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原因和对策初探
2016-03-03彭佩蓉
彭佩蓉 邓 丽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
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原因和对策初探
彭佩蓉 邓 丽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承担与担负国家未来建设与社会复兴使命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成才意味着国家的复兴。然而大学生欺凌与大学生暴力现象的存在,给校园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对这一现象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也非常有必要。
网络文化 大学生成才 影响机制
一、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种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造成冲击与影响。其中,网络社会文化凭借着互联网的便利性与高辐射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才造成了负面影响。而我们国家有将近上亿级的人数正在接触与使用网络,大学生正是其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但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相对比较滞后,立法的力度滞后于网络科技的发展;不良厂商因着利益的驱动,建立起来一整条以无法控制的网络暴力文化,并将其强行推广至大学生的周边,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并从大学生身上谋取利益。
2.大学教育原因
大学教育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以及所遗留的历史问题,使得其存在的有限性,虽然具有一定的教书育人渠道,但无法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校园文化的作用也需要在一定时间才能彰显出来。
3.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由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因此对分辨网络低俗文化的消极影响能力尚有限,所以导致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造成负面影响。网络低俗文化使得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专业、身体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素质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危害到了校园的稳定与大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前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才的知识与实践基础,后者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成才培养的环境。
二、影响机制
1.导向与制约机制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群体作为群体的一种同样有着趋同现象。所谓的趋同现象是指群体中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作风等常会迫使每个个体原本存在的不同观点、行为等出现相同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引导、启迪和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于个体,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能使生活其中的个体受到无形的约束。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制约机制,它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各种规章制度、精神氛围以及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作用于大学生,使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形成内在的约束力制约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杜绝低俗网络文化的影响。
2.熏陶与塑造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熏陶机制的依据是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从而远离低俗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的塑造机制通过学生的内化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对于道德的规范,价值的认同和行为模式的同化,成为其个体的心理氛围,从而成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从而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校园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校园文化在挖掘校园人潜能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包括控制情感的能力、受挫能力等,从根本上促使青年学生逐渐摆脱对家人的依附感,确立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完成校园文化的塑造机制。
3.凝聚与整合机制校园文化追求一个学校的整体优势,树立一种特色的群体价值观念,培育一个知名的学校品牌,以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远离低俗网络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所包含的全体校园人的共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是一种强力精神粘合剂,使处于其中的师生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是所有存在于校园中的个体,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体性。校园中经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流行着某一种思潮、某一种时尚或是某一种观念,引领校园的潮流,这些思潮、时尚、观念是校园文化的凝聚整合机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不是个别学生的观念和想法,而是成千上万的学生们心理碰撞后的整合,是通过广大师生群体思想凝聚后产生并传播开来的,使整个校园文化的气氛浑然一体。
4.心理调适机制调适。大学生心理是当今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受挫、就业越来越困难等烦恼,会给很多学生的带来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校园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有力的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感和行为,优良的文化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抚慰,起到保持心理稳定的功用,同样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相对稳定的心理。五、审美教育机制校园文化的审美机制存在于校园学生的情感体验之中,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使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步步的提升,从而美化了人们的心灵,审美教育功能,它就会转变成一种内驱力,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美的内化。校园文化活动中,那些健康向上的、格调高雅的活动,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励他们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特别是对美的欣赏、享受,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由于高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层次性,校园文化更富有理性色彩和创造精神,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机制更赋予它明显的教育性。优美的校园硬环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把这种富于特性的文化融入到每个校园师生的头脑中,实现潜隐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对策初探
因此,从思想教育角度必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成才教育的效能,丰富高等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方法,引导大学生思想与教育工作,抵制网络低俗文化在校园中的流行;从社会生活角度切断其赖以生存的产业链条,建立“多维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网络低俗文化的研究与整治;从学校自身建设方面加强与改善网络文化建设、优化教学与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网络辅导机制;从大学生自身方面了解网络低俗文化的危害、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建设、丰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成长。从三方面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从而成为全社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