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学术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参考资料教参出版社

赵 盼

(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北京 102600)

慕课学术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赵盼

(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本文分析了我国慕课平台对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发现慕课设计者在为学习者构建知识框架时不提供或提供很少的学术资源,这种做法会抑制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利于课程及慕课学习者的长远发展。慕课学术资源的建设需要慕课平台、课程设计者和学术出版社三方共同维护,所以国内慕课平台应规范课程栏目设置、课程设计者应该重视标识学术资源、学术出版社则要改进现有学术出版模式,为慕课学术资源建设提供保障。

慕课;学术资源;发展对策

慕课教学过程包括视频授课、随堂测试、问题研讨、阅读和最终考试,与高校的教学过程基本一致,只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转移到线上,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慕课课时限制,每节课10~15分钟的授课视频中,教师讲授有限的知识点,点到为止,学习者需要通过阅读、习题、讨论等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而以教材教参为主的学术资源是课程教学知识的固化,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因此慕课学术资源建设尤为重要。统计分析我国慕课对教材教参等学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发现慕课在为学习者打造学习一门课程所需的完整学术资源体系建设上存在不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制约慕课的持续发展。

一、慕课对学术资源利用现状

当前国内上线的慕课平台众多,根据课程讲授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即提供初高中教育的慕课平台,如万门大学、天天象上、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等;提供高等教育课程的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MOOC中国、好大学在线等;聚焦职业技能提升的慕课平台,如咪咕学堂、i春秋学院、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

为了解慕课对学术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选取国内关注度较高的4个慕课平台,即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华文慕课(顶你学堂和MOOC中国也是我国知名度较高的慕课平台,前者在2015年获得战略投资后逐步转向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后者是内容集成型平台,课程来源于其他慕课平台,因此对二者不予统计),对这4个平台中高校自主开设课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数据统计说明:只统计由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除外,以下简称国内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开设的慕课课程,只统计在课程介绍页明确位置出现的内容,对重复开课的课程和参考资料相同的系列课程进行去重处理,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7月20日。

(一)大多数授课团队重视学术资源标识

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学MOOC上线322门课程,其中83%的课程列出参考资料;学堂在线共开设236门课程,其中106门课程列出参考资料,占全部课程数的45%;好大学在线有129门课程,其中77门课程列出参考资料,占全部课程的60%;华文慕课是北京大学联手阿里集团基于顶你学堂源代码二次开发的慕课平台,北京大学既是华文慕课的主办单位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与该平台合作的内地高校。北京大学在华文慕课平台已有35门课程上线,包括此前录制完成并已在其他平台上线的课程,其中23门课程列出了参考资料,占所有上线课程数的66%。虽然不是所有课程授课团队都列出参考资料,但是授课团队主动标识学术资源的做法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大多数授课团队能有意识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参考资料。

(二)学术资源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在提供参考资料目录时,大多数课程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列出课程涉及参考资料的相关信息,如书名、著译者名、出版社、版本号等版本信息,但也不乏一些课程仅列出书名;少数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参考资料的购买方式,如附加购买超链接等;少数课程通过创建课程微信公众号、课程微博或教师微博、课程官方QQ群、课程贴吧、自建课程网站等形式为学习者获取资源提供便利;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明确告知学习者免费获取参考资料的方式,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提供英文版下载地址且通过网盘提供自翻译版本。[1]

(三)课程提供的学术资源数量分布集中

分析课程提供的参考资料数量,我们发现大多数授课团队列出的参考资料都在1本以上,集中在1~5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华文慕课列出1~5本参考资料的课程,占所有列出参考资料课程的比例分别为74%、83%、70%、74%;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分别有16%和13%的课程列出6~10本参考资料,好大学在线和华文慕课则各为22%;各平台中列出10本以上参考资料的课程,占列出参考资料课程的比例均不足10%;单门课程列出最高的参考资料数量为46本。

(四)学术资源涉及的出版社分散,内容以教材为主

统计发现,慕课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目录,涵盖近300家出版社的2000多本(种)出版物。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4个平台中都占据较大份额,出现频率均位列前5,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也表现出不凡的出版实力。此外,由于大部分慕课课程是大学的专业基础课,如“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计算机教程”等,课程列出的参考资料大多是专业课程教材,以各专业的国家精品教材为主。

二、慕课学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慕课平台学术资源建设工作不规范

中国大学MOOC和华文慕课在课程介绍页设置了“参考资料”栏目,好大学在线设置了“教材教参”栏目,学堂在线未明确设置课程学术资源栏目,授课团队普遍采用在“常见问题”栏目展示课程所用参考资料。[2]统计结果显示,学堂在线平台上线课程中提供课程参考资料的比例(45%)明显少于中国大学MOOC(83%)、华文慕课(66%)和好大学在线(60%),说明设置相应的资源栏目对于提升授课团队提供参考资料的意识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授课团队规范建设课程学术资源意识不强

统计发现,大部分授课团队提供了学术资源的相关信息,但还存在建设不规范的现象。部分课程提供的学术资源不仅有本课程教材教参还有延伸学习的内容,内容庞杂且数量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部分课程不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只要求相关即可,而市面上相关的学术出版物版本多,同科目不同参考书之间内容结构、重难点有区别,由学习者自己甄别合适的教材教参有一定困难,影响学习效果。此外,部分课程不主动提供学术资源,课程讨论区又反复出现关于参考资料的问题,慕课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学术资源,复制粘贴后在QQ、微信等群组进行分享,不利于知识的合法传播,暗藏侵权危险。

