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腹腔镜宫外孕术中不同浓度麻醉药物的临床麻醉效果

2016-03-04韩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宫外孕苏醒丙泊酚

韩阳

浅析腹腔镜宫外孕术中不同浓度麻醉药物的临床麻醉效果

韩阳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麻醉药物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30人。三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二者靶控浓度分别为:甲组:2.5 μg/ml、8.0 ng/ml,乙组:3.0 μg/ml、6.0 ng/ml,丙组:3.5 μg/ml、4.0 ng/ml。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各时间点心率及动脉收缩压数值。结果甲组患者停用麻醉类药物后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最少,乙组次之,丙组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HR)及动脉收缩压(SBP)上,甲组建立气腹前后SBP较为稳定,但HR明显增快;乙组,HR和SBP变化不明显,HR维持在72.2次/min左右,SBP保持在124.0 mm Hg(1 mm Hg=0.133 kPa) 左右;丙组HR明显增快,SBP明显升高。结论不同浓度的麻醉药物使用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应当根据具体手术操作要求确定给药浓度,发挥联合用药的麻醉作用。

腹腔镜手术;宫外孕;麻醉;临床效果

宫外孕作为妇科的常见急症,腹腔镜手术是临床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苏醒时间短、恢复快是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对麻醉的基本要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两种麻醉药剂具有起效快、代谢迅速的特点,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广泛。为进一步达到精确的麻醉效果,把控用药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平均年龄(29.8±2.1)岁。所有患者经图像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符合宫外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输卵管妊娠62例,卵巢妊娠21例,间质部妊娠7例。入选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传染病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孕周、妊娠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浓度控制 三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把控浓度分别为:甲组:2.5 μg/ml、8.0 ng/ ml,乙组:3.0 μg/ml、6.0 ng/ml,丙组:3.5 μg/ml、4.0 ng/ml。

1.2.2麻醉方法 术前肌内注射0.3 mg东莨菪碱,禁食8 h,禁饮4 h。全身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用量为0.03 mg/kg,三组分别接受对应血浆把控浓度丙泊酚、瑞芬太尼注射;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0.1 mg/kg维库溴铵,肌松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术中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把控浓度持续泵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血压稳定。手术结束前5 min同时停止丙泊酚、瑞芬太尼给药,唤醒患者直至睁眼,采取吸痰操作,待患者恢复咳嗽、吞咽反应,自主呼吸RR 10~20 bpm,拔管,转入普通病房。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插管前、插管后5 min,建立气腹前与建立气腹后1、5、10、15 min的HR及SBP。以麻药停用点为时间起点,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 甲组患者停用麻醉类药物后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最少,乙组次之,丙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最长。三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s,min)

表1 三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s,min)

注:三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甲组 30 2.23±0.65 3.42±0.47乙组 30 3.48±0.54 4.87±0.87丙组 30 5.74±1.21 6.69±0.35

2.2心率及动脉收缩压比较 甲组建立气腹前后动脉收缩压较为稳定,但心率变化明显,心率明显增快;乙组心率和动脉收缩压变化不明显,心率维持在72.2 min/次左右,动脉收缩压保持在124.0 mm Hg左右;丙组心率明显增快,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

3 讨论

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般性优点,即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为保证患者术后恢复,必须缩短苏醒时间,加快患者意识恢复。另外腹腔镜手术中可能出现腹腔粘连、出血等并发症,为保证手术正常进行要求麻醉操作能较好控制麻醉深度,控制药物代谢。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是临床全凭静脉麻醉中最常见两种麻醉药物联合。丙泊酚[1]具有起效快、恢复平稳、迅速苏醒等特点,同时,其还可以通过减少体内氧合代谢加快二氧化碳的排除。瑞芬太尼[2]起效快、药力强,长时间静脉注射在体内累积少,有利于血液动力学调控。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实现二者的协同作用。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与剂量成正比,能正常调节患者的呼吸反应,但心率、血压下降明显;丙泊酚术中操作性强,可调节血液动力学,二者的协同作用正好可以满足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需要。

本次研究通过把控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浓度,结果显示,随着丙泊酚浓度的减少,瑞芬太尼浓度的增加,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逐渐缩短,二者浓度保持2.5 μg/ml、8.0 ng/ml时,麻醉后恢复最快,但此种浓度下易出现心率变化快的特点。通过适当增加丙泊酚的用量可稳定患者体征变化。

综上所述,不同浓度的麻醉药物使用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应当根据具体手术操作要求确定给药浓度,发挥联合用药的麻醉作用。

[1]刘一冰,钟声华,周宇峰,等.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99-100.

[2]李新友,李扬帆,陈丰华,等.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4(1):15-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62

2015-07-17]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宫外孕苏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绿野仙踪
怎样预防宫外孕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