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提高女生运动主动性
2016-03-04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崔世林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 崔世林
科学组织,提高女生运动主动性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崔世林
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缺少参与热情,教师要在做好相关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教学改进,明确教学目标,抓住女生心理,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和热情,从“要我锻炼”转变为“我要锻炼”。
高中体育女生主动性
部分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她们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到文化课学习上,加上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起女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导致女生运动热情降低成为普遍现象。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要对女生心理、生理特点有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女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一、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信心
高中女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原因众多,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师教学态度简单粗暴、教学器材场地不健全、学生个体运动存在差异等问题,都可以直接导致部分女生参与运动热情的减退。教师要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让学生在运动前能够明确学习目标、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成什么目标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追求方向。这对激活女生运动热情有重要帮助。由于特定身体因素的制约,教师在给女生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体现人文性和个性化,体现目标的梯度性,要让女生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循序渐进展开运动体验,这对全面增强女生学习信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女生属于特殊群体,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需要考量达成度问题。如让女生进行韵律操训练,教师给出运动目标:1.能够基本掌握韵律操动作,学会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提升身体素质。2.利用韵律操调整心理状态,丰富精神生活。3.通过韵律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4.培养团队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具体展开教学时,由于目标明确,大多数女生都可以顺利达成目标,女生参与积极性大增,运动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教师根据三维性设计适合度更高的教学目标,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这样的目标设计是成功的。女生参与运动训练的热情被激活,心理精神环境得以改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女生对运动存有畏惧感,这是普遍现象。教师针对性设计教学目标,极大满足了女生运动需求,提高了目标达成度,实现身心历练的双丰收。
二、抓住心理,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高中女生有比较强烈的爱美心理,教师在体育运动设计时,需要关注女生的兴趣爱好取向。为调动女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选择女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如韵律操、街舞、跆拳道、羽毛球等,女生个性爱好得到满足,学习动机被激活,参与运动热情自然被点燃。女生有特殊生理特征,教师在运动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女生生理特殊性,高中女生大都十七八岁,皮下脂肪开始增多,加大了身体惰性,肌肉收缩爆发力也大大降低,耐力也比较差,当然不适合大运动量训练。教师要根据女生实际心理、生理特点设计运动项目、安排运动量,这对提高女生参与运动热情有重要帮助。
女生爆发力较差,但其协调性和柔软性较好,教师选择运动项目时,需要综合考量女生身心特点。在学习实心球抛投时,教师要求女生掌握抛投要领:在前抛时,要注意出手高度和角度,先进行下蹲前抛训练,然后站起来前抛。女生大多喜欢思考问题,教师让女生分组研究实心球前抛技巧,要从物理学角度展开分析。女生积极行动起来,从反复比对训练中探索前抛动作技巧,特别是出手高度、角度等技术要素的探索,已经成为女生最为关注的运动指标。
教师先让女生实际体验,掌握实心球前抛基本动作要领,然后给女生分组,让女生对前抛实心球技术要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女生参与运动主动性大大提升,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理性学习认知。这说明教师运动内容选择是合理的,适合女生运动心理。特别是调动女生研究热情,让女生展开前抛技术动作要领探索,激发了女生参与运动训练的主动性,提升了女生运动兴趣。
三、优化方法,展开多元科学训练
体育课堂训练内容是不是有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女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注意打破传统教学意识束缚,改革不适于学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创新运动内容和运动形式,利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高中女生特别喜欢娱乐性互动运动项目,教师不仅要注意设计游戏类运动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分组、巧妙引导等方式,对女生展开科学运动训练,提升女生运动品质。
女生运动个体差异更为明显,教师在具体设计运动项目时,要关注女生个体差异,为不同群体女生量身定做运动内容。如耐力跑训练时,教师让女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动目标,而且要以小组最后一名学生成绩为量化标准。运动展开后,女生们都积极参与到耐力跑之中,而且在跑步之前,各个小组都制定了帮扶措施,为小组内最弱成员提供最有效帮助。活动展开后,操场内气氛热烈,女生们表现特别顽强,获得全班师生的热情鼓励。有些女生对耐力跑存在抵触情绪,教师在征询其意见基础上,让其选择运动量相当的其他项目,这部分女生个性需求得到满足,运动热情大幅度提升。
教师设计对抗性训练内容,女生运动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各个小组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获得其他同学的鼓励后,女生强烈争胜心也被激活,运动强度大大提升。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方法成功运用的结果,将竞争机制引入运动中,为女生展示自我创设平台,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佳境之中。
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感、厌倦感,大多是因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不当造成的。教师要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女生特有心理、生理特点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调整措施,激发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