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2016-03-02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发展历程

袁 馨(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浅析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袁 馨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受众争取自身话语权、参与社会热点讨论的重要新闻场地。电视民生新闻发迹于省级地面频道,以平民化视角、故事化叙事和贴近百姓生活的选题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省级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先后经历了蓬勃发展期、瓶颈期以及新的发展机遇期。本文结合具体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简述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省级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发展历程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晚报、都市报的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上已经出现了民生新闻的影子。民生新闻最早被搬上电视,要数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东方时空》栏目,其中子栏目《百姓故事》以及后来的《实话实说》都集中选材贴近百姓生活的事件,出现电视民生新闻的雏形。此后,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与1999年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办的《现场》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2000年以后,民生新闻开始火热,江苏电视台在2002年开播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成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代言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2004年,辽宁电视台的《新北方》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以“致力民生,新闻力量”为节目宗旨。

(一)选题贴近百姓生活

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去审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不同于居高临下的传统新闻,而是从小事看大事,在地域和心理上都获得群众的认同,新闻题材选择有浓厚的生活特色。例如,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帮》(2006年)就是立足于百姓生活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栏目立足“帮”和“办”,报道百姓生活中的难点、疑点,为百姓生活提供排忧解难的平台。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视直播》(2004年)主要报道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时政服务资讯。

(二)形式新颖

电视民生新闻的主持人风格轻松幽默,一改传统新闻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而采用的一种平易近人的“说新闻”方式。一些地方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采用当地方言来主持。例如,杭州电视台在2004年开播了全国第一个方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阿六头说新闻》。再如,广东电视台在2005年开办的第一个粤语民生新闻栏目《今日关注》,收视率一度超过了香港无线和亚视的新闻节目。齐鲁电视台的《拉呱》用山东方言播报身边事,主持人是相声演员出身,主持风格生动活泼,如同山东快书。新闻编排一改往日的板块堆砌,而是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展现事件全貌。在事件记录上,电视民生新闻也运用了纪录片的一些拍摄手法,如搬演、补拍等,对缺失的新闻画面进行填补。

(三)社会影响力大

地方电视台的地缘优势和信号的封闭传播让民生新闻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当地的收视份额多次超过省级上星卫视节目。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让很多收看香港无线电视台粤语新闻节目的观众转身投向地方卫视,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被称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以绝对的新闻深度赢得了电视观众的广泛好评。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期

电视民生新闻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之后,各地方卫视纷纷开办民生类节目。然而,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节目同质化严重,内容失去新闻本质,盲目追求事件的猎奇性、故事性和娱乐性,不是为解决民生问题而做,而是一味追求收视率,丧失了新闻节目的本质和理念。

(一)选题同质化严重

在高收视率的驱动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各台都想要分得一杯羹。但节目创新性不高,抄袭现象严重,甚至一个电视频道有多档主题相似的民生节目。例如,安徽经济生活频道的《第一时间》和《帮女郎》,都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节目,却安排在一个频道相继播出。同质化节目之外,内容重复的现象也很严重。同样一个民生新闻事件,先后出现在了多个民生类节目中,频道换来换去讲的都是一件事,让观众苦不堪言,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阻碍了节目的长期发展。

(二)内容低俗化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的严肃正统。但在同质化节目的恶性竞争下,一些节目为了博得观众眼球,在新闻题材的“软”、“硬”拿捏上失掉了新闻的本质,一味迎合观众的喜好,使新闻节目过度故事化、娱乐化,为了轰动效应而夸大了一些负面新闻报道,在标题和讲述方式上误解了观众对事件本真的理解,忽视了新闻本身的重要信息价值。

(三)新闻时效性差

民生新闻的特殊性允许其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折中。记者从获知新闻消息到出镜采风、返台编辑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由于地方电视民生栏目经费不足,新闻采编消耗的时长不能保证,且缺乏直播设备,不能进行SNG现场连线,所以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被安排到了周五、周六收视率高的时段,新闻播出不够及时。

三、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突破期

新媒体的发展分割了电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的年轻电视观众纷纷转向高效、快捷的互新媒体。尤其是传播范围受限的地方电视频道,面对的挑战不仅来自同行业,还有来自新媒体的挤压,但电视民生新闻仍然是省级地面频道的重头戏。新媒体带来在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新媒体进行多媒介融合成为省级地面频道冲破瓶颈的必然发展道路。一方面,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民生新闻节目开始加强与网络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例如,湖北公共频道的《新闻全天候·资讯版》这个节目就将一些门户网站和论坛上的热点资源进行整合编辑并播出。另一方面,在互动方式上,新媒体为这些民生新闻栏目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方法。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已经成为民生新闻栏目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微博的兴起,给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传播平台上,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积极寻求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例如,创办网络电视台,实现网台联动;与其他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合作,使观众可以更加方便地收看节目,不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收看新闻。

参考文献:

[1] 刘波.中国民生新闻发展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8+20.

作者简介:袁馨(1986—),女,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80-01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发展历程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