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6-03-04王新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段锁骨经皮

王新刚

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王新刚

目的观察采用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用经皮非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记录并发症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1.3±12.4)min、术中出血量(68.2±22.6)ml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70.2±15.2)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骨折愈合优良率93.5%高于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适合于临床推广。

钢板;经皮手术;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是联系上肢与躯干、维持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主要骨性组织,受外力撞击或过度拉伸易发生骨折,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或畸形。较保守治疗,临床更主张通过手术切开复位置入钢板内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良好愈合[1]。本文以本院收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采用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均有锁骨外伤史,上肢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锁骨中段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3±6.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0±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体患者均于全身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取仰卧位接受手术。观察组患者于颈肩后正中放置软垫,使锁骨自然向后牵拉,术者手法复位。取锁骨外侧端沿锁骨上缘作2 cm纵行切口,直达锁骨,沿锁骨向近端行皮下剥离,置入解剖型锁定钢板。于骨折近段钢板近端1、2孔间作一个1 cm切口,用布巾钳经两切口调整复位骨折,确保钢板与骨折固定良好。骨折远端与近端分别于直视下经牵拉钻孔拧入2~3枚锁钉螺钉,冲洗伤口后常规缝合,放置引流管。对照组以骨折断端为中心,顺锁骨纵轴作一个5 cm切口,常规分离至骨折端充分暴露。于X线机透视下复位,以非锁定型解剖钢板固定骨折部位,并于钢板两端拧入3枚以上螺钉固定钢板。粉碎性骨折可借助可吸收线捆扎于钢板上固定,反复冲洗伤口置入引流管,常规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与对症干预,4周后开展早期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患者术后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外观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等,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

1.4疗效评定标准 优:X线片显示对位良好,骨折线消失,锁骨外观恢复正常,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良:X线片显示对位良好,骨痂形成,锁骨外观正常或轻微隆起,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80%。差:骨折部位畸形愈合,肩关节活动受限。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对比(±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骨折愈合时间(d)观察组 46 41.3±12.4 68.2±22.6 70.2±15.2对照组 46 56.4±16.5 94.3±26.4 112.6±11.9 t 4.962 5.094 14.897 P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3.5%(优19例,良24例,差3例)高于对照组78.3%(优16例,良20例,差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5)。

3 讨论

由于锁骨位置表浅,中段仅锁骨下肌及薄层胸大肌腱膜附着,且处于两个相反弧形凸起的交汇处,因此是锁骨力学的薄弱点,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极易发生骨折。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各类先进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用于内固定骨折断端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克氏针、带螺纹钢针、解剖钢板、重建钢板、非锁定型解剖钢板以及解剖型锁定钢板等均为常见的内固定器材[2]。

汪涛等[3]经研究发现,单纯使用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解剖钢板虽在治疗成本上表现出显著优势,但固定效果差,术后极易发生松动、滑脱,影响复位稳定性且针尾滑出可引起皮肤深部感染。相较之下,经皮锁定性解剖钢板,手术创口小,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极大损害,术中剥离少,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锁骨周围的血运,为骨折的良好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且锁定头螺钉在钢板内具有极强把持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螺钉松动、骨折位移的风险,复位固定性良好,即使畸形愈合也不影响肩关节功能[4]。

王元东等[5]经过对S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52例患者随访4~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41.3±12.4)min、术中出血量(68.2±22.6)ml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70.2±15.2)d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明显低于对照组23.9%,骨折愈合优良率93.5%高于对照组78.3%。研究结果提示,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理想,术中剥离少,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良好恢复,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1]刘粤,吴亮,张岩,等.锁骨解剖钢板与重建固定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8):9108-9111.

[2]李晔,佟云,倪前伟,等.解剖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162-163.

[3]汪涛,叶长清,陈国富,等.解剖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1):1313-1314.

[4]许宁宁,吴冰,熊发明,等.经皮锁定钢板与非锁定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825-7827.

[5]王元东,鲁富春,贝曙,等.S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江苏医药,2011,37(20):2445-2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51

2015-09-22]

111000 辽阳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中段锁骨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