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3-04郝艳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米沙坦住院血压

郝艳华

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郝艳华

目的分析探讨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使用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于晨间服用替米沙坦,实验组患者于晚间服用替米沙坦。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水平、杓型高血压转化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杓型高血压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间给予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的疗效优于晨间给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替米沙坦;给药时间;高血压;疗效

临床根据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将血压类型分为杓型和非杓型,其中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危害性极大,因此给予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十分重要[1]。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不同类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特选择了本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晨间及晚上给予患者替米沙坦治疗,其中在晚上进行替米沙坦治疗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6.09±7.87)岁,男女比例为21:19。对照组患者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55.01±8.26)岁,男女比例为22:18。

入选标准:用药时间>15 d,血压未得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对本次研究目的明确的患者。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且用药剂量相同,口服替米沙坦80 mg/次,1次/d,持续治疗12周。对照组于晨间8:00给药,实验组于晚间8:00给药。

1.3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杓型高血压转化率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和住院时间越低,杓型高血压转化率越高,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指标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杓型高血压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n(%)]

注:两组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杓型高血压转化率实验组 40 134.27±7.49 84.03±5.85 34(85.00)对照组 40 156.87±7.09 90.76±5.27 26(65.00)

2.2住院时间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0.23±5.98)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5.08±5.25)d,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及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2],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非杓型高血压是指血压改变时其峰值和谷值改变不明显的症状,该类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和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高血压药物应用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给药时间十分的重要[3]。

替米沙坦是临床常见的非肽类药物,在改善和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特异性较强,且对其他ABR受体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替米沙坦中的t1/2能够达到48 h,并且药效时间长,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4]。除此之外,替米沙坦的治疗耐受性较好,对其他的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于晚间给药的实验组患者其杓型血压转化率高于晨间给药的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控制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在晚间给予患者替米沙坦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血压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晚间给予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的疗效优于晨间给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1]赵艳,韩宁,赵洪民,等.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各种高血压类型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1101-1103.

[2]张卫.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03-705.

[3]李永勤,吴娟娟,高登峰,等.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表达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6-29.

[4]苗红.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51-6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95

2015-10-10]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米沙坦住院血压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