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好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策略*
——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

2016-03-02刘奕涛钟凯雄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管理高校

刘奕涛 钟凯雄



高校“好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策略*
——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

刘奕涛 钟凯雄16

摘 要:“好教师”是教师成长新的方向。高校应从文化管理视角剖析“好教师”成长环境的文化维度,通过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催生人际信任的教师行为文化,打造教育性、人文性、特色性和整体性相融的物质文化环境等文化管理策略,对“好教师”成长环境进行持续的调控和优化,为其成长提供充溢文化动力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高校;好教师;文化管理;成长环境

* 本文系2015年度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性特色大学创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YJG20150117)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好教师”更是中国教育的希望。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长篇讲话,明确提出了衡量“好教师”的“四大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将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课题,也是高校教师成长新的方向。《纲要》等文件的出台及国家领导人对发展教育的重视,对于塑造教师成长的良性环境,增强高校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以助推越来越多“好教师”的生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好教师”的成长需要适宜的支持性环境,当前应变革传统制约“好教师”成长的深层性文化要素,更为凸显教师在自我成长环境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尊严,为“好教师”成长提供充溢教育智慧和文化激励的生态环境。因此,转向选择一种注重主体价值实现,秉承激励、凝聚和引领的理念,采取对话、民主、开放和合作方式的文化管理模式是对“好教师”成长环境进行持续调控和优化以及“好教师”成长的内在要求与现实抉择。

一、高校“好教师”成长环境:基本特征与文化层次分析

(一)“好教师”成长环境的基本特征

基于衡量“好教师”的四个标准,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好教师”的成长是教师主体与环境之间持续自觉互动的必然结果。“好教师”成长环境须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好教师”是能给学生以持续和积极的示范与引领,把热爱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信念与履行职业道德和责任密切结合的教师。这要求教师要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和对话的结构是开放和民主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文化是协作和互动的,因此,“好教师”成长环境应是开放的、互动的心灵与心灵交换的系统。其次,“好教师”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领导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教师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角色期待,他们必须拥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领导权力才能胜任高校教师育人工作,这要求教师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充满制度激励和支持的环境中:教师必须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有力的支持条件;便利地获得学习资源和帮助;有权力参与资源的配置,因此一个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以教师为本的制度环境是必需的,换句话说,高校“好教师”必须拥有处置专业发展事宜和个人学习权力的自主空间。最后,“好教师”应代表着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竞争优势。“好教师”应具有群体特征而不是单一的具体人,其成长环境应是“好教师”群体生成、繁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这要求高校本质上应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和成长沃土。

(二)“好教师”成长环境的文化层次分析

“所谓环境是指主体周围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一切要素构成的体系”。[1]“好教师”是有着高度自觉意识的主体,其成长环境是指基于“好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其成长过程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总和,由主观心理环境与支撑性客观环境所构成。

1.主观心理环境。主观心理环境是主体对外在环境或客观环境及其需求、变化的觉知和理解而形成的认知、意志、情感和倾向等主体心理要素构成的内在环境。教师的成长更多地取决于自身所具有的心态与行为,心理环境影响和制约了教师主体对外部环境的态度和行为选择,而“心理环境的差异奠定了职业态度与抱负的不同基调”[2],对好教师成长起着持续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它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克服和超越客观环境中种种局限和困难,而且可以激发教师主体创造适宜自我发展的环境生态。因而一个稳定、积极的心理环境对“好教师”的主体成长十分必要。在教育教学中实践中,良好的教师心理环境体现为教师对教育的信念与责任、自觉发展的意识(包括反思性精神、专业精神等)以及对学生的情感。

2.支撑性客观环境。支撑性客观环境是教师生于斯长于斯的主体周围时空。对于教师而言,学校是对他们成长影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支撑性环境。学校支撑性环境是指那些有利于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政策、制度、管理模式及文化理念、人际关系等要素构成的外部环境。从文化层次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1)精神文化环境是客观环境中隐性的内在因素,由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气质与校园氛围等要素构成,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制度文化环境,由学校的政策制度、管理模式和决策体制等构成,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激励的手段规范和激励教师的行为选择和发展取向。(3)行为文化环境,是环境中一切行为的总和,是教师发展人际关系,开展学术活动,参与决策行为和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符合学术逻辑与学校主流价值的行为取向和行动方式。行为文化环境中榜样力量的存在及人际沟通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的完善,能激发教师自觉学习先进,主动融入集体,增强组织协调从而更加明确自我角色,形成组织愿景所希望的行为。(4)物质文化环境,是指蕴含学校核心价值的校园空间布局、学校标识物、典礼仪式、基础设施及课程设置、经费安排等实体性因素构成的物化体系。体现教师为本、服务教师发展的这些实体性因素能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和信任,从而为学校发展而自觉地完善自我。

