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6-03-04王春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个体化整体饮食

王春兰

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春兰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宣教,观察组进行个体化的饮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1、3、6、12个月后FBG、2 h PBG、HbAlc、BMI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提高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出院后在家也能坚持饮食治疗,长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代谢指标,有效控制血糖,值得可借鉴。

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2型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人体出现高血糖特征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疾病。根据报道,我国3000万糖尿病患者中,有5%~8%为2型糖尿病,且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2]。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有五种方法: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其中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式最受患者欢迎。本文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综合护理干预,探讨分析个体化饮食整体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的患者都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在2010年公布的诊断标准,年龄>40岁,肝肾功能正常,初中以上学历,都接受了降血糖药物的治疗,病情比较稳定。入选前1个月给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已经保持不变,入选以后仍然保持原有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与医务人员沟通以后有必要改变药物的种类或者剂量。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病程12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思维和肝肾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宣教,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饮食整体护理干预。使用Toobert等修订,万巧琴翻译,并由科室的2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和1名营养师共同改编的糖尿病自护行为测量表对60例患者进行测试。此量表使用7分制来计分,分数分别表示患者7 d内有几天遵守了自护行为,以此来反应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行为。

另外根据本地饮食习惯适当改变向东开发的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在护士的指导下,使用此软件计算出患者所需要的热量,然后根据患者的喜好设计出一套符合个人口味的菜单处方,合理搭配三餐,这样即使是在家里也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饮食整体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个生化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FBG、2 hPBG、HbAl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BG、HbAlc、BMI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FBG、2 h PBG、HbA1c、BMI水平呈下降趋势,FBG水平从干预前的(8.70±2.26)mmol/L下降到干预1年后的(6.18±1.58)mmol/L;2 h PBG水平从干预前的(11.44±3.22) mmol/L下降到干预1年后的(6.77±1.83)mmol/L;HbA1c水平从干预前的(7.24±1.49)%下降到干预1年后的(6.22±0.99)%;BMI水平从干预前的(24.06±2.74)kg/m2下降到干预1年后的(23.01±2.53)kg/m2。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1、3、6、12个月后其FBG、2 h PBG、HbAlc、BMI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个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个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s)

注:两组比较,aP>0.05,bP<0.05

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干预前 干预后1年 干预前 干预后1年FBG(mmol/L) 8.70±2.26a6.18±1.58b8.85±2.53 7.36±1.71 2 h PBG(mmol/L) 11.44±3.22a6.77±1.83b11.40±3.18 8.50±1.99 HbAlc(%) 7.24±1.49a6.22±0.99b7.25±1.47 7.07±1.49 BM1(kg/m2) 24.60±2.74a23.01±2.53b25.36±2.26 24.72±2.30

表2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比较(±s)

表2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FBG(mmol/L) 2 h PBG(mmol/L) HbAlc(%) BMI(kg/m2)干预前 8.70±2.26 11.44±3.22 7.24±1.49 24.06±2.74 1个月 7.39±1.97 11.30±3.16 7.16±1.37 23.93±2.56 3个月 6.67±1.81 9.57±3.02 7.06±1.36 23.95±2.67 6个月 6.54±1.46 8.75±1.86 6.55±1.09 23.80±2.66 12个月 6.18±1.58 6.77±1.83 6.22±0.99 23.01±2.53

3 小结

个体化的饮食整体护理干预是指根据糖尿病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和喜好所设计出个体化的饮食菜单,提高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出院以后也能在家坚持饮食治疗,长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代谢指标,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3,4]。而且根据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得出,个体化饮食干预时间越久,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下降的越明显。

[1]王善丽,陈霞.社区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体会.医学信息,2010,23(9):3268.

[2]王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对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8): 109.

[3]徐灵莉,高丽,刘晓玲,等.483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13,42(29):3631-3633.

[4]于平平,肖湘成,王琳云,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4): 425-4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99

2015-09-06]

430050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建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个体化整体饮食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