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二分钟” 诵读大功效

2016-03-03陆秀敏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摘记亲历文段

陆秀敏

学生自主选择。在选择图书时,或许是为了炫耀,或许为了展现自我,学生在选文上都动足了脑筋。《三字经》《弟子规》《读者》《视野》《意林》,名人传记、名著片段的精彩文段都相继进入了学生的诵读视野。在选文及准备过程中,他们逐渐结识了毕淑敏、史铁生等一批优秀的作家。有的学生还干脆自起炉灶,选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把“课前二分钟” 诵读看作了一个展示自身潜能的舞台。同时,搜集、选择诵读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感知、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品读、演练、交流中获得了诸多收益。

师生亲历亲为。身教重于言教,同读同背,师生双方都会有很大的兴趣。每当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时,他们都会越读越起劲儿,诵读对于他们已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有时我还会边听边随机把一些重要的成语、易于误读的字及时板书在黑板上,有时还让学生动笔参与、体味、积累。上百篇学生自主精选或经过我推荐的文章,以不同的文体、内容及语言风格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使诵读最终由教师的牵引逐步升华为学生的亲历亲为。

成为勤劳小蜜蜂。一是学生每人自备一个积累本,并且要给这个积累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酿蜜集” “知识宝典” “花儿朵朵开”“好词好句伴我行”……总之名字要既简洁又能体现积累的意义。二是要学生摘记课外阅读中学到的,譬如:成语、优美的语句,还有古诗词、名人名言、歇后语等。总之,只要是自己通过阅读课外书亲自获取的知识都可以,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积累的习惯。

猜你喜欢

摘记亲历文段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我亲历了分田到户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亲历新三板:我为何选择被并购
刘伯承同志创办军事学院期间大事摘记(1950年7月-195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