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气论产生因素及其理论机制
2016-03-03闫金玲
闫金玲
(长治市教育学院文科部,山西长治046000)
庄子气论产生因素及其理论机制
闫金玲
(长治市教育学院文科部,山西长治046000)
庄子的气论是在直觉感悟式思维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另外,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创者,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庄子的气论机制可用道—气—物来概括。以道为逻辑起点,包含安化与物化、心斋的思想。庄子气论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学精神,揭示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道;气论;心斋
“气”在《庄子》一书中是一个核心范畴。庄子认为“气”兼自然本原性、生理物质性、心理精神性,涵括天、地、人与精神思维,甚至可通“神”,主体通过“气”,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强调创造活动都是“气”的结果。如《达生》梓庆削木“未尝敢以耗气也”[1]525,佝偻承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1]507,《养生主》中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都强调气与神在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庄子关于“气”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生命观的基础,甚至影响到中医注重精、气、神的传统。
一、庄子气论产生的主要因素
庄子的气论是在直觉感悟式思维的大背景上产生出来的,另外,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创者,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庄子作为老子哲学的继承者、发展者,通过气论思想使道家哲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一)直觉感悟式思维
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农业社会,造成古人内向型的心态,习惯凭借自己主观浑茫的感觉,重直觉而轻分析,形成中国人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气”在《说文解字》解释为:“气,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曰:“象云起之貌,三之者,列多不过三之意也”[2]20可见“气”的最早含义是一种充盈天地间的云气。《齐物论》云:“大块噫气,其名为风”[1]39,云气飘浮,变幻不定,是天地间生生之气的显现。自然界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原野间的云气浩茫、奔腾不息,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将空中之游气、游尘比作野马,讲大气的流动与野马奔腾在生命意象上的联贯。《缮性》云:“古之人在浑茫之中”,宇宙开始时浑沌一片。元气鸿蒙,萌芽兹始。“气”的概念正是这浑茫一体的意识营造出来的。《庄子》中出现的浑沌、鸿蒙(自然之气)、氤氲(创世前的未分化状态)等词都是带有明显的这种思维的概念。在古人心目中,那种前农业时代天、地、人浑然不分,氤氲化生,千变万化的生态环境中浑芒的始基与元素便是无所不包的“气”。
《庄子》提出“贵一”。“一”在神话思维中绝不仅仅指的是数字,它作为宇宙万物即多的对立物,正是创世之前的本源状态或神秘存在物的象征。神话在描述创世前的情形时使用各种异形而同质的象征性意象:混沌、元气、葫芦等。就其象征性而言,都与“一”的状态相通,即一种无差别、未分化、原始混一的浑融状态。《庄子》中的“一”概念同“混”的概念一样,兼具客观方面的创生本源和主观方面的冥合万有的双重蕴含。“气”既出入于每个人的口鼻之间,又超越时空阻隔与开辟之初的鸿蒙未凿之元气相通相联,因此“气”成为贯通古今、媒合个体与宇宙的中介,也是自然[3]196。庄子《知北游》曰:“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待,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耶?”[1]605-606假托舜问丞的故事,说明人的一切并非自有,而是天地之委托,人是天地之强阳的转化,即一切都是自然之气的变化。
(二)《老子》的理论支撑
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者,对庄子气论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老子提出“道”,认为其玄之又玄,独立而不改。《老子》第十六章讲,道为万物的本源。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以道家自然观为核心展开,以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体悟为立足点,认为“道”具有整体性,无处不在但又不存在具体形象,贯穿万物始终,将“道”往无限时空延伸,将“道”与生命更紧密结合,将“道”落实到人心。
庄子沿用老子“抱一”、“得一”观念外,自创有“守一”、“通一”、“反一”、“贵一”、“为一”、“齐一”等思想。庄子所谓的“一”,指人与天或人与道本一的境界,与老子的“一”都与“道”相关。
《老子》以阴阳表现天地万物皆内涵两两对立统一转化的特性。庄子气论将阴阳提升到重要地位。《大宗师》认为阴阳是人的生命之源,而且阴阳二气对个体生命影响很大。人的生死与气之聚散有关。《田子方》对《老子》第四十二章万物生成论做出解释说,即阴阳交互作用构成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起伏消长。而且,庄子气论由生命现象扩展到世界万物。《则阳》从自然界的相盖相治到人事界的祸福相生都是阴与阳二者相互推演而成。
总之,庄子气论以老子道家哲学为理论支撑,将“道”投射到无穷时空,使其作用发挥淋漓尽致,成为精神生命之极诣。
