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分析

2016-03-04王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硬膜外插管麻醉

王敏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分析

王敏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方法86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前和插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等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时SBP、DBP和HR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麻醉方式;老年高血压;麻醉效果

随着老年人群自身免疫能力和器官功能的逐步退化,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技术发展日渐完善,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也逐渐丰富和系统,然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也必然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身手术应激能力较差,因而手术麻醉风险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次医学研究就对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医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住院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71.2±6.4)岁,所有观察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且符合手术指征。合并症情况:10例合并心律失常,6例合并脑血管病,18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糖尿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保持右侧卧位,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 2~4 μg/kg、维库溴铵0.8~1.2 mg/kg、丙泊酚 0.5~1.0 mg/kg、咪达唑仑1~5 mg,静脉推注给药后实施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治疗,对于ASAⅢ级和Ⅳ级的患者,应将丙泊酚给药速度控制在2 mg/s左右。通过3~4 mg/kg异丙酚静脉泵注进行麻醉维持,适当加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异氟醚吸入后,控制最低的肺泡有效浓度维持0.6~1.2。完成手术后,停止注射异丙酚和停止吸入异氟醚,患者吸入空气5 min、神志清醒、血氧饱和度(SpO2)提高到95%、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导管和气管,并确保患者无新斯的明及阿托品禁忌证,新斯的明及阿托品拮抗肌松剂严格遵医嘱用药[1]。实验组观察对象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穿刺位置进行选择,腹部手术选择T6~7或T7~8,胸部手术选择T5~6,穿刺成功后注入5~6 ml利多卡因实施全身麻醉,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老年高血压观察对象麻醉前、插管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 min等不同时点HR、DBP和SBP等生命体征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麻醉前和插管时SBP、DBP、HR等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 min时SBP、DBP、HR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麻醉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指标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项目 麻醉前 插管时 拔管后即刻 拔管后30 min实验组 43 HR(次/min) 87.5±5.4 88.1±3.4 89.3±2.5a86.1±6.2aDBP(mm Hg) 96.3±6.7 97.0±6.3 98.0±3.5a96.3±4.6aSBP(mm Hg) 158.1±4.5 158.4±7.7 159.4±7.4a157.0±3.5a对照组 43 HR(次/min) 87.1±4.2 98.2±5.5 106.6±7.2 97.5±3.4 DBP(mm Hg) 96.1±5.5 102.0±10.1 104.2±6.2 102.3±5.3 SBP(mm Hg) 159.2±8.4 162.3±5.5 161.0±3.7 161.1±4.9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具有下述优势:①能够减轻肌松药物的残留作用影响,防止患者循环系统受到影响[2];②阻滞交感神经亢进现象,避免发生心率过快症状,从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③阻断交感神经功能,减少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避免发生伤害性刺激[3]。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需要对以下问题加以关注:①通过利尿剂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症状[4];②保证呼吸系统通常,减少降压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用量,改善患者交感反应现象;③适当控制麻醉注射药物用量,避免发生强心药等所致的低血压问题,改善循环系统功能[5]。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凤娟.2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19-120.

[2]郭喜勇.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影响分析.当代医学,2011,17(9):112-113.

[3]李一凡.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影响分析.麻醉与镇痛,2011,1(20):102-103.

[4]雷超.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9):2506-2507.

[5]陈兴忠.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对两种麻醉的影响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7):52-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49

2015-10-08]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硬膜外插管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