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应以高中为着力点
2016-03-02胡敏
胡 敏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应以高中为着力点
胡敏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尽管认识有发展,路径在找寻,但矛盾依然存在,衔接仍然不足。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衔接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功效。如果能从该阶段德育课程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妥善处理,就能有效地促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
一、高中学段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特殊地位
(一)高中德育课程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德育课程的“关系共同体”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下连义务教育,上连高等教育,具有承转作用。这使得高中德育课程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德育课程的“关系共同体”,也具有承转作用。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行)》,正式将初中和小学德育课作为一个阶段整合规划、调整,小学、初中德育课程具有较多的共性,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较稳定,衔接基本良好。1959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全国中等学校通用的政治课教教学大纲》后,初中和高中德育课程也曾经在1997年以前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设置,两者关系密切。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与大学关系越来越密切,它既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也逐步具有大学预科的一些特点,高中德育课程与大学德育课程也越来越密切。高中德育课程历史上与初中德育课程一体相连,现实上与大学德育课程紧密相关,嵌套在两者之间,高度关联,成为教育链条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的“关系共同体”。
(二)高中德育课程是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桥梁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德育课程的课程形态、知识结构、设计思路、教材编排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德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内容设计以“我”为中心,逐渐外推形成“我”与自我、他人、国家与社会的内容格局,更多关注学生生活领域,教材设计编排直观、以大量的图片、照片和漫画为主。现行高等教育德育课程是分科性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更加强调学科性和理论性,更多注重政治引领,教材以文字为主。故而,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与高等教育德育课程有明显区别。这些差异使得学生从基础教育德育课程到接受高等教育德育课程需要过渡衔接,而高中德育课程恰好就是这个过渡和衔接的中介。
二、提高高中学段德育课程衔接性的路径
无论是从高中在整个教育系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来看,还是从高中德育课程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殊性和作用来看,高中德育课程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德育课程的过渡环节。它是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结合部,是理解和处理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着力点。
一是在德育课程内容上寻求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无缝对接。德育课程作为一种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国家的核心价值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德育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它既传授道德知识,又培养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这三部分内容在各学段容量不一样。高中德育课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丰富德育课程,寻求三部分的合理比例,处理好社会政治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融合,解决好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及课程内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关系,以促进其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协调,实现教育的“连续性”。
二是在德育课程形式上推进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高中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青春期向成人转变的阶段,思维发展进入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后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逐渐成熟。高中德育课程是从义务教育综合课程向高等教育分科课程转变,从基础知识向“高深学问”的转化,既要有分科课程的特点,又要融入综合的理念;既要克服简单政治化,又要避免纯粹知识化;既要观照现实、满足和引导学生发展,又要培养理性思维、倡导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既要尊重学科逻辑,又要融入学生生活情境,符合他们的知识准备基础和兴趣需求。
三是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实现高中德育课程的承转作用。要用高中德育课程这把钥匙打开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大锁,必须要将其放置于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环境中。2014年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4]从各学段入学率看,小学和初中之间选拔关系不明显,但是初中和高中、高中和大学之间更多的是选拔关系,德育课程更多地被忽视,只在涉及高考的部分学生中才被重视。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高考招生制度、学校治理格局、教师评聘等有了许多新的改变,兼具有“基础教育、职业准备和大学预备教育”[5]功能的高中深受影响,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这给高中德育课程实现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德育课程衔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德育课程在保持自身阶段性和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教师流动制度的建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整合等力求解决三个学段衔接的有效性问题。
作者简介:胡敏,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广东广州,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