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真阅读”中触碰屈子的灵魂
——《离骚》教学案例

2016-03-03俞佳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离骚屈原笔者

俞佳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

在“真阅读”中触碰屈子的灵魂
——《离骚》教学案例

俞佳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

通过对《离骚》一文的深入阅读,能够概述屈原的人物形象,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优美诗句,体会作者在《离骚》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格追求。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揭开“伪阅读”的面纱,走进“真阅读”去触碰屈子的灵魂。

《离骚》;真阅读;人格追求

【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句话印象颇深:“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诚然,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但纵观现在的高中学生阅读层面和精神状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忧虑。我们的阅读流于“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浮光掠影”时光已久,可是我们还沾沾自喜于自己已经阅读过某名家名作,而当他人问起时却一知半解,殊不知这种“伪阅读”不但无法滋养我们的灵性,反而破坏了阅读应有的态度和情操。所以笔者尝试将难读的《离骚》作为教学公开课,尝试着让学生真正体验阅读。

《离骚》原是作为苏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殉道者之歌”的一篇,现新苏教版将它列入到了必修四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中,可见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作为一堂公开课,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课前疏通字词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概述屈原的人物形象。

2.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优美诗句,体会作者在《离骚》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格追求。

3.以读促疑,以读促悟,以悟促写,能写一则200~300字左右的人物述评。

【案例描述】

笔者在上课前事先印发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让学生仔细阅读,并整体感知司马迁是如何描述屈原生平事迹的。作为公开课,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1.精心导入

有个寂寞的诗人唱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歌,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无可奈何之际自沉汨罗,而我们无数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这一天是什么节?学生很快异口同声地回答:“五月初五,端午节。”笔者则适时补充,这一天也称为“端午”“女儿节”“地腊”“诗人节”。

2.回顾生平

我的要求是看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能够简单复述。学生基本能够准确描述,比如有的学生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见,学生的课前阅读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目释义

如果要读懂一首诗歌,我想应当从题入手,我先让学生猜测“离骚”二字的内涵,学生七嘴八舌给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说:“离是离开,骚不太清楚”。有的说:“骚是不是风骚的意思呢?”聪明一点的学生马上用了司马迁的话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作为教师的我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第三个学生的释义是正确的,第二个学生的“风骚”概念老师也要说明一下,“风”是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骚”是指《楚辞》中的“离骚”。屈原楚国忠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愁”之意。(在这里,笔者主要以司马迁的解释为主讲,王逸、班固和游国恩的观点此处不作细表)

4.聆听朗诵

作为一首诗歌,“读”是必要的环节,笔者适时地将名家朗诵引入了课堂,让学生在音频中感受楚辞的魅力。听完后,笔者立马追问:“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出现最多的是哪个字?”学生很容易发现的便是“兮”字,由“兮”字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兮”字?首先学生解释这个字(楚地方言“啊”),教师适时带出文体知识(楚地特色)读时每句二到四个节拍,随文分切;多用“兮”,可使诗歌婉转动人便于诗人抒情。再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体会屈原的抒情色彩。

第二环节——阅读体验

1.自读课文

请学生齐声朗读第一小节(即课文1~8句),在读的过程中,笔者及时指出“降”的两种不同读法(读jiàng和hóng叶韵),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理解的字词,譬如“孟陬”“初度”等,再让学生自己第二次自由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读出了屈原的某些感情。有的学生说读出了一种自豪感,有的学生说读出了一种家族荣誉感,还有的学生说读出了一种贵族气质。笔者觉得学生的体验已经比较到位,但还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还没有提到。于是,笔者提示学生:“屈原谈到了自己是楚王后裔,作为楚国的宗室之臣,自己的血液里流着的是王室的血统,他在前八句中追溯世系,他在讲这些话时是动了家族情感的,那么同学们读的时候还要读出他的什么情感?”学生似有所悟,还应读出他的责任感。这时候教师便可以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在第一小节中,请同学们以自豪地、庄重的口吻,放慢语速,集体再读一遍。

2.以读促疑

如果说第一小节学生基本能读出屈原在历叙内美,那么第二小节(8~16句)似乎就不那么容易读了。笔者请了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有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普遍觉得不明白第二小节在说些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提醒了,我请学生谈谈难读点在何处(也就是说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老师提示,学生自答)。譬如:

(1)问:诗人认为仅仅具有内美是不够的,所以他要重之以修能,那么诗人如何表现自己具有美好的品质呢?

