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16-03-03张立鹏杨妮妮

关键词:墨子浪费思想

张立鹏,杨妮妮

(1.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州 510631;2.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历史文化研究】

刍议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张立鹏1,杨妮妮2

(1.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州510631;2.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墨子哀民生之多艰,应时代之洪流,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念下,提出了“节用”的思想主张。不仅简单地从“衣”“食”“住”“行”作出要求,而且深入到了社会生活以及建设方面。墨子节用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的低下、不良风气的盛行、传统理念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等等。在浪费现象无处不在、日益严重的现今,关注墨子“节用”思想显得极为迫切。对于墨子节用思想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与现今社会的切合度,更多的是落实到其当代性、现实性、可行性以及对于社会建设的具体指导上。

墨子;节用思想;当代性与现实性

墨子,姓墨,名翟,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概而论之,墨子的思想认识,就伦理思想之精深博大来讲,不及儒家;就天人关系论说之平实深刻来讲,不及老庄;就人间关爱之广度与深度来讲,亦不及佛教。但是,墨子是一位继承了宗教平民化的平民学者,重视平民的利益和作用。因此,他不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理论,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仍有宝贵借鉴意义的节用经济思想和道德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其“节用”思想中,墨子提倡人们节俭消费,申饬统治者“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具体表现为 “节用”“节葬”等。墨子从“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面警告人们不可过度损耗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切应以“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1]162为准则。国家因俭约而繁荣昌盛,黎民百姓亦因俭约而生活康乐。

一、墨子的节用思想

1.衣服之道——“冬以御寒,夏以御暑”

墨子认为衣服的作用就在于“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1]157冬天用来抵御寒冷,炎天用来抵御暑气。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对于黎民横征暴敛,强夺民众的生活资料,用来制作锦绣文彩华丽的衣服。墨子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深深的厌恶与痛绝。《墨子·辞过》中指出:“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最终会导致“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1]38这种情况必定会造成国家统治秩序动乱不安。对此,墨子提出“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芊;不加者,去之”。[1]158

2.饮食之道——“充虚继气,强肱明目”

墨子对于饮食的态度是:“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养腹而已矣。”[1]35在墨子看来,食物仅仅是用来强健身体维持生命的,并不是以食物的奢华来显示实力之强大,凸显地位之显赫的。墨子对于贵族王公生活之奢华可谓切齿痛心。墨子认为这些人厚敛钱财,享受美味,饮食极为奢侈。在封建领主制经济下,占大多数人口的庶人(农奴)无土地权利,其食物本身就缺乏,仅能以维持生计。五谷是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必需物质,王公贵族大肆征收百姓的食物,使得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国家的稳定存有了隐患,又怎样去强大自己的国家,抵御外敌?故而墨子提出:“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1]36

3.宫室之用——“御风寒避暑雨”

墨子认为圣王制造宫室是为了“冬以御寒,夏以御暑雨”,[1]158防御盗贼,仅此而已。现今的王公贵族向百姓大肆横敛,营造宫室则“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极尽华美之饰,房屋成为束缚人身自由的枷锁,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此外,由于贵族们营造宫室时不恤民力,不惜财物,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一旦到灾荒之年就无法应对,更没有办法来赈灾抚恤孤寡之人,国家因穷困而无法治理,最终走向灭亡。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开销和花费,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宫室的营造只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即可:“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1]166

4.舟车之行——“通四方之利”

墨子认为圣王造舟车的目的是“负重行远以利百姓”。[1]159它的好处就在于:“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1]165而当时诸国君主却违背了圣王制舟车的最初心愿——“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 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1]32这段话表达了墨子对战国时期君王们不顾百姓的死活而横征暴敛的严厉抨击,君王们的奢侈享受起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导向作用,使人们不愿意从事耕稼纺织之业,社会财富自然而然不能充裕。

5.丧葬风俗——“节葬”“非乐”

墨子的思想多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丧葬问题便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儒家倡导“厚葬久丧”,但墨子却认为“厚葬久丧,重为棺木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二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1]458这不仅仅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且不符合生者之利与古代圣王的传统,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认为应效古圣王的薄葬之法——“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1]188这样做既与圣王节俭的治世大道和国家百姓的利益相契合,同时也不至于浪费财物,但是这种提倡并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从已经发掘的先秦墓葬得知,厚葬已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扭转谈何容易。不过墨子对儒家所提倡的丧葬之礼,多少也有些夸张之词。孔子一直认为丧家应该“称其有无”才是根本。

除此之外,“非乐”也是其“节用”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认为:“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1]249-250凡事应该利国利民,以万民之利为标准。“乐”虽使得人之耳目得到些许享受,心情也得到了一定的愉悦,但是,“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1]250因“乐”与国民的利益不符,故指出“为乐,非也”。[1]250他对百姓在为生存而奔波但统治者却大肆淫乐感到痛心疾首。