二、文化管理:作为调控与优化“好教师”成长环境的方式

(一)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与管理理念

文化管理是管理学演进进程中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新出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它是指在整合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识别与选择、文化培育与发展、文化整合与创新的环节,发挥文化的规范、激励、导向、创新与凝聚功能,发掘独特文化资源,营造独特文化育人氛围。在高校这一独特的文化机体中,文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文化管理是基于大学文化之上的价值与理念的管理。价值、理念与思想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文化管理强调理念和价值在大学的管理行为的导向功能,通过对大学中的文化要素和资源进行识别和选择、发掘与培育,整合与创新等,祛除文化阻力与文化惰性,在多元复杂的文化要素中提炼、整合和塑造大学共享价值观,从而增强大学的价值认同与合力归属。第二,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人的解放与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在实际运作中,文化管理注重人的创造性、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极大地激发人的发展意识与成就欲望。第三,文化管理是基于团队学习和文化共享的共同体管理。在结构特征上,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注重条块化、学科化和等级性不同,文化管理更注重跨学科、跨界域和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整合与联结,这一特征为民主决策、团队学习和价值共享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撑条件,能极大地促进信息传递、经验沟通和精神交流,有助于高校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组织创新。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文化管理日益彰显出三种基本理念。第一,凸显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将教师的发展置于管理目的和管理环境的核心,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深切的关注,尊重教师的人格及教师的主体价值实现的需求和愿望,致力于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关怀和条件,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主体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教师主体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动力。第二,体现民主的理念。文化管理注重通过体现民主、平等和公正精神的文化机制,为教师主动融入集体生活、参与团队学习与坚守学术自主创造新的条件。文化管理的民主理念还意味着开放、平等、对话、协商和宽容,能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价值与学校整体价值的融合,教师学术自由精神的发展等。第三,注重协作的理念。文化管理通过文化要素与资源的选择与整合进而形成共享的价值取向,这有助于促进教师因共同的价值需求与目标而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协作。在实施文化管理较为成熟的高校中,教研室(组)、专业沙龙、教师发展生态馆、专业学习共同体等组织结构成为教师开展协作学习、团队学习的重要组织,教师在协作中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对建构良好的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二)文化管理对“好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好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过程,是教师主动自觉地融入环境的适应性和动态性的过程,也是教师认知环境文化,进而产生对环境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归属的过程。然而当前行政化主导下的教师发展生态,注重科学管理逻辑的教师发展评估体系,学术功利化、商业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的境况实则是对教师成长环境的压挤与破坏。一个没有充溢文化激励和支持,缺乏共同愿景和高尚文化品格的学术环境,是始终不能激发人们自觉地融入环境,并为这个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作出自我的努力,相反,在这一环境中往往充满着人们对环境的失望情绪,甚至是“心理逃离”。因此,运用文化管理对好教师的成长环境进行调控与优化十分必要。

基于对文化管理的内涵特质及其管理理念的分析,运用文化管理的理念与模式对好教师的成长环境进行调控与优化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与适切性,这种可能性与适切性还取决于高校的本质与教师自身的特质。第一,高校本身是一种文化组织,它通过文化传授与创新的方式培育人、发展人,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对文化管理的运用似乎更契合高校的气质;第二,高校本身是一种松散联结的结构,学科化的组织特性较为明显,高校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张力日益凸显,要想增强各学科组织间、各文化种群间的共享价值认同,需要借助文化在整合多元价值取向中的独特功能;第三,大学中的教授、学者是一群以脑力劳动为主,从事知识创造与传播的知识人。他们需要在一个充满激励、自由、协作、民主、宽松的支持性的学术生态环境中才能致力于学问。另外,教育活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情感对话与精神交往,这直接决定着师生之间意义世界的建构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在高校中采用刚性的、量化的和物质的管理方式是不适合的,必须通过文化管理增强文化的激励、导向与凝聚的功能,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自觉性。

三、调控与优化“好教师”成长环境的策略:文化管理路径

(一)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成长的两个重要元素就是教师学习以及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学习共同体就是一种支持教师学习,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组织载体。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意涵在于它是由有着强烈学习意愿,愿意共享学习愿景和学习责任的教师自愿组成的教师团体。其任务“是培育成长的文化生态,让每个成员获得自主发展”[3],“营造一种共享的、富有激励性的氛围和场景,把教师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的追求而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创设的共同体”[4]。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间的互动支持、对话参与,为教师成长提供无限的隐性学习资源,是教师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集体归属和教育信念。维斯恩莫(Westeimer)认为有效共同体取决于五个要素:相互依存、互动参与、利益共享、关注个体及少数人的意见、有意义的关系。[5]可见,共同体成员间的内在精神联结和价值与责任共享机制的形成,是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基础。文化管理的首要环节应对大学的核心价值进行识别与选择,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激励与整合促使共同体成员的信念、价值取向紧紧相连,在共享学习责任、互动参与中发展相互支持的发展机制,建构自我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构建共享的愿景体系,创设包容、尊重的学术氛围,建立公平的教师发展性评估制度以及畅通的意义协商、对话机制,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理念和价值一旦形成就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贯彻执行进而发展制度文化,以便形成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相对稳定的价值模式与规范体系。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与成熟的标志是制度文化的形成。它反映了大学人对大学制度实践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能够激励与规范大学人为实现大学的根本任务而开展工作。在文化管理的视域下,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四种基本价值取向。第一,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体现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就是要增强制度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维护教师的权益,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尊重教师的主体价值与独立人格。在这一点上,制度文化建设要确保为教师教学与学术研究创造宽容、自由的学术生态,并完善国家和学校层面的制度规范体系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治与教授治学”。第二,增强公信力的价值取向。现实中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干涉并削弱了制度公信力。制度公信力是制度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产生制度认同与制度心理的必要前提。应该通过健全体现正义、公平与民主价值的决策参与机制、人事安排制度与资源分配制度等来增强制度的公信力。第三,反映主体发展性的价值取向。实现教师主体发展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大学育人的使命与本质决定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要强化教师对制度价值的内化,形成制度约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计与执行为教师主体超越文化惰性与文化阻力,建构适宜自我发展的成长环境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第四,突出学术性的价值取向。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学术性为前提。在大学行政化与官本位思维仍然盛行的今天,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大学学术逻辑的运行机制,保障学术权力不受市场、政治等力量的干预、压挤,并保持与政治、市场的均衡协调关系。