答:采摘江边的蓠和偏僻地方的芷,披在身上,编织秋天的兰花作为佩饰。

(2)问:作者为什么写了一系列的香草?

答:香草比喻自己内在的美好品德,而采摘香草象征着加强自身的修养。

(师提示:可见屈原有着强烈的成才意识和修治能力。这便是《离骚》难读的第二个点:大量的象喻系统)

(3)问:当诗人内外兼修时,他又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他在忧虑什么?

答:美好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他怕自己赶不上;同时他又担心君王日渐老去。

(师提示:表示时光流逝的词语——时不吾与、春秋代序、日月不淹,在作文中可以运用,与其说他担忧时光流逝,不如说他担忧自己来不及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3.以读促悟

第二节结束之际,我请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然后总结屈原在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学生的回答总是令人惊喜。

●强烈的成才渴望

●强烈的兴国愿望

●强烈的自我意识(比如出现了多次“我”)

●勇于肯定自我,褒扬自我

●我读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笔者欣喜地听到学生读出了这么多种情感,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老师读了屈原的“孤独”和“无奈”,一个无法与众人沟通的“我”。一个遭众人排斥的“我”,怎能不孤立呢?独醒者、自修者注定是孤独者。老师还读出了屈原对自己的“自爱”,若不坚守理想,若不珍重自我,他完全可以逍遥世外,做个妥协者,或者做个隐士,然而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汨罗,何其伟大,何其悲壮,他是被历史留名而政治失意的文人典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便是对他的极好阐释。所以司马迁才评价道:“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第三环节——理性述评

课文的字词和重难点在师生共同的阅读体验中,基本已经解决。笔者曾经在课前让学生写一段200~300字左右的人物述评。课前的自我阅读、自我感知如果说是片面的、模糊的、感性的,那么经过这一堂课的老师讲读后,学生脑海里就有了对屈原一个全新的理性认知。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述评,然后再谈谈自己的认知(课间展示学生佳作)。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贴近心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借语言的载体得以充分展示。

【案例分析与反思】

朗吉努斯说:“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颗伟大的心灵在师生的不断阅读与体验中反复被学生感知和触摸。作为一堂公开课,学生是这堂课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是课文资源的调动者。学生通过预习感知、阅读体验、合作探究,穿越了文本的重重障碍,不断走进屈原,所以这堂课有预设,有发现,也有生成。笔者以为本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反复阅读的文本意识

面对晦涩难懂的文本时,似乎没有什么比反复阅读更重要的事情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老生常谈,但就对语文学习而言,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课前包括课堂呈现过程中,学生至少阅读了三遍以上。课前自我阅读,课上听音频朗诵,课中齐声朗读。在反复阅读中一次次发现新的问题。从发现到生成,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真正阅读的开始。

2.不断探索的发现意识

我们一直在强调新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笔者经常反思自己是否过度干预学生的思维,激情洋溢地灌输真的深入人心了吗?这一回,我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自己则作适时地点拨,发现原来效果也不错。在不断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能够生成一些问题,比如“香草美人”意象的含义,比如屈原的人生忧虑等;有时候教师适当地放手,可能呈现的课堂效果要比自己反复预设的精彩许多。

3.有感而发的写作意识

在反复阅读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有关于屈原的多方感触,如果说之前的课前预习得来的感触是平面化和感性化的,那么在教师的引导和自我摸索过程中,学生的感触开始立体化。比如,有的学生能谈到屈原的美政追求,也有学生感受到文人的悲哀和爱国诗人的不屈,这些点都是原先预习体悟所不曾有过的,学生修改的很认真,最后展现出来的文章不仅有自己的感悟,还有可贵的思想。

笔者在结束之际说了一句话:“宁愿屈子的诗被一个人读上一千遍,也不愿被一个人只读了一遍。”学生沉思良久,其实我想让学生体会的是,如果我们能做到静心凝神,慢慢掀开“伪阅读”的面纱,才能在寻找“真阅读”的道理上越走越宽阔。似乎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一起努力,那么在臻于完美的过程中,即使留下一些遗憾和缺憾,又有什么关系呢?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离骚屈原笔者
老师,别走……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屈原送米
神性的转向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