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象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2016-03-03张文迪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韩国传统

苗 琳,张文迪,郭 安



中、韩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象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苗 琳,张文迪,郭 安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与传媒系,河北 邢台 054035)

“形象设计”产业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热门方向,丰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支柱,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意发展的多元性。通过对比中韩两国对“形象设计”产业的不同理解,认识存在的差异,改变理念,在普及“形象设计”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文化创意型青年人才。

形象设计;文化差异;多元化;创新

一、“形象设计”的定义

“形象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character,韩语被称为“캐릭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现象,同时也是商业化体制下设计文化和经济诉求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形象设计”并不是传统汉字意义上对个人形体、服饰、发型等外在包装的“个人形象设计(Image design)”,而是指某种被赋予了独特意义的图案或是特殊字符标识,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图形形象和文字形象两种。

二、“形象设计”产业的起源

“形象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源自古人类的生活习俗,它产生的年代要远早于文字的出现。从古人类把树叶或贝壳作为吉祥寓意的图腾应用在祭祀上开始,就有了“形象设计”文化的雏形。伴随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人类对自我形象设计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不断运用周围的事物材料等装饰自身与生活环境来增强美感和认同感。中世纪时期伴随着宗教的盛行,“形象设计”一词开始出现,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的图案性标识和器物装饰开始大规模普及。到19世纪前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适用于商业化的宣传类设计开始成为形象设计产业的主流并沿用至今。

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形象设计”产业发展

1.中国式“形象设计”产业发展

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设计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商人在青铜器上雕刻图腾花纹,用以记录生活和祈福。后世随着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对装饰性的图案和设计的要求愈加规范严谨。形象设计便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后的产物。对个人而言,形象设计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态度。对社会而言,形象设计是一个国家文化与现代经济最直接地融合体现。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因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而得以传承,代表着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由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中国式元素流行将是一种趋势。从社会发展来看,大国崛起伴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不断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对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大量应用,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外艺术设计强大的吸引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交活动日益丰富,良好的形象往往会让人记忆犹新,更加有利于各种社会活动的进行。因此,简单的穿衣打扮、广告设计、企业文化等领域的形象设计难以满足现如今人们的日常需求,如何通过良好设计理念来表现优秀的内在素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当中国式“形象”越来越受到世人欢迎的情况下,以中国风设计元素为主导的产业将逐渐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与形象设计相结合是从外观造型上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将传统意象在外观设计中表达出来,可以使现代的外观也有传统中国式的味道,使设计更具文化特色和韵味。现在中国式设计元素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各国人群欢迎,例如国画风、书法、青花瓷等设计元素,传统的中国风设计从服装、配饰到企业文化已经形成庞大的市场产业。

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便是这其中最具代表特色的形象设计。取“北京欢迎你”谐音而来的五色福娃,除了在颜色上对应奥运五环旗外,更代表了多民族多人口多文化的中华文明。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与水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常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则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于是蓝色的贝贝便有了繁荣与吉祥的寓意。象征着熊猫的晶晶头部纹饰来源自宋瓷上的莲花造型,红色的欢欢是奥运会圣火的象征,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迎迎源自藏羚羊,妮妮源自雨燕。每一个福娃身上都有中国千年文化的沉淀和祝福,这是在“形象设计”产业发展中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独有的文化沉淀与优势。但同时,厚重的民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局限了中国式设计的发展,过多的沉浸于传统文化的圈子中,容易造成不能走出去的困境。接受包容不了新式经济体制下的设计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拒绝接受外来设计文化的影响,缺少多样性、灵活性正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形象设计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正视自己的长处,在保持自身个性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开拓思路,才能引导中国式“形象设计”产业发展走向一个更积极的方向。

2.韩国式“形象设计”产业发展

韩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化结构上是一个复合且多元的国家,受到中国、日本、美国等多文化影响,在这里,中西方的文化有机融合,在最大程度保留东方韵味的同时,也尽可能多的贴近西方审美,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氛围。

韩国形象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认识到设计产业发展重要性。这期间韩国政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以区域军事问题上,合理规划统筹方向,努力开拓海外市场,适时调整产业发展链条,将设计作为一项产业来加以发展,深化形象设计对经济的影响力度,从国民认知上确定了“形象设计”产业的地位。第二个阶段从1990年初到1997年,是发展期。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期,从1998年韩国政府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至今。韩国政府大力调整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强调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优先发展文化设计商品及其衍生产品。韩国的“形象设计”产业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熟完善并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色彩,其中比较成功且在中国市场上有很高识别度的案例有“中国娃娃—PUCCA”、“萌萌兔—Mashimaro”、“倒霉熊—Backkom”、“爆笑虫子—Larva”等等。

经济上,韩国的国际化发展日渐成熟,大量的韩国本土品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且在东北亚区域有了相当高的认可度。同时在国际文化交流上,除了向各大发达国家派遣人才,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更是积极地包容接纳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留学生。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本部2015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在韩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9.91万。其中,中国留学生最多,接近6万人;随后依次为越南、蒙古国、日本和美国学生。数据显示,持留学签证的学生超过7万人,持韩语研修签证的学生大约2.86万人。大量国际化人才的交流,带动了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包容的文化市场让韩国的的形象设计产业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的风格。

在行业上,韩国形象设计协会、产业众多,由政府扶持、带动,先进的设计理念都推动着韩国形象设计行业的发展。韩国形象设计行业的优势在于,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集思广益,学历、素质也普遍很高。韩国在教育上也十分重视该专业,大多数形象设计专业人员都受到专业的高等教育。但韩国的形象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韩国国情有非常强的民族集体主义,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形象设计风格,而且形象设计在韩国发展速度过快,市场趋于饱和,发展空间较小。

如今韩国政府对形象设计文化由原本控制变为扶持,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经营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增强,对于本土形象设计产业保护的积极性增加。因此韩国形象设计产业文化不再由政府独立运作,而是企业与政府在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下,保护好本土形象设计产业做好对外宣传,甚至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加入进来。

四、结论

形象设计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形象设计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的;一方面形象设计的发展与应用往往由国家文化所决定,具有怎样的传统文化背景就决定了该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将蕴含着什么形式的文化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太过强调传统文化的理念也会禁锢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保留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创新思路,解放思想,放开“设计”上的禁锢才是维护“形象设计”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1]刘瑜.中西形象设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李思燃.中韩形象设计对比浅析[J].现代交际, 2015(9):95.

[3]郭晓雯,关湃.面向手机造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设计,2013(6):58-59.

[4]张绯,张彦茹.文化元素在产品意象仿生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5):130-132.

[5]黎庆,李苏云.从设计教学中探讨传统民间艺术[J].文艺争鸣,2011(6):161-162.

[6]龙适,陈剑.传统吉祥观念与现代吉祥物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4):63+66.

[7]송낙웅. 캐리코트뱅크[M]. 가산동 345-13 파트너스타워1차905호파트너스타워. 창지사. 2001:30-97.

(责任编辑 王傲冰)

Research of Image Design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MIAO Lin, ZHANG Wen-di,GUO An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Image Design industry is the popular direction in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Rich historical background is the basic pillar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but it also limits the diversity of creative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image design industry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the authors are trying to change the idea, cultivating young talents of culture and crea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the image design culture and education.

image design;cultural difference;pluralistic;innovation

G124

A

1008—6129(2016)06—0102—03

2016—09—20

201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韩形象设计、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Q161173。

苗琳(1988—),女,河北巨鹿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助教。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韩国传统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韩国走马观花
老传统当传承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