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2016-03-04武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睑下垂上睑先天性

武静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武静

目的分析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疗效。方法72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欠矫、过矫,对照组欠矫率9.7%、过矫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先天性上睑下垂

通常情况下,双眼上睑覆盖上方角膜约为1.5~2.0 mm,而上睑缘低于正常范围时,则被称为上睑下垂[1],对患者面容美观造成影响。手术是治疗上睑下垂主要手段,而选择合适术式减轻患者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临床难点。现作者以3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为例,采取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患者平视时上睑缘覆盖上方角膜4~8 mm,上睑提肌肌力<4 mm,额肌活动幅度>6 mm,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40只眼),男21例,女15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7.1±4.8)岁;对照组(41只眼),男20例,女16例;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6.8±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根据重睑术将上睑皮肤切开,切除部分睑板前眼轮匝肌,暴露睑板,自额部方向,前行分离皮肤与眼轮匝肌间至眉弓约2 cm,充分暴露眼轮匝肌与额肌接合部,横行剪开额肌约1.5 cm,分离额肌和骨膜,剪开额肌游离缘两端约1.0~1.5 cm,形成上宽下窄可移动的梯形额肌瓣,褥式缝合睑板中上1/3处,确保上睑弧度自然、匀称。根据重睑术缝合上睑皮肤切口,下睑牵引缝线,胶布贴于额部,闭合睑裂,术后加压包扎,以安尔碘清洗切口。

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根据重睑手术距离睑缘4~5 mm作上睑皮肤切口,深达上睑板表面,切除切口下宽约4 mm眼轮匝肌,暴露睑板。钝性分离眼轮匝肌表面至眉弓上方20 mm,宽20~25 mm。在眶上缘下方额肌和眼轮匝肌交接处做横切口,切开额肌纤维,向上分离额肌纤维后眶隔,于眶上缘临近处紧贴骨膜分离至眉上10 mm,注意保护眶上部神经血管束,作宽约10~20 mm额肌瓣。在上睑切开上方剪开眶隔膜,向后方分离至眉下,剪开眶隔膜,左右分离,制作眶膈后隧道。将额肌瓣穿过眶膈后隧道,褥式缝合固定睑板中上1/3交界处,间断缝合切口,深部固定睑板表面。下睑缘行一Frost缝线固定,胶布固定额部,避免角膜暴露。术后加压包扎,清洁切口。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上睑缘遮盖角膜程度判断患者手术效果,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治愈:患者上睑缘遮盖角膜<2 mm,眼睑自然、美观;显效:上睑缘遮盖角膜2~3 mm,睑裂闭合不全在<2 mm;欠矫:上睑缘遮盖角膜>3 mm,睑裂闭合不全在2~5 mm;过矫:上睑缘超过角膜>1 mm,睑裂闭合不全>10 mm[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与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无欠矫、过矫,对照组欠矫率9.7%、过矫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眼(%)]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 (4/41),即4例术后点状角膜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的常见症状,也可能造成弱视。通常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生,多是由于上睑提肌发育不全或缺损导致。目前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在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时,需明确患者病史,准确测量患者眼睑位置和上睑提肌肌力,以此确定眼睑矫正量,使患者获得最佳美容效果。

常规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金标准”[3],额肌瓣悬吊术主要是对额肌瓣的制作,对上睑下垂起到一定效果。但术中矩形额肌瓣会破坏患者原有组织,对患者额肌扩张和舒缩能力产生影响,会影响患者术后矫正效果,且睑板受力不均匀,致“三角眼”形成,影响了患者术后面部美观。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常用术式,术中操作较为直观,以往通过丝线、阔筋膜、异体巩膜等中间物联系额肌与眼睑,起到显著提睑的作用,但术后悬吊力量会降低患者效果,且抬眉、皱额等现象会影响患者美观。而采取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术中通过额肌瓣、舌状组织瓣直接采取移悬吊法,无需连接物,直接采用额肌力量,可避免既往手术的不足。而且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额肌瓣的蒂较阔,存在血供和神经支配,维持额肌收缩功能,以免发生抬眉、皱额等现象,以此保证患者面部美观。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治愈率与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欠矫、过矫,对照组欠矫率9.7%、过矫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取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先天性上睑下垂现象,恢复上睑下垂症状,且术后无欠矫、过矫症状,保证了患者术后美观。另外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另外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只需作一个皮肤切口,多隐藏在重睑线部位,外观良好。而且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手术范围广泛,对重度上睑下垂、外伤性上睑下垂、眶部术后上睑下垂等患者,均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李建强.显微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评估.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0):1342-1343.

[2]孙健宇,孔豫苏.提上睑肌折叠术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应用.贵州医药,2010,34(8):725-726.

[3]王英华.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46倒术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8-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28

2015-09-23]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睑下垂上睑先天性
上睑脂肪的解剖特征及临床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试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