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自杀新闻的都市类报纸报道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6-03-02周凯政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商报浙江温州325000
周凯政(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温州商报,浙江 温州 325000)
基于学生自杀新闻的都市类报纸报道问题及策略分析
周凯政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温州商报,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自杀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是由不良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呈现高发趋势。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具有多重危害性,其会给社会、家庭及自身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国内都市类报纸报道此类社会问题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性原则,要能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能够为解决此类社会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都市报;自杀新闻;社会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为青少年获取多元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元路径,不同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通过网络杂乱地呈现在青少年面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多元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社会问题。严重的心理疾病会造成青少年轻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自杀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关乎家庭、社会、政府,而且还与媒体有密切的关联。媒体对学生自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和正确的指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一、都市报学生自杀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国主流都市类报纸有关学生自杀新闻报道进行梳理分析之后发现,当前我国都市报在报道学生自杀事件时有不少问题需要改善。一是在相关报道的内容上,个案报道较多,通过精心策划的报道较少,多数仅对自杀事件进行事件性报道,资讯性报道有待拓展;二是报道的内容缺乏深度,对于引导民众对相关事件的思考有限,过多地描述自杀事件本身,缺乏对事件内外的深度挖掘、对事件的纵向扩展和横向拓展,对事件的分析缺少联系的眼光,尤其是专栏策划过少;三是学生自杀报道的消息来源单一,多是自杀事件所涉及的亲友、家属、同学、社会群众等,很少涉及具备心理救助与预防自杀知识的专家学者或机构。
二、都市类报纸学生自杀新闻报道的伦理原则
(一)真实、全面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因此在都市类报纸关于学生自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坚持真实原则必须是第一位的,严禁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行为和迎合低级趣味。真实性原则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事件要素与数据真实可靠;二是不可夸大、歪曲事实。此外,学生自杀新闻报道还必须遵循全面原则,需要从整体和全面视角考虑,真实报道事件的各个方面。学生自杀新闻事件报道的全面性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杀原因应全面且权威,需要对促成该事件发生的多种诱因进行全面分析;二是消息的来源要全面客观,采访要深入,避免对家属带来二次伤害。
(二)平衡与善行引导原则
学生自杀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遵循平衡报道原则,包括平衡报道题材、平衡社会问题探讨报道以及平衡个案报道。报道题材要均衡涉及自杀事件诱因、自杀事件专业性救助信息、引发的思考,以及社会民众对学生自杀事件的认知、理解和态度等方面;在相关报道中采用多种体裁相互补充,达到题材与体裁上的平衡;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自杀事件个案需要与对应的社会问题、社会思考、社会讨论相配合,切勿将自杀事件单独分割,而是需要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引发更深入、更横向的思考,将其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寻求解决的有效方法。此外,学生自杀新闻报道还需要遵循“善”的原则,要立足事件的客观性,尊重和保护事件相关者的隐私。
(三)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报道学生自杀事件时,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并遵循淡化处理的原则,这与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直接的关系。新闻报道具有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也应承担公共义务,新闻报道不仅取决于媒体人的偏向性意愿,更应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观点。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社会引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学生自杀事件的认知和思考方向,这就要求都市类报纸在报道此类事件时严格遵循负责的原则。
三、都市类报纸学生自杀新闻报道策略
(一)从报道角度上增加预防报道
哪一条新闻可以做深度报道,哪一条新闻只能发短消息,这是新闻策划的核心环节,也最能体现新闻策划者水平、知识面以及对读者喜好程度的把握。在对中学生自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应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对该事件背后的需求,即学生自杀事件的预防信息和知识。一是在相关报道中加强挫折教育的普及和引导,引起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传达挫折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二是增加心理干预的提前介入报道,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三是加强理想教育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以及辅助学生寻找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二)从报道内容上减少细节描述,深入挖掘原因
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减少自杀细节的报道,强调深入挖掘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大生命教育的报道比重,突出该事件引发的社会公众对生命的思考。新闻媒体对学生自杀事件的细节进行过于精细的报道,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模仿行为,从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都市类报纸对该事件的实际报道中,应着重突出生命意义、生命思考、尊重生命等良性引导类内容,让青少年认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并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三)从报道形式上加大言论评论的比重
在对都市类报纸的学生自杀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发现,多数报道过于偏重事件的发生过程,缺乏深度拓展、思考、评论和讨论,使得这样的报道缺乏社会价值,难以促使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和理性的态度。在报道形式上,一是要减少事件性报道,增加资讯性报道;二是要加大深度报道的比重,通过深入调查揭示社会问题;三是要增加言论评论,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旋律和媒体的立场,通过对该事件的评论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善待生命的意识,增强对人生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38-39.
[2] 初晓晓.自杀事件报道的问题研究——基于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内容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18-36.
[3] 李爽,胡月,王福芹,崔基哲.探析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发生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上),2014(8S):243-244.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