二、庄子气论机制
庄子的气论机制可用道—气—物来概括。以“道”为逻辑起点,这在于其义理之抽象性、统摄性、衍生性。这也与中国传统思维特征有关。
庄子认为“气”为自然之气,这是因为庄子自然之气原于庄子自然之道。“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既产生物质又产生精神,既存在于物质中,又存在于精神中。庄子之前,气只是一个普通概念,指自然界流动的细微存在体。庄子将“一气”作为万物生成的最初基础,并与造物者(造物者即创生化育万物的道)并提。这隐含将“道”具象为气的倾向。《大宗师》曰:“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1]213。“道”与“气”相联相关,“道”生“气”,“气”是“道”的具体表现和发挥。《大宗师》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1]199。其中“气母”即道。庄子宇宙万物源于气,气为道所生,气以道为本。庄子以“气母”指代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的主体,即“道”。《知北游》曰:“天地之强阳气也”[1]606。《则阳》曰:“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1]738。这些都说明“气”为天地万物之本,与道相通。
而且,“道”通过“气”而内化为万物自身的生命内蕴,则道与物之间的分际取消。《知北游》曰:“物物者与物无际”[1]614,即道物无际,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这其中包含安化与物化、心斋的思想。庄子的气论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一)“安化”
安化指个体生命在宇宙大生命中的安于变化,即安于气化,是一种气化生命观。气是生命之基因。《至乐》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而变为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1]484生命是“气”变化的结果,经历气、形、生、死四阶段。“气”是创生的源头和载体,一变而有气,二变而有形,三变而有生,四变而之死。《至乐》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484庄子用四季或昼夜的自然之轮来认识人生旅程,其节奏韵律与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自然天成。
而且,庄子以其气学认知逻辑为气、形、生、死四阶段变化提供动因说明:人之生死乃气之聚散。人的存在只是宇宙气化过程中的一个链条。庄子的气化宇宙生成论,借助于气之关联贯通,达到内外世界和谐统一。用气的生成与转化说明人类的产生与死亡。《知北游》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1]597人的生与死是充盈在宇宙中的元气的表现形态。人的精神意识是天之清气的集萃。气的基本形态是阴阳二极。它们与具体事物相结合。气通过聚散化生万物。个体生命存亡是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情状。宇宙万物生属于气,死复归于气。物与物互相转化都是气的不同存在形式。正所谓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联系《逍遥游》中对藐姑射之山神人的描写:“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1]26庄子认为稽天的大浸是气,金石流土山焦的大旱也是气,人处于大浸与大旱之中,即气处于气中,同样都是气,因而不存在“溺”与“热”的问题。《消遥游》对神人的描述就是庄子气论的一种形象表达。
庄子用气的聚与散阐明生、长、衰、死的渐变过程的内在动力,解释命运这一形而上概念的意蕴,有深远影响。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对气高度重视。汉代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完全确立了这种以气为生命本根的信念。
另外,此种贯通于天人之间的气论,奠定了中国文化生命观的基础,强调天人合一式的生命贯通。“气”不仅指物质的气体,而是兼有物、心,乃至神的品性。《太平经》因此发展“内神”之说,认为四季五行之气变为人体内在精神。中国古代的医学哲学,也按照气之聚散的思路解释生命过程。中国古代医学就是建立在这种生气论的基础上的,形成以精、气、神为核心的理念。气功试图将个人一体中的有限之气同宇宙自然的无限之气调和贯通为一体,以达到生命长久延续的目的。
(二)“物化”
《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1]101-102庄周梦蝶,梦与现实、人心融为一体,不知是我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心与物交融,主客体化而为一,人化为物,我化为人,物中有人,人中有物,浑然一体,难分难解,而主体于此中获得精神自由。庄子在翩翩起舞的蝴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蝴蝶的自由自在飞舞象征了庄子追求自由的理想。蝴蝶作为一个象征,其超脱而浪漫的精神气质,充满自由而不受约束的情调正是庄子人格精神的映射。
“物化”这一思想即万物以一气之体,死生气化,也可体道悟化,任之自然,互相转化。正如庄子所描述的庄周化蝶、滑介叔左肘生柳、真人以及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等诸神人既无所于忤、无所于逆,无所不适,无所不游。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心物交流而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心灵再发现,在物我同一中达到对无限的体认。主体作为一切自然总和的审美者将审美与生命体验融为一体,在身心向自然开放感官的过程中,在与自然的互动互感中,精神上把握无限与永恒。
庄子气论的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影响极其深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崇尚生命体验,并将其视为文艺创作最高境界的本源。而境界就是建立在物我无际、主客不分的生命交融与互动的体验基础上的。而关于境界的理论则显然基于这种气论思想,也就是说心与物的交融正是以“气”构成二者之间的中介[4]245。
