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辅读学校数学课中的应用

2016-03-04牟晓宇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知识点

●  牟晓宇



思维导图在辅读学校数学课中的应用

●牟晓宇

在辅读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技术,要遵循个别化教育、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动态生成等原则,新授课中以任务布置、小组探究、明确知识点、画图展示等步骤应用思维导图,复习课中采取师生合作、学生独立制作两种形式完成思维导图,从而持续提升特殊儿童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辅读学校;数学教学

辅读学校的教育对象为特殊儿童,通常包括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和脑瘫儿童(本文所述“特殊儿童”,均指此三类儿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特殊儿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困难,表现在接受新知慢,前记后忘。这是由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片段性,缺乏连贯性和结构性,不能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托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应用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能清晰呈现思维过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改善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本文探索在辅读学校数学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与原则,以期为特殊教育教学实践开辟新的路径。

一、在辅读学校数学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一)在新授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在数学新授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由于特殊儿童的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对思维导图这一新事物的接受和表达能力也较差。通常在集体授课的环境中,特殊教育教师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在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方法后,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通常10人左右)分为两组,每个小组中的A层学生主要负责思维导图的绘制,B、C层学生起到提供信息、补充信息的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在辅读学校数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而且结合自主探究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操作体验,有利于学生思维导图的创作。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数学新授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归纳为以下步骤:布置任务,小组探究,明确知识点,画图展示。

1.布置任务

每节数学新授课都有3—5分钟的导入时间,在导入部分,教师需要把这节课的任务、任务的要求及表现形式告诉学生。如果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教师应在课前把思维导图的含义、简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学生。由于特殊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直观性,教师在介绍思维导图时,可以形象化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大脑地图”等,以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兴趣。在思维导图运用初期,采用手写的方式进行操作。教师要讲清楚如何确定主题、如何画分支等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导入部分,教师也可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及主要的探究内容。

2.小组探究

带着思维导图的任务,学生开始对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小组探究的内容与结论是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前提和基础。特殊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有限,因此在学生正式以小组形式探究之前,教师应提供必要的“脚手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基础知识点进行铺设,并在教学资源上提供适度的帮助。为让学生更清楚地把握自主探究的脉络,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提示,任务单的逻辑结构应符合思维导图的逻辑结构。

3.明确知识点

教师有必要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再一次清楚地讲解知识点,尤其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没有突破的重难点,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也是学生能够清楚、正确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的重要保证。在明确知识点的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再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以具体直观的方式解决学生思维上的疑惑,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就每个小组所填写的任务单,纠正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采取的错误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4.画图展示

明确知识点后,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尝试绘制思维导图了。在运用思维导图初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绘制出一幅思维导图。在学生基本熟悉思维导图的操作方法以后,A层和B层学生都可以尝试独立画一张思维导图。此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以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也要注意,教师的辅助要适度,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绘制了思维导图后,教师要及时通过投影仪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反馈。此时,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学生思维导图结构的对与错,也可以对学生的想象力、构图的合理性、个性化等进行评价,重在对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行为本身进行鼓励,将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工具之一。

(二)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在复习课中使用章节复习类的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是,由于智力障碍学生具有典型的“前记后忘”的特点,缺乏归纳、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直接根据已学知识独立绘制思维导图难度太大,在教学中可采用先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再由学生单独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而要求学生单独绘制思维导图,其实是要求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重新建构。

1.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思维导图

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能并不是单向的和单一的。但是笔者认为,为让学生能够看得清楚,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不宜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出示得过于复杂,应以一种简单、直观的关系为主,即以围绕主题的一级子节点为主,二级子节点为辅。教师讲解时,可以把二级子节点、三级子节点及子节点间的关系都讲解出来,但是在出示板书或多媒体时,只出示一级子节点。

2.学生自绘思维导图

由于特殊儿童的思维具有刻板的特征,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容易模仿、照搬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可遮盖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强调学生自己动脑去完成。当学生完成有困难时,可以给予少量的提示,但只提示学过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构图。教师对学生思维导图的要求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对于章节内容较多的思维导图,只要求学生画出一级子节点即可。

二、在辅读学校数学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一)个别化教育原则

个别化教育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尊重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辅读学校课堂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思维导图方法。思维导图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之一,教师不应要求所有特殊儿童都掌握及运用。对于能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学生,无论格式是否规范,不应求全责备。有些学生并不能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只要引导其认识就可以。思维导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只要学生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教师都应该及时对这种行为予以鼓励。

(二)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接受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养成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绘制思维导图需要较多的脑力投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受限制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接受思维导图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要比普通孩子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首先,教师要对思维导图的画法进行详尽的指导,对于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悉心解答。学生初学时教师要多示范,并让学生利用多种机会练习,及时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简单思维导图的画法后,再逐步对思维导图的规范性、实用性、美观性提出要求。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体验使用思维导图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促进这种方法的形成。

(三)重点突出原则

在特殊教育中使用思维导图方法,旨在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学习。而由于注意、记忆能力有限,过于复杂的思维导图对特殊儿童来说掌握起来是极其困难的。教师在示范及绘制思维导图时,一定要本着重点突出的原则。一张思维导图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结构清晰,线索明朗,帮助学生反复思考领会,理清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的描述语和指导语也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晰。

(四)动态生成原则

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梳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的过程。尤其在复习课中,由于学生已经对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并列关系的知识点,教师不应限制该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图的形式也是可以灵活多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扩展某一知识下的子节点或者收起子节点。因此在采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方法,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数学学习效果。但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时,也需要注意: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初次使用的学习者来说,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导图和使用思维导图的兴趣。一旦学生有所理解和掌握,就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教师在评价思维导图时,应关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中的创造性、个性化成分,以及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能与他人合作及交流等。这些评价内容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1]商庆平.基于思维导图支架的数学概念可视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

[2]陈霞.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生数学理解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3]魏红霞.思维导图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4]沈建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资源建设,2013,(2).

本文系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

G764

(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200125)

〉〉动态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