(三)催生人际信任的教师行为文化

在开放性、民主性日益增强的校园环境中,教师的行为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这一特性有助于发展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但在大学行政化管理模式与注重绩效的管理模式下容易导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对立,即使在教师群体内部也常出现“文人相轻”,凝聚力弱化,教师孤单感高等现象而致使大学核心价值与知识经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分享与内化。要变革教师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孤立生存状态,必须推动他们积极融入学校共享的文化精神氛围中。文化管理的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克服注重科学管理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与绩效管理模式的弊端,引导教师形成遵从大学核心价值和学术逻辑的行为方式,展现大学文化所应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操守。从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的视角看,探索具有合作性质的行为机制,引导教师自觉建构信任的人际关系成为发展教师健康行为文化的基本路径。人际信任,是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的基础。“作为学校进步的一种社会资源,关系中的彼此信任可以促进信仰、价值观、组织的日常工作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发展。”[6]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围绕学校核心价值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促使教师自觉分享情感关怀,彼此协作,相互促进,同时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赋予教师适度的参与决策的权力,完善教师人际的对话机制,建构公平的奖励体系与民主的责任分担体系,是催生信任的教师人际关系和行为文化的必要举措。

(四)打造教育性、人文性、特色性和整体性相融合的物质文化环境

教师成长于斯的学校物质环境是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教师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文化管理的第四个环节就在于不断推动大学精神文化与价值取向向学校的风俗习惯、典礼仪式、校园标识、组织结构、景观布局等的渗透融合,凸显教育性、人文性、特色性和整体性相融的理念,使之与大学和教师特有的气质、风貌、追求等相契合、相融通。教育性是指要通过文化价值的渗透和熏陶,让环境“诉说”大学精神与价值,使教师的心灵起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自觉地融入环境之中。人文性是大学物质文化环境的基本要求,是指物质文化环境要体现文化的生活观、氛围与品位,凸显人文关怀的特点。物质文化的历史性与传承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与可获得性,物质环境的和谐性与审美性等是人文性的重要要求。特色性,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生命力,物质文化环境的塑造一定要基于学校特有的办学定位和历史传统来规划的,要避免雷同化、同质化,从物质结构上“固守”大学的特色。整体性,是指物质文化环境建设要科学论证和系统规划,切忌零敲碎打的碎片化建设,要注重校园整体性、协调性与系统性,使大学核心价值、传统风俗、制度规范、教师组织、校园景观布局相融协调、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刘维鸿. 论教师成长的环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131-134.

[2] 卢锦珍. 论教师成长的心理环境[J]. 教育与职业,2012(36):95-97.

[3] 茹荣芳. 专业学习共同体:走向文化生态的教师教育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26-29.

[4] 李清臣. 困境与超越:专业学习共同体下的学习文化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34-38.

[5] 牛利华.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焦虑与现实出路[J]. 外国教育研究,2013(7):59-65.

[6] 许杰. 建构激情、信任、合作的专业团队: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J]. 教育科学,2008(4):32-38.

(责任编辑 权玛利)

·比较教育·

The Reg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ies’ "Good Teachers" Growing Environment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nagement

LIU Yitao & ZHONG Kaixiong

Abstract:Becoming "good teacher" is a new direction of teachers growing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ies should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ood teachers" growing environment, concentrate on constructing teachers' learning community, improve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teachers’ interpersonal trust behavior culture, create an educational, humanism and characteristic material culture environment. These are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management to continuously regulate and optimize the "good teachers" growing environment, which provide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growth.

Key Words:universities; good teacher; cultural management; growing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6)02-0068-05

收稿日期:2016-03-03

作者简介:刘奕涛,嘉应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广东梅州,514015);钟凯雄,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广东梅州,514015)

猜你喜欢

文化管理高校
学校文化管理刍议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管理创新
技工院校文化管理初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制度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