(二)墨子节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淮南子·要略》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夏政。……故节葬,薄葬,闲服生焉。”[2]在春秋时期,厚葬、礼乐等思想早已经深入到统治者的精神骨髓里,然而,时代的变迁使得这种礼乐制度成为了人民生活的枷锁、王室走向灭亡的催化剂。在此种情况下,传统之思想就必须加以改造。

民众的生活现状与国家、天下的治理息息相关,合则盛,离则衰。在诸子百家之中,代表平民利益的墨子,更是迫切犀利地指出问题,喊出人民的心声。他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1]351因而,他提出了“节用”。具体来讲,我们可从社会与墨子个人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而社会方面可以从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

1.社会生产水平较低,财富积累和创造有限

墨子看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逮至乎夏王桀,大有诰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于国,鹤鸣十夕余。”[1]147-148他对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为了阐述他的节用思想,不惜在很多场合进行宣传。《墨子·七患》云:“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虞,不可以应卒。”[1]28-29他认为汤武时期之所以发生水旱灾害而百姓能安居乐业,是因为统治者注重节俭。

2.当时社会崇尚享乐主义,造成了恶劣影响

如提出的减少礼乐的政策,是针对当时社会时弊而提出的理论。争霸过程中,盛极一时的一些诸侯国沦为其他国的附庸,现实中无法使国家如先王时期那么强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其一味沉浸于形式的享乐,大摆筵席,宴请诸臣;提出直言极谏者,则处以死刑。诸如此类的诸侯国还有宋国和郑国。墨子因时制宜地抨击当时的两种不良社会风气:其一是风行奢靡之风,故提醒统治者须俭约自律;其二是盛行厚葬之风,故提出了节葬的理念。

3.受传统天道观的影响

前贤们很注意观察自然,渐渐地体会到了人们理当遵循的天道。《周易·系辞》提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3]《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80实际上,这些思想讲的都是恪守天道。《墨子·天志》亦曰:“天之为寒热也节,四时调,阴阳雨露也时。”墨子将“节用”之思想进一步提升至上天的意志。

4.周政被弃,夏政再现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所谓见贤思齐之传统。无论是在建功立业还是在盛世之时,都是如此,更何况在乱世之时,人们更加容易趋向于向古人学习。孔子提倡周公的礼乐制度,用制度来统治人们的思想从而达到社会的统一与安定。但是,其并没有看到大众的苦难。而墨子看到诸侯奢靡、浪费,则将眼光投向了尧舜禹,认为他们都是节用的模范,比之周礼更加切近实际,切近生活,更加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民生活。墨子很赞赏大禹治理洪水,于是就立下规矩:“以裘褐为衣,以跂为服……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5]917墨家将大禹视为楷模,极力发扬大禹的节俭勤劳精神。

5.与其出身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墨子出身于社会底层,生活艰辛,自小便与父亲在木具坊制作木器。他亲眼看到工匠们日夜劳作,在雕刻物件上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与心血,官吏却拿去安装在屋顶柱廊,经历日晒雨淋,没多久便会风化朽坏了。[6]在其游历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人民的疾苦,王公贵族的奢侈淫佚,所以,墨子节用思想的提出,是应时而生的。

墨子曾经跟史角学习周礼,他认为周礼以及儒者提出的礼仪已经变得徒具形式,偏离了实际意义。故而从儒家分化出来时,其首先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问题,他希望在民间纠正儒家的“三年之丧”和繁礼淫乐对社会生产的阻滞和社会资财的浪费,因而提出了“节用”思想。

二、墨子节用思想的现代价值

墨子的节用思想是针对当时的奢侈浪费现象提出来的,这是非常合理的,也是解决社会问题、富国的一种有效手段。孟子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7]法家代表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8]但是我们却发现,秦汉以后,墨家思想中衰,再次复兴则已是清代了。司马谈认为墨家之不足在于“俭而难遵”,而其优点则在于“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9]3291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等级尊卑、礼乐制度、敬祀祖先、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诚如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所言:“奢靡的丧葬、仪式性的音乐、讲究礼仪的衣饰和优雅的礼貌,不管变得何等徒具形式和偏离实质意义,但的确是传统精英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10]即便如此,墨子的节用主张,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奢靡之风也甚嚣尘上,各种各样的浪费比比皆是,穿名牌,开豪车,住豪宅,尤其是餐桌上的浪费更为严重。因此,国家从各方面对这种奢侈浪费的风气进行遏制和打压,这更加突出了墨家节俭思想的闪光点。其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主张在今天仍然有提倡的必要,对于社会财富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反思。

(一)节俭思想的迫切性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由“实用”转向了“时尚”。如何清所说:“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而是人为地制造需要,以使生产不停止运行。”[11]在追求企业利益与“时尚”的影响下,消费文化日益向 “浪费文化”转变。这一称呼并不是夸张,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 200亿斤,但在产后各个环节中损耗量竟高至700亿斤以上。[12]此外,在我国每年大概浪费有600亿立方米的自来水,50%以上商品过度包装,每年浪费数千亿元人民币。[13]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却在实施环节出现纰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面子文化”和“买着不用,用着不买”的礼品消费,还有一些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这一系列就导致奢侈之风、浮夸之风的盛行。面对生活中的水、土地、粮食浪费以及消费中的过度包装现象,警告着我们亟待树立“节约”“节用”的理念。

