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构建与思考
2016-11-15黄晓丽
黄晓丽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构建与思考
黄晓丽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具体包括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研判系统、预警系统四个方面。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有利于及时、客观、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 思想动态 监测 模式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10.011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有效的监测机制,从而能够对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实时、动态、常规性地关注与监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试图构建一个“采集信息—识别问题—处理问题”的大学生思想动态三维监测模式,立足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现状调查以及跟踪研究,实现团体或个体的跟踪监测,有效掌握和跟踪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这种监测模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监控、干预、教育等,使学生个体的成长得到专业的辅导,同时此系统可以向各高校辅导员团队推广,建立多维协同的工作模式。
一、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是一个系统,符合系统理论。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建构应体现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与构成系统的要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1]。从宏观上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包括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研判系统、信息预警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它们有机地形成合力,共同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微观上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且大学生思想动态内含丰富,包括政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热点、学习动力等,他们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大学生受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外在因素如国际、国内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教学环境、媒体和网络,内在因素如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相对应的,我们的大学生思想监测系统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更新,所以我们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与构建,以实现其内部各要素的优化整合,促进整体功能最大化。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意义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能够及时、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2]。教育部官方非常重视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实施滚动调查已经进行了24年,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一直关注着大学生思想的变化。詹鸿生等[3]依据1998-2007年连续十年对江西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描述和比较分析。姜玉洪、朱振林与王宏宇在《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认同感增强;认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人生追求有务实趋向;网络依存度高,欠缺对网络正确认知;学习能力强,自主学习意识差[4]。我们的研究团队于2014年至2015年在广东某学院抽取了400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连续两年的思想动态监测,我们发现他们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入党动机趋向实用,党团组织吸引力不足;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行为失范时有发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就业和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日渐增多,网络依赖强,自我管理能力弱等情况。这些都提示我们:大学生存在不少的思想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并对大学生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结构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和分析,可以从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研判系统、预警系统等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图
(一)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为了使本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为指标体系)的设计科学、可行,本文在梳理文献和结合学生工作一线情况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现行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对“大学生思想”的概念框架模式及其内涵、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能够体现相关评价特征的指标。专家咨询则是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整个过程中,通过邀请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初级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修正,最终确定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体系由二层指标构成。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一是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国家、政党制度的认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形势政策等方面,了解他们的政治倾向性;二是大学生道德观情况,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观、网络道德等;三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四是大学生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情绪控制、自我评价、挫折面对、人际关系等;五是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习成绩等。
(二)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收集网络。第一,信息收集主体多元化,涉及高校各相关层面,包括学校领导、学工部、各职能部门、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党员等都应该紧密联系起来,明确分工,规范程序,建立定期分析制度,构建一个完整通畅的信息收集体系[5]。学校层面应该高度重视,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工作小组,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健全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上报制度,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分工制度等。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动态信息的第一线收集人作用;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朋辈作用,深入了解更具真实性和隐蔽性的信息;发挥专业老师在课堂和对民族生的信息收集等等。第二,监测途径多样化,采用多维化收集信息,通过面谈法直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谈心;通过问卷调查法全面、快捷,整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家长访谈法,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背景信息,实现有效的家校结合;通过热点分析法,了解大学生思想热点;通过观察法,从校园文化透视、网络信息收集等侧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信息研判系统
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往往是庞杂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甄别、整理、归类、抽取、统计、分析、预测等大量再处理工作。首先需要成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专家库,专家库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思想政治辅导员、社会部专业老师、心理专业老师等组成。其次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统一战略,做到研判的经常性与充分性。在信息研判过程中专家们需要借助学生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判断和预测大学生思想动态。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类,比如按时间需求分为紧急和不紧急两类;按信息重要性分为重要和一般两类,对其中紧急且重大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成因和规律,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其次,要善于分析信息中所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并评估问题的影响范围、深度与远度。
(四)预警系统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上策就是主动构建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应该做到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和做出快速反应,目的是要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和后果,做到及时疏导,保证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与高校的稳定和谐[6]。首先要做到迅速探查大学生思想动态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评估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影响,制定相应的预案。当发现大学生思想因一些政治热点问题出现迷茫、盲从或过激行为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及趋势,进行有效监控和干预,启动相应预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其次要加强预防教育,预防教育就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发现问题于危害产生之前,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有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应采取普遍预警法、重点预警法、黄牌警告法;对待特殊学生,应采用建立动态档案和跟踪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待共性问题与普及教育,应建立常规教育管理办法,如定期进行规章制度学习,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安全案例分析等。最后对学生思想问题处理进行归纳总结,对效果显著的措施形成标准化模式加以推广,对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继续关注和寻求方法,直至问题妥善解决。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联合和支持
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测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共同参与。学校在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中应该起主力军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做到分工明确、规范程序、责任明确。如由学工部牵头制定相关制度和程序,召开各类大学生思想动态专题研判工作会议,梳理和研判大学生思想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探讨有效的方案;辅导员深入同学中去,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保卫处定期公布校园安全隐患等;宣传部做好舆论宣传等,做到校内各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其次还要与社会和家长积极联合,积极推动建立高校与家庭、社会联合育人机制,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互动,学校和家庭要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联手,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注意学校和社会合作,在针对一些突发事件、群体事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问题,学校、媒体和公安部门多方合作,要及时沟通,邀请相关专家调研或研讨加强前期研判,做好分析预防措施,有效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关注特殊学生和特殊时期
在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中,我们需要关注特殊学生和特殊时期。第一,关注有心理问题、学业问题、贫困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能力或机会相对缺乏,思想容易出现波动,在我们的监测中需要把这类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把握他们思想动态。针对他们的困难和思想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教育引导。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同学,他们往往是西方敌对势力关注的对象,会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善良的爱国心,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我们应该积极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多渠道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族心理素质。第二,关注特殊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动态。注意需要重点关注的时段,如开学和放假、季节交替以及热点问题等,在这些时段,学生的思想状态容易出现波动,在某一时间段上呈现出集体性特征。这时候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可以从中发现大学生隐藏的真实思想和感情及其发展态势,也能反映社会的思想潮流,还能预测和判断哪些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与结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的特殊时期,如家庭变故、失恋、失意等。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助其健康成长。
(三)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还应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监测过程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及时发现影响学生思想波动的不利因素,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排除和化解,或趋利避害地加以引导,预防不良思想的出现。同时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内化其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从现实出发,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根据学生问题的类别和特点,开展相应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如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政治迷茫,开展政治信仰教育和爱国教育主题教育,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冷漠等问题,开展道德大讲坛等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7]。
[1]高军,李晗龙.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问题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05) .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3] 詹鸿生,刘延林.高校学生思想状况10年变化发展轨迹[J].教育学术月刊, 2008(04).
[4] 姜玉洪,朱振林,王宏宇.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9).
[5] 胡新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 娄钰华,杜坤林.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中发[2014]59号,2015-01-19.
(责任编辑:刘宇)
Think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Trend Monitoring Model
HUANG Xiaoli
(GuangdongMedicalUniversity,Dongguan,Guangdong523808,Chin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dynamic monitoring model includes the ideological dynamic monitoring index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information judgment system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Establish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dynamic monitoring modes is conducive to grasp the ide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timely,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trend; monitoring; model
2016-05-29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编号:15JDSZ3033。
黄晓丽(1984-),广东高州人,硕士,广东医科大学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5-5843(2016)10-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