(三)“心斋”
“心斋”为“物化”奠定心理机制。庄子“心斋”说提出“听之以气”的观点。《人间世》假托仲尼与颜回的对话,将心斋与道、气、的关系作了理论说明:“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1]129这里的“气”指心灵活动达到极纯精的境地,即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也就是以虚心来虚己,使精神内心与现实世界隔离从而超越现实,不是凭外部感官对外物形状的体察,也不是单凭内部器官的心对外物内容的思考(古人认为思维器官是心而非大脑),而是靠“气”对外物作由外到内的整体把握。这表明审美感受并非某种器官的感受,而是凭借“气”而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的身心感受,从而强调了“气”在“心斋”中的重要作用。
类似“心斋”说,庄子还提出“心养”说。《在宥》曰:“噫!心养。汝徙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滓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1]309同样,养心是使心虚,心虚才气盈。因此,气乃心斋的表现手段。道家非常注重气的作用,宇宙是气生成,人是气合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1]597(《知北游》),这就从人的生理过渡到人的心理,从人的器官过渡到人的形而上之气。宇宙初始,气化为人与自然万物,人与自然通气,“气”通“道”。“气”虽不可见,但功用则为人感知悟觉。透过“心斋”之虚使道体现精神境界的涵义。由此可见,“气”与精神活动有关。《应帝王》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1]235就是要求使心、气都保持平静和谐,也就是要求精神处于淡漠无为的状态,从精神心理心理方面要求,肯定了“气”在建构人的精神心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的器官都是形而下之器,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全面、真正把握对象,“耳止于听,心止于符”,而只有气才能做到虚,可虚而待物。
庄子正是通过强调“气”而追求高层次美感效应,要求“纯气之守”[1]503,即保守纯和之气、自然之气,生死一观,物我皆忘,追求纯朴自然,追求生命力的审美显现。因此,“气”是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的统一体,是使审美生命力得以张扬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庄子的道—气—物的气论机制以“道”为逻辑起点,包含“物化”、“安化”的思想,并通过“心斋”深入精神境界,形成特有的气学认知逻辑。“气”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论到后来的天人合一,到《易传》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中国最根本的宇宙观的形成,庄子气论都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农业文化背景上发展起来,追求人自我与生存世界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的生命境界是自然而然的。庄子为此做出巨大贡献。无思无虑,无视无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些话语都在感性中寓于深奥的理性,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学精神,揭示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3]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4]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孟丽涛)
The Factors of the Theory of Qi by Zhuangzi and Its Theoretical Mechanism
YAN Jin-ling
(Department of the LiberalArts,Changzh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hangzhi,Shanxi 046000,China)
The theory of Qi by Zhuangzi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intuition,and,Laozi,theTaoist pioneer,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t.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can be summarized as Tao-Qi-Wu.Tao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and it contains Anhua,Wuhua and Xinzhai.It embodies the spirit of the unique Chinese literature,reveals the uniqu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and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ao;the theory of Qi;Xinzhai
B223.5
A
1673-1883(2016)03-0052-04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3.014
2016-06-12
闫金玲(1979─),女,河南林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