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6-03-03何江,金星,李钟
何 江,金 星,李 钟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胸外科,苏州 215006)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何 江,金 星,李 钟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胸外科,苏州 21500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共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并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历史研究。根据患者所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n = 51),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进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n = 49),患者接受传统后外侧切口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2)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3)实验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手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而在手术后1天、2天及3天,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能与减轻机体应激程度有关。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
作为肺部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尤以非小细胞肺癌为甚[1]。临床上针对该类型疾病的治疗,主要包含有胸腔镜手术辅助小切口肺切除和传统的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两种治疗方法[2]。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胸腔镜手术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具有较小手术切口,同时手术过程中也不切断肋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对患者呼吸机功能及其胸廓结构影响较小[3]。另外,术后患者疼痛较轻,能较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4]。为了进一步证实并系统比较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后外侧切口术进行治疗。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共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疾病均由医院检查并确诊。患者入选标准[5]:(1)年龄小于70岁且为周围型肺癌患者;(2)患者肿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3)肺门及纵隔等处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不超过1厘米;(4)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允许行开胸手术,并能耐受肺叶切除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患者排除标准[6]:(1)CT检查发现癌细胞远处转移,活体检测发现远处淋巴结有转移现象;(2)肺门根部受到肺部肿物的侵袭,使支气管或肺动脉不能被完整切除或者胸膜发生粘连患者;(3)中央型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 = 51)与对照组(n = 49)。在实验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2例、19例。患者年龄最大69岁,最小34岁,平均值为(52.6±9.5)岁。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鳞癌患者30例,腺癌患者15例,腺鳞癌患者6例。按照临床分期分类,Ia期患者5例、Ib期患者7例、IIa期患者16例、IIb期患者18例、IIIa期患者5例。在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1例、18例。患者年龄最大68岁,最小33岁,平均值为(52.3±9.1)岁。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鳞癌患者29例,腺癌患者16例,腺鳞癌患者4例。按照临床分期分类,Ia期患者4例、Ib期患者8例、IIa期患者14例、IIb期患者17例、IIIa期患者6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并给予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姿势,然后对其行单肺通气。于腋中线第7~8肋间位置作一2厘米的切口,将胸腔镜置入体内,镜孔保留于切口处。于腋前线第4~5肋间位置作一长约4厘米的切口,以此作为主操作口。于腋后线第6~7肋间位置作一长1.5~2.0厘米的切口,以此作为副操作口。与主操作口器械配合的同时,于副操作口卵圆钳、分离钳等器械置入。然后按照传统手术方式,分支并游离肺血管、支气管,最后切除病变肺叶,清扫系统淋巴结。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后外侧切口术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并给予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姿势,然后对其行单肺通气。于腋中线第4~5肋间位置作一长9~15厘米的切口,然后沿着前锯肌肌纤维方向,使用分离钳分离前锯肌,同时保证背阔肌不被切断,接着使用牵开器牵开肋骨,最后切除病变肺叶,并行常规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
1.2.2 疗效观察指标(1)术中、术后指标,主要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术后住院费用;(2)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3)实验组患者各种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4)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
1.2.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本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数据(χ2检验),采用(mean±SD)形式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的比较从术中、术后各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在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肩关节活动障碍等)方面,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手术后1天、2天及3天,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所占百分比约为82%左右,该类型肺癌生长分裂以及扩散转移较慢,且放、化疗治疗对其疗效不太理想,遂临床上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并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也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7-8]。早期常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尽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该手术方法对患者产生较大创伤,且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患者疼痛明显,且术后恢复较慢,从而限制了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9]。因此,研究更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后外侧切口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术后住院费用等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2)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治疗方法的优势较为明显,这表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后患者疼痛更轻,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价值。与传统后外侧切口术进行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具有更小手术切口,同时亦能满足对美容有一定要求的患者。另外,该手术方法对术后患者呼吸功能产生较小影响,且胸腔引流量较少,有利于更早将患者胸腔引流管拔除,从而减少引流管对肋间神经以及膈肌的刺激作用,进而也有利于患者疼痛的降低。(3)实验组患者各种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主要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切口小有关,并使肺部感染率降低,进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4)手术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而在手术后1天、2天及3天,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C反应蛋白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是临床上常用且有效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另外,该蛋白也是诊断组织损伤的辅助标志物之一,能间接反映组织损伤程度,准确性较高[10]。以此说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后患者组织损伤程度低,产生较轻的应激反应,患者恢复迅速。
综上所述,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减轻患者机体应激程度,治疗安全有效。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1] 查明元, 赵奔英, 王强, 等. VATS下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6): 659-661.
[2] 李才, 田作春, 朱永德.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216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 269-271.
[3] 卜梁, 李运, 杨帆, 等. 直径大于 5 cm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与开胸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 2011, 43(6): 866-872 .
[4] 陆双政, 黄元鲁, 韦惜, 等. 电视胸腔镜微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 临床研究, 2012, 9(14): 42-43, 45.
[5] 袁世璋, 杜小军. 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36): 94-96.
[6] 张成作. 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3): 80-81.
[7] Paul S, Sedrakyan A, Chiu YL, et al. Outcomes after lobectomy using thoracoscopy vs thoracotomy: a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utilizing the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J].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 Thoracic Surgery, 2013, 43(4): 813-817.
[8] 吴志勇. 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6(8): 67-69.
[9] 潘琪, 茅乃权, 左传田, 等.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1): 4060-4063.
[10] 左丽, 徐迎春, 陶莉. 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与血清CRP、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肿瘤杂志, 2013, 28(5): 509-512.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 in the proces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effect on C reactive protein
He Jiang, Jin Xing, Li Zhong
(Thoracic Surgery Suzhou Wuzhong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215006,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 (VAMT) in the proces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effect on C reactive protein.MethodsThe 100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5.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s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wo groups, named experimental group (n=51) and control group (n=49).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51),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 (VAMT) was used to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n=49)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ncision. The value of indexes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ed. Besides, the changes of C reactive protein (CRP) were also evaluated between these groups.Results(1)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ach index value in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 Before the operation, the pain score and score of life quality were not significant, while the index valu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 Before opera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bout CRP in the two groups, and in the operation after 1 day, 2 days and 3 days, index values of CR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VAMT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is related to reducing the degree of stress in the body.
VAM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effect; CRP
R734.2
A
1673-016X(2016)06-0038-03
2016-08-21
李钟,E-mail:xueweu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