知裴×假期与狐朋狗友混,挨揍了。开学报到时,仔细观察他走路,还稍有点瘸。我计上心来,立即策划了“百善孝为先”的开学主题班会。先分组朗诵“弟子规”比赛;后看视频“我被13所学校开除”。兰州男孩胡×的长相与裴×还真有几分像,做的不着调的事也是一类。学生一边看屏幕一边瞥裴×,羞得他脸红一阵白一阵。后来,全班学生落泪,我看到裴×眼圈也红了。在“观后感”中,他写道:“老师,您怎么不早放这个录像给我看?我要是早知道‘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就不会随便答应他们,我的腿就不会受伤了!”“我受伤,原来都是我自找的!”“我受了伤,爸妈慌忙把我送医院,姐姐下班第一桩事就是给我换药,爷爷拄着拐棍儿给我买骨头熬汤,而且还为我担心。‘身有伤,贴亲忧;德有伤,贴亲羞。’想起我干的那些事,我愧对家人,我真不是人!”“实话相告:我本想伤好后,去报复他们!现在,老师您放心我已经选择‘怨欲忘,远损友’!”看到这里,我舒了一口气:一场可怕的报复就此平息。想悔改,想做个好人的善念在他心底萌发了。
一次班委会“观后感”交流中,学生得知裴×的心声,感动不已。班长提议召开班委会:趁热讨论怎么帮助裴×进步。班委们非常有智慧,特邀裴×,听取他的意见后最后决定:(1)提拔裴×为班篮球队队长;(2)班委轮流与他同位,手把手帮扶(每天作业必须交,不会做的可以问,也可以抄。不愿抄时,可以用抄“弟子规”来顶替!)(3)建立家校联系手册,从点滴做起,家校天天交流,督促和鼓励。裴×的善念善举从此点滴不漏地得到肯定和欣赏。
一次个别谈话:我在接班之初,就悄悄地与家长,学生及前任教师等联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裴×的情况,结合他开学初的表现,与他进行了第一次长谈。
我说:你过去的一页已掀过去了,我只看你现在的表现,你表现怎样,我看到的就是怎样的你。开学几天来,老师欣喜地看到你是一个爱上“弟子规”的少年。不说“彻底不学习”的话。对家长和老师存有敬畏之心。过去的不再去想,进步不怕慢,每天一点点就好!老师和全班同学愿意陪你一同长大,每天把你点滴进步记录下来,及时与家长分享。最后,我握着他的手,微笑着对他说:“希望你能配合我的工作!老师相信你!”第二天有同学告诉我,裴×回去后很高兴,说这个老师和之前的老师不大一样!裴×的善念开始上路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为裴×的心灵中萌发善念而欣喜落泪。当然,我深知裴×现状的形成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彻底改变,道路遥远漫长。作为一个信念的开发者,我坚信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我与裴×同行: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黄树汉.“四心”转化“特殊生”,促班级管理[J].读与写:教育学周刊,2012(11):132.
·编辑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