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6-03-04吕广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尝试

吕广辉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 山东济宁 272106)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吕广辉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 山东济宁 272106)

“让创新精神贯穿终生”理论的提出是将课堂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拓展至学生一生,是课堂的发展和延伸,本论文针对这一理论,初步探讨了怎么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做到具化性的操作。

创新性 创新精神贯穿终生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上,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该怎样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才,适应新世纪竞争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时代的重托呢?下面笔者谈谈几点认识。

一、质疑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现“问”,敢于“问”,学会“问”,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变成了我们课堂教学之中的重中之重。

学生能够质疑问难,学会问问题,是主动学习的外在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关键。只有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量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才能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设想创新

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实施中,一些新的知识往往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分析、归纳、比较,从而引导他们设想、验证。比如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这一课关键是怎样建立“圆心”这一概念。怎么做?怎么创新?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不使用任何工具,你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吗?当学生发现圆在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能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圆中”,“中心”,“圆心”。看,问题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后进行的,而我们要强调的则是:学生的设想无论对错都是一种探索的精神,都是一种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三、尝试创新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方面的大胆尝试,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创新空间,留出足够的创新时间,只有不断的大胆的尝试,给他们充足的尝试创新自由,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所谓尝试创新的过程,在数学课堂环节的实施上,主要体现为不断的自主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这一过程强调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探究性,鼓励学生遵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内心,用合适自己的,自己想出的方法进行大胆尝试,尝试的过程是不怕失败的,从而让他们理解“任何通向真理的过程都不是独一无二的,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怎么引导出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我们不妨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等底等高的空心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合适的水,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提示,不解释,完全由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操作,自主尝试,自主的“玩”,学生玩性很浓,大胆尝试的欲望高涨,不断的将圆柱装满水倒入圆锥,或将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一次次的经历尝试的过程,结果自然也就在不断亲身体验操作中被探索出来:即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这种动手、动脑、动口的大胆尝试过程,便是实验创设思维情境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小组合作、操作、讨论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四、兴趣创新

“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是夸美纽斯的一句话。当然兴趣是打开智慧的钥匙,是我们学习的强大动力。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使用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呢?

我们都知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无快乐的教学氛围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做出改革,不断作为创新,不断以能让学生更喜闻乐见,更兴趣盎然的形式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快乐的进入学习氛围。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乐学“内蕴”,要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不断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学生学习“添趣”,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增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把总书记这段话奉为圭臬,它是指导我们培育人才的根本,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状况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让学生正在建立“创新精神贯穿终生”的理念,从而为知识经济、科技经济的到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尝试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