(三)慕课学术资源建设中配套教材教参的滞后性

统计发现,大部分慕课课程直接选用市面上既有的教材,而授课团队为了配合慕课课程要求,对既有教材的知识框架或多或少有所改动,传统教材的定位和内容设定标准化与慕课课程的关联性较弱,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3]学术资源建设作用不明显。另有部分课程面临市面上尚无单一出版的配套教材的情况。比如北京大学《软件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课程就声明“本课程尚无适用的单一出版教材,以教师提供的电子版讲义为准”。[4]此外,不少课程配备即时测评,但是题量有限,学习者练习效果欠佳,而慕课参考资料以课程教材为主,配套练习册则明显匮乏。

三、慕课学术资源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慕课平台应规范课程栏目设置

慕课平台的资源栏目由授课团队自行选填,即使有相应资源栏目,他们也不一定列出参考资料目录,但是设置相应的资源栏目更显课程设置严谨规范。目前慕课平台还处在发展阶段,工作重点偏向吸引更多重点高校优质课程上线,在各慕课平台尚未对慕课课程制定规范化评估机制的情况下,平台应该首先将课程建设规范化、栏目设置合理化,鼓励授课团队主动列出学术资源,用规范的教材教参指导学习者学习。随着慕课平台课程数量逐渐增多,慕课平台还应充分发挥主动性,搜集学习者的学习反馈,了解学习者对学术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情况,逐步完善课程资源评估机制,保障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二)慕课授课团队要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化意识

学术资源建设不仅是授课团队严谨治学的表现,还体现出授课团队对课程负责、对学习者负责的态度。慕课授课团队要重视并规范学术资源建设,列出参考资料书目,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出版信息,在没有配套教材的情况下,通过对各本书目添加推荐指数、简述推荐理由等分析性语言,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例如,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简要分析课程各本参考资料的重难点,针对不同读者群提供基础学习、进一步学习、优秀学生选读3种不同层次的参考资料。[5]授课团队应该严格管理用于课外交流的群组,规范群组内的学术资源分享形式,防止以资源共享名义侵犯相关著作权的现象发生,呼吁学习者在慕课讨论区发帖交流,以便授课教师分析掌握学习者学习情况,完善教学内容。此外,授课团队开课之初即主动说明参考资料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优化课程讨论区版面,让学习者及助教更多地关注具体的课程学习问题。

(三)学术出版社要重视慕课产品开发

学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参主要依赖高校订购,发行量有限,随着慕课推广应用的加深,慕课学习者数以万计且不断累积更新,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学术出版社应该及时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联合慕课授课团队共同建设慕课学术资源。

首先,要盘活出版社的既有资源。学术出版社在长久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众多优质作者资源,出版社要充分考察本社出版的出版物在慕课中的应用情况,了解著书教师是否开设或即将开设慕课课程,及时与相关教师沟通,通过再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科数学分析(第五版)》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慕课课程《高等数学习题课》配套的立体化教材。[6]

其次,通过策划慕课新教材、开发慕课配套练习册等,丰富出版物品种。学术出版社要转变以往的教材策划思路,联合授课团队以课程实际内容需求为导向策划出版选题,结合慕课课程专题形式架构知识体系的特点,在教材内容组织、出版物形态等方面创新,打造更契合慕课的教材。此外,还可以联合授课团队打造课程配套练习册,帮助学习者在实战中巩固提高,而针对教材教参普遍价格偏高这一点,数字题库的开发应用能减轻学习者的学习成本。

最后,要创新慕课产品营销思路,为慕课团队建设学术资源提供便利。学术出版社要充分利用慕课在教材教参营销上的天然优势,在慕课营销上发挥主动性并逐步完善服务意识。学术出版社与授课团队合作,尝试提供限时免费服务,吸引学习者购买。比如某一课程在某一学期开课阶段,所有注册的慕课学习者可以免费试读部分章节,且仅限于课程同步开放时段,一旦课程结束,免费服务也中止,但允许学习者以折扣价格获取纸质版。[7]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专业性强、开课学校少的课程,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导弹总体设计导论》为在线课程教学配备了专门教材《导弹总体设计导论》,2016年待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在未出版之前,网上注册学习者可免费索要教材的PDF电子版。[8]

四、结语

慕课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学术资源的建设问题是其面临的挑战与难题之一,需要慕课平台、授课团队和学术出版社的共同协作,最终实现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服务,提升课程质量,推进慕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车万翔,袁永峰,叶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EB/ OL] .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9003#/info,2016-07-20.

[2] 任婷,王克方,罗茜.从中国高校MOOC课程现状反观大学出版社发展之路[J].编辑之友,2016(4):9-15.

[3] 王友富. MOOC背景下的教材形态与研发策略初探[J].中国编辑,2016(2):63-67.

[4] 吕筠.软件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EB/OL] . http:// www.chinesemooc.org/mooc/4405,2016-07-20.

[5] 柴俊,庞学诚,吴畏,等.数学分析[EB/OL] . http://www. icourse163.org/course/ecnu-449002#/info,2016-07-20.

[6] 尹逊波,靳水林,张夏,等.高等数学习题课[EB/OL] . http:// www.icourse163.org/course/hit-431001#/info,2016-07-20.

[7] 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M].刘春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4-79.

[8] 刘新建.导弹总体设计导论[EB/OL] . https://www.xuetangx. com/courses/course-v1:NUDT+082501502+_/about,2016-07-20.

G642

A

1674-8883(2016)17-0280-02

赵盼,北京印刷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出版、著作权等。

猜你喜欢

参考资料教参出版社
我等待……
声乐课程的教学研究
呆奇的故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四部分 年度宪法学研究相关参考资料
六、年度宪法学研究相关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