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2016-03-04黄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解质存活率年龄

黄晋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黄晋

目的分析并评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同期非电解质危急值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死亡24例,存活36例,存活率为60.0%;对照组中患者死亡4例,存活56例,存活率为93.3%;观察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例死亡患者中2例年龄<45岁;6例患者年龄为45~60岁;16例患者年龄均>60岁,占66.7%。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出现表明患者的生命正处在危急时期,此时医护人员须给予高度警惕,尤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重视。检验人员应通过检验流程的严格操作来确保检验的质量,确保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临床应用价值

在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中,检验医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院为促进临床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实行了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即在患者检验数据异常时及时采取合理积极的治疗方案,以便使患者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挽回。本院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血清电解质检验出现危急值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出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0.3±11.4)岁;另外选取同期入院的非危急值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1.2±1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构建 由医院检验科制定初步的检测方案并递交于临床科做出二次审核,在双方意见一致后确定合理科学的统一方案,最终提交给院方领导经审核、批复后制定最终的检验方案。血清电解质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Na+、Cl-、Ca2+、K+、HCO3-以及pH值。其中Na+的参考值范围是136~148 mmol/L,Cl-的参考范围是97~112 mmol/L,Ca2+的参考范围是1.05~1.35 mmol/L,K+的参考范围是3.3~5.5 mmol/L,HCO3-的参考范围是21~27 mm Hg(1 mm Hg=0.133 kPa),pH的参考范围是7.35~7.45。

1.2.2危急值的处理方法 检测人员在患者出现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时立即做出核查以保证血清标本的准确;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际操作;将检验结果报告及时告知临床医护人员,而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在必要时可重新取样以对检测结果做出进一步核实[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验结果 患者的Na+、Cl-、Ca2+、K+、HCO3-和pH值检验结果范围分别为125~156 mmol/L、83~125 mmol/L、0.88~1.78 mmol/L、2.7~7.5 mmol/L、14~38 mm Hg以及7.15~8.56。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验结果

2.2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死亡24例,存活36例,存活率为60.0%;对照组中患者死亡4例,存活56例,存活率为93.3%。观察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死亡患者的年龄分析 观察组24例死亡患者中2例年龄<45岁;6例患者年龄为45~60岁;其余16例患者年龄均>60岁,占66.7%。

3 讨论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测的具体操作中采样的时间、质量样本的放置时间与操作方法等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尤其需要提高对血标本质量的重视,避免其因出现溶血而影响K+浓度,导致检测数据的不精确[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存活率(60.0%)显著低于非危急值患者(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常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当中均有可能发生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本次研究表明在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死亡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为66.7%,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且抗病能力较低,故实际操作中须对老年患者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检测加强重视。

综上所述,当患者出现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时则表明其生命正处在危急时期,此时医护人员必须给予高度警惕,尤其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重视。检验人员应通过检验流程的严格操作来确保检验的质量,确保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王红.68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分析与研究.吉林医学,2013,56(6):1118.

[2]白清平,张彬.分析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60-261.

[3]翁晓英.电解质危急值制度在社区医院中的建立与应用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3,6(19):80-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18

2015-09-23]

458030 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电解质存活率年龄
变小的年龄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