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2016-03-04陈雪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血管康复发生率

陈雪萍

6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陈雪萍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6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措施;选取55例同期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发生为29.1%,患者满意度为76.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条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

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护理配合

介入手术是当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影响,但实际介入手术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有着直接的联系[1]。本院对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了相对应的护理配合措施,使患者得到了更加良好的手术与康复条件,现将具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6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5±6.3)岁;并选取55例同期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7.1±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仪器准备、用药帮助、静脉通道建立、定期生理指标监测等常规措施[2]。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措施干预,具体包括:①在术前护理阶段,应该拟定完善的手术准备护理措施,从仪器准备、手术知识宣讲、心理引导等多个角度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在手术知识宣讲以及心理引导方面,可同期进行,通过与患者的深入交流,让患者了解到介入手术的稳定性以及先进性,消除患者心中的疑惑,并及时开导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减少恐惧、焦虑、烦躁、担忧等情绪,让患者能够以更加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②在术中护理阶段,主要是手术室的相关护理配合措施,比如仪器提供、患者生命监护等。③在术后护理阶段,及时建立相应术后康复方案,让康复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重点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生理指标监测、静脉通道维持、用药帮助以及其他康复帮助等多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生理指标监测,一旦指标有异常,则应该及时上报值班医生,采取相应对策。④加入饮食、作息、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引导,让患者的康复条件更加良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治疗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了胸痛、胸闷、药物过敏、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等。在患者出院之前,让患者填写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中包括了护理环境、护理态度、专业水平、患者整体体会等。问卷满分100分,≥80分即评价为患者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患者满意度为76.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发现,很多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在手术期间以及术后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对治疗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中护理因素对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后期康复影响很大,甚至会直接决定手术成功与否。

目前,从护理层面帮助心血管介入手术完成可通过多个角度,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完善护理细节等。如在聂炜娟[3]的研究中,着重提到了健康教育对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影响。而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要更好地配合介入手术,可从术前、术中、术后阶段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让患者的身心均保持良好状态,获得更好的康复条件。苏绮雯等[4]对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可将其作为护理配合应用的重要借鉴。

在本研究中,对于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了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从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发生为29.1%,患者满意度为76.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条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对于提高医院医护水平,改善目前的护患关系,均有着很大帮助,具有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

[1]何国伟.冠心病搭桥术与介入手术的现况比较.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7):551-553.

[2]李晓红,于晓燕.心血管介入手术致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5):76.

[3]聂炜娟.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前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3):65-66.

[4]苏绮雯,周淑英,黄素风,等.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护理学杂志,2014,29(3):37-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75

2015-06-04]

839000 新疆哈密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心血管康复发生率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