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的困境、诉求与发展趋势
2016-03-04蔡其全
蔡其全
(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学校课程建设的困境、诉求与发展趋势
蔡其全
(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不难发现,在收效显著的同时,课程理念难更新、课程资源难协调、制度建设不配套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建设的规范与引领、课程实施的支持与帮扶、课程资源的统筹与共享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诉求。学校课程建设在现实境遇与区域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专家结构的调整、课程资源的统整、层级职责的厘定、多元课程建设主体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
学校课程建设 困境 诉求 发展趋势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10.020
学校课程建设是国家推行三级课程管理以来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弥补国家课程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历经10余年的实践探索、改革创新,如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令人欣慰的丰富经验与成果。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学校由于受限于自身条件,开设的学校课程质量不高,课程实施的水平亟待改善。学校得不到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与制度保障,也就失去了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勇气以及面对困难愈挫愈勇的底气。孤“校”奋战绝不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最佳选择,也难以成就一所课程特色鲜明、教学“以生为本”的现代化学校。从区域当局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明显优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来看,区域推进已成为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诉求。当这种诉求得以表达、回应、实现,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专家结构、课程资源、层级职责、参与主体将呈现出进一步改善的趋势。
一、学校课程建设的境遇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庞杂、繁琐、动态的系统工程,介入的课程建设主体多元,涉及的课程资源巨大,学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显示出个体力量的欠缺,在诸多方面陷入无能为力的艰难境遇。
(一)课程理念难更新
教师对课程理念的价值认同是开展课程建设的前提,真正内化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才能把课程建设落实到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教师固守封闭的传统思想,是阻碍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识屏障。教师的课程理念难更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需要一个长期的、一致的宣传环境,学校的校本培训只能改变局部微弱的“小气候”,却创设不出一种强有力的“大环境”。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情境,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植入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其次,一线教师在繁琐的教育教学实践场域中常常力不从心,沉重的教学负担使他们无暇顾及学校课程的建设,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学校课程建设产生抵触。第三,教师群体的背景复杂,知识水平不同、个人追求不同,思想很难统一。这意味着对教师课程理念的培训要因材施教、因校制宜。这给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增加了难度。难以彻底革新教师的课程理念,是造成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教师课程执行力欠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学校需要从思想上为进一步的课程建设辟开阻路。
(二)课程资源难协调
课程资源,是指进行课程建设所需要的条件和要素,包括教师资源、经费资源、教学素材、社会资源等等,它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制约是根本性的,是搭建课程大厦所需的素材。目前,学校难以协调大范围的课程资源,使其落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学校课程资源难协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内课程资源十分有限,而有限的资源又得不到充分利用。学校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大多是靠当地教育局的分配,这是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主要来源。可支配的课程资源少,课程建设的力量自然较为薄弱。此外,省际、区(县)际、校际之间在课程资源的占有上极不均衡;学校之间有形无形的竞争、嫌隙等等都使得现有课程资源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其次,学校缺少社会合作基础,校外课程资源难规划。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学校对于诸如社区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工矿企业等社会实践基地,或如社团、俱乐部等文化场所,两者本应该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紧密协作,然而现实却是二者之间没有互利互惠、基础平等的社会关系,使得学校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同样举步维艰。
(三)制度建设不配套
规章制度作为学校课程建设中坚实可靠、无懈可击的保障系统,区、校两级规章制度的不配套影响着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序发展。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会给予工作一定的约束力,行动相应的指向性保障着课程建设的顺畅运行。反观当下,一方面,学校得不到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诸如学校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制度、学校课程开发的专家审议制度等等,限制了学校某些创新思路的落实,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区、校两级制度不一致,甚至相冲突。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能在区域教育行政机构的框架下去完成,比如教研室出台的三级课程成绩所占权重与教师绩效挂钩的评价方案就会干预学校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制度。学校的课程改革,历来都是综合性、协同性的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是互为一体而不可分离的整体,学校制定的课程制度与区域当局做出的课程、教学、评价制度不能融为一体,会导致课程脱离教学与评价,成为简单的知识堆积,使课程目标的实现十分艰难。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诉求
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学校的课程建设负有义不容辞的推进之责,是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支持和依靠。区域当局对于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明显优势,昭示了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也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诉求。
(一)课程建设的规范与引领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学校课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行的强势力量。首先,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资源挖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相当大的执行难度。目前,依然存在部分教师直接在网上下载课程方案、上课毫无章法等现象,学校课程建设充满着弄虚作假的成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出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与工作执行中的畏难情绪,学校寻求课程管理者的规范与引领成为必然。其次,权力与责任是成正比的,自主权越大,意味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在三级课程管理中,国家赋予学校较大的自主权,为学校特色建设创造了可能。但是,倘若这种自主权失去科学的逻辑和规范,将不能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建设。此时,区域当局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规范与引领就显得极为必要。第三,任何课程建设的细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规约与引导。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有效实现学校教育功能的核心工作,它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人才的基础,也是造就学校自身特色的基础[1]。 区域推进可以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强化对课程建设的规范与引领,完善课程开发、编制、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使学校课程建设在合理、有序的状态下发挥自主性、积极性,有效提高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成就特色学校,实现育人目标。
(二)课程实施的支持与帮扶
课程实施水平与学校课程建设水平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区域主管部门的业务科室对课程实施的专业支持与帮扶有利于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教研室、教科室、培训科等业务部门集中着该区域的优秀骨干教师和经费资源,凭靠自身的业务精英或外聘专家、名师为学校提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支持与帮扶,将有效提高该区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进而提升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在区域推进中,区域主管部门的业务科室联合行动,加强对区域内学校课程的规划、培训、研究和指导,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共同体。采取课题引领、研训结合、示范带动、远程研修等措施,能有效指导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实施的支持性举措,有利于为一线教师减负增效,有效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校课程建设上来。
