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鬼”记
——《活见鬼》磨课散记

2016-03-02林志强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试教文言文言文

林志强

小古文《活见鬼》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文言文故事。故事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如何借助《活见鬼》这一“例子”,让学生明白文本所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在多次试教和反思的过程中,我渐渐摸索出了一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轨迹,又向着“永远在前方”的美好教学境界迈进了“一小步”。

一教:讲述故事,领悟道理,凸显故事色彩

对于文言文,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学习《欲速则不达》一文时,课后习题已经出现过“文言文”这种文体。学生也先后学习了文言文《寓言二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叶公好龙》、拓展阅读《崂山道士》的部分段落。基于此,第一次试教时,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故事内容的理解、把握,故事道理的感悟、分享上。课堂教学环节呈现如下:

在揭示课题,简单理解“活见鬼”的意思之后,我先让学生利用课文后面的译文疏通了重点词语的古今异义,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讲述故事、全班交流分享故事”两个步骤的活动,最后在学生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的“笑”字作文章,让学生说“笑”、议“笑”、悟“笑”。课堂上,学生学习自主、交流充分,笑声朗朗、热热闹闹。课后,正当我暗暗得意,满怀期待老师们的夸赞时,却迎来了这样的评价:“这完全不是一节语文课,更像是一节故事课或是思想品德课!”这“一盆冷水”从天而降,直泼得我发热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是呀,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故事内容读懂了,蕴含的道理也明白了,但是学生在有关语文方面的知识,又有多少长进呢?语文教学岂能如此浅尝辄止、草草了事?

二教:关注文体,着力朗读,展现文言味道

这篇课文的表达形式是文言文,教者怎能视而不见呢?学生虽然接触过文言文,但毕竟接触有限,生分得很!于是,我改变第一次试教时对文言文这一文体“蜻蜓点水”式的过场环节,有意突出和加强了“字音的判断选择、字义的古今比较和省略表达的文言特点”等具体的语文实践,同时,也加强了朗读、诵读的指导练习,让课堂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文言味道。在教学中,我同样让学生借助“译文”这根拐杖自主疏通古文文意,接着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让学生生疑、质疑,教师则在随机的点拨中,或引导自主释疑、或引导辩论分析、或直接适当讲解,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最后通过针对性的朗读技巧(停顿、轻重、缓急)的渗透,让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一步一步地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当然,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也在学生的诵读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展现。

第二次试教,文言文的味道出来了,我以为这应该算是大功告成了。可是,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说:“朗读虽然有了一些技巧的支撑,但是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是否单薄了一些,文本除了字义等文言特点值得注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咀嚼品味的文本语言?”换句话说,“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点又会在哪里呢?”……大家的评点使我深有感触,是啊,这节课,除了一些古文知识和琅琅的书声之外,作为教者,我又能给学生什么言语智慧的启迪与发展呢?

三教:关注语言,激发情感,回归语文本色

有了前两次试教的基础,在第三次教学中,我增加了文本语言的咀嚼与品味,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空白的想象与补充,文本情境的创设与体验。即:

其一,停留在“久之,不语”中。我提问:“走了好一阵子,两人都不说话,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又会是怎样的翻江倒海呢?”学生们尽情地猜测、充分地表达,情感在其过程中慢慢地积聚、汇集。

其二,驻足于“炊糕者”店门口。我引导学生抓住两人出现在店门口时相似而又不同的动作、声音以及心理,感受二人当时的惊魂未定。在充分的想象里,在情境的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再次的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课堂呈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其三,品味着“戛然而止的笑”。对这戛然而止的笑声,我不仅让学生自由表达着自己对“笑声”的理解与感悟,更进一步通过“加上一个结尾与原文的结尾的对比”环节,让学生在比较中讨论,进而在辩论中感悟文本“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余音绕梁,给人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的无穷魅力。

文本语言的咀嚼与品味,文本空白的想象与补充,文本情境的创设与体验,还有文章写法的辩论与感悟,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厚度,更是锤炼了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三次试教,拨云见日。文言文《活见鬼》公开课教学终于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教学境界迈进了那么“一小步”。

猜你喜欢

试教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实词推断法
闲话“裸课”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