(二)节用思想的现实性

1.“行不在服”——重视自身能力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这样的观点,对于外在刻意过分的追求,是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墨子也指出:“实,荣也。”[1]310与此同时,墨子对服装的作用及出现之目的,指出了“行不在服”的理念。也就是说,真正有能力与成就的人不会以华服来装饰自己。现今社会名牌服装、化妆品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追求。华丽的服装并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其政治理念和思想境界更为重要。

2.“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待客不等于吃喝

墨子指出,食为“充虚继气,强肱明目”[1]35而生。他认为需要适当的宴请,“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则离国将不国也就不远了。在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对百姓横征暴敛,餐桌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奢侈至极。在现实社会中,吃喝之风盛行,中国传统餐桌文化早已发生变异。宴请宾客、领导视察高级酒店必不可少,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攀比。的确,现实中不会因吃喝而亡国,但是我们应该以此为鉴,待客不等于吃喝,要远离吃喝风。

3.“各从事其所能”——明确任务,分工合作

墨子在其思想中也提出了“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鞅、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1]161-162的理论,主张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这一主张,既强调突出了合作意识,也是对人才的一种重视。在物质生产资料逐渐匮乏、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早已成为一种必然,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支柱。而人才的匮乏使得我们更要协同合作,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社会工作。也只有这样,社会的节约,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念、一种行动。

4.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利民、重民

墨子指出:“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1]265参照古代圣王治理天下的经验,重视人民大众的经验,以是否利民为标准。为了更好地使人们兼爱与节用,墨子进一步提出:“天志,乃天下万民之志”,“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1]211节用是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利人爱人,天必会降福于节用的人,这也就道出了人民的监督作用。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代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5.“淫佚则亡——以智制欲

墨子曰:“为,穷智则悬于欲也。”[1]315当我们的行为受到欲望支配的时候就会容易犯错。墨子在《辞过》一篇中提出了“淫佚则亡”的观点,即一味地随从自己的欲望,不顾民众的利益与生存,这个国家将会灭亡。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而后文,此圣人之务。”[14]也就是说,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证,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同样,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才能与条件,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才会取得成功。奋斗不等于盲目,期望不等于幻想,成功不等于名利,只有自己的行为被理智所指导,被道德所约束,才会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结语

要而论之,墨子之思想学说切实地指出了当时社会世俗之流弊,但却始终得不到较为广泛的采纳。笔者以为,墨子救世失败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其极端偏离了古代中国精英文化中所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且有广泛认同的取向,逆其时社会潮流而上,如此一来,便自然而然地以失败告终。既然不可以逆消费必然产生浪费这一潮流而上,那么,我们就一点一点慢慢地进行改变,在传统思想文化里面汲取丰富的营养。毫无疑问,墨子的节用思想显然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重新认识并发掘,改变中国是一个浪费大国的形象。

[1] 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 陈广忠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1267.

[3] 来知得.来注易经图解[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10:428.

[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9.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 姚思源.墨子大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29.

[7]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1.

[8] 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01.

[9]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91.

[10][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75.

[11]何清.中国比照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文化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1.

[12]全国每年浪费粮食千亿斤以上[N/OL].中国政协新闻网 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0321/c34948-20858494.html.

[13]我国50%以上商品过度包装 每年浪费4000亿元[N/OL].搜狐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110520/n308088627.shtml.

[14]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516.

[责任编辑朱小琴]

(一)墨子节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An Analysis on Mozi’s Frugality Thought and its Modern Value

ZHANG Li-peng1, YANG Ni-ni2,

(1.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2.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Yan’anUniversity,Yan’an716000,Shaanxi,China)

Mozi felt sorrowful for people’s hardships in life and compli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 Influenced by the idea of doing what is good for the world and eliminating what is bad for the world, Mozi proposed the thought of frugality which required people to be frugal in not only the basic necesseties of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means of travelling, but also social life and constructions. Mozi’s thought of frugality resulted from the social bachgroud including the backforward economy, population of unhealthy ethos, traditional concept, as wel a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Mozi’s ideology of frug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wadays when wast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Study on Mozi’s ideology of frugality should break away from the present limitation and put more stress on it’s modernity, reality, feasonbility and it’s specific guidanc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Mozi; frugality thought; modernity and reality

2016-01-12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东汉三辅士人与政治(2015wkxm09)。

张立鹏(1990—),男,陕西咸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杨妮妮(1992—),女,陕西咸阳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先秦思想史研究。

B224

A

1008-777X(2016)03-0049-05

猜你喜欢

墨子浪费思想
不浪费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墨子号”与墨子
浪费等于扔钱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