(三)课程资源的统筹与共享
学校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的增多赋予课程资源的统筹与共享以重要的价值属性,不管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还是地、校课程的规划与施行,现在的课堂都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文本教学,而且更加渴求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课程资源开发的巨大教学成本使单个学校难以担负。比如,学校个体不足以支撑大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长期维系优秀师资专业引领的经费消耗。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中,有几种方式可以为学校缓解压力:首先,给学校提供。组织统一购买成品课程,或外聘社会专业人士为学校授课,或建设区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解决学校没有课程的问题。其次,教学校开发。培训科、教研室或相关部门组织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使学校掌握开发课程资源的知识与能力,解决学校不会开发课程资源的问题。第三,为学校统筹。利用区域当局的社会关系统筹区域内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攻坚克难提供各种便利,解决学校没有能力处理的问题。区域当局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中对课程资源的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了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密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实现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共用、共享。
三、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学校的课程建设尽管还面临重重困境,但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进中呈现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代表了一种学校课程建设所应遵循的正确逻辑。根据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及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学校课程建设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专家结构的调整
调整专家结构、实现课程专家与学校的有效对接是抓好课程品质的重要环节。学校课程建设发展至今,重点是要抓好学校课程的“质”,而不再片面强调学校课程的“量”。调整专家结构,以完善学校课程的每一个细节、侧面,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合理化架构。在这种趋势下,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出变革:首先,构建问题解决型专家团队。教育专家的研究领域要与课程建设的问题相契合,能够针对学校的具体问题进行密切合作,这样才能把好问题学校的“脉”,下好解决疑难的“药”,治好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病”。其次,实现课程专家与项目学校的常态化对接。紧密专家与学校的联系,实现课程专家与区域内个别学校一对一的帮扶指导,使这种新型的专家引领成为常态。这是教育理论下行的预兆,也是学校教育实践上求的必然路径。第三,搭建专家网络咨询平台。学校课程建设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即时的,不可预见也不可搁置,为学校搭建专家网络咨询平台,给教师远程研修、答疑解惑提供了便利渠道,使学校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得来自智库的支持与引领。
(二)课程资源的统整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前提,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课程资源进行统整,以提高其利用率,获得更大的教育价值显得尤为必要。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2],突显了对解决教育资源匮乏性、低效性、不均衡性等问题的重视程度。课程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对课程资源的统筹与整合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也就成为了必然而且必要的选择。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健全的精神、人格和体魄,完善下一代的整个人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3]。 区域当局可以利用日常行政与业务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组织、协调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助于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此外,课程资源的统整蕴含了教育生态的建设思路。课程资源的统整,是一个利用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由资源独享走向资源共享的提升过程。
(三)层级职责的厘定
厘定明确的层级职责是学校课程建设高效运作的可靠保证。在县域范围内,基础教育学段大致存在以下关涉学校课程建设的层级: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区域教师进修学院(含教研室等业务部门,以下简称学院)、中小学校。在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中,各层级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将难以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作用。厘定层级职责的趋势在各级合理化分工的落实中更加明显。区域教育主管部门通晓当地教育实际,负责顶层设计、资源调配、项目监督,明确总体目标,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导向;学院具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供学术支撑、技术指导,联络区域内外专家,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智力保障;具体学校是教育理论落地的试验场,负责项目规划、实施及管理,配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师范院校的工作落实和推进计划。构建区域当局、学院、中小学校的三级联动机制,厘定边界清晰的层级职责,建立起稳定、持久的长效合作体系,并落实于区域教育规章制度之中,有利于避免双线管理、沟通不畅造成的不良反应,减少扯皮、推诿、包办等教育乱象的出现,加快学校课程建设的步伐。
(四)多元课程建设主体有机结合
学校课程建设主体的多元性意味着课程来源的全面性,有机性则意味着课程建设的科学性、有序性,多元课程建设主体的有机结合赋予了学校课程建设以生机与活力。课程建设呈现多元主体有机结合趋势的原因大抵有以下几点:首先,凝聚课程建设共同体。多元课程建设主体包含了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专家等一切积极要素,表现为课程编制者、课程管理者、课程实施者、课程接受者等,而课程价值的实现正是同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着的。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长期的舆论宣传、高位引领、监督执行下,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广泛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必然投入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中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合力。其次,单一的课程建设主体已经暴露出课程实施难度大、学生及家长对课程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学校之外的人不能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缺失课程建设的参与感,给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带来了阻力,显示出学校引入多元课程建设主体的迫切性。第三,打通课程建设主体的沟通障碍。学校课程建设中充斥着主体间的冲突与博弈,多元主体在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价值磋商,最终构建起来的学校课程将会减少课程决策者与执行者信息不通畅所造成的对抗,避免课程接受者对课程产生排斥心理与抵触情绪,营造起和谐、精良的教育生态。
[1]邵志勇,陈爱平,方颖,张根洪.用课程办好每一所学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222.
[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1]21号.2001-05.
[3] 陆志远.课程的价值与评价[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99-104.
(责任编辑:申寅子)
The Plight, Demand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AI Qiquan
(SchoolofTeacherEducation,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4,China)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the important backing for characteristic build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udents’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significant results, it is easy to find the curriculum concept is difficult to update, curriculum resources are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not perfect still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lead and standardiz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support and help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ecome the inevitable demand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function of the real situation and regional orientation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such as expert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level of responsibility se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light; demands; development trend
2016-04-29
蔡其全(1990- ),男,汉族,山东沂水人,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G423
A
1005-5843(2016)10-0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