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也需要精解
——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出儿童需要的味
2016-03-02高子阳特级教师
高子阳(特级教师)
画画、说画、赏画本专属于美术学科,因语文学科的独特性、文与图的密切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材中有插图)等因素,教材自然少不了相关的文章。而此类文章有着特别专业的东西在里面,如果解读不好,像解读其他课文那样去析读,课堂上肯定会留下许多遗憾的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人教版三上),所言之画是《清明上河图》。多年来,教材编者将这篇课文设置为略读课文,也就是用一节课来教的课文。因为课时只能是一课时,这为全面解读课文带来了难度(这可能是所有略读课文所面临的难题)。解读深了,编者、教师都会强烈反对,原因是不必要;解读不到位,学生只能了解个大概。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一直就是学生读读,教师随便讲讲。如此肤浅解读、随意教学,自然是远离通透。这样略略地读,难道就是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略读课文教学也需要通透,最起码是略读式的通透。老师们也许早已经有了一种共识——略读课文不能当作讲读课文来教。曾记得2008年的青赛会上,浙江王春燕的《猴王出世》上得非常棒,但最终只获得一等奖,许多专家、教师为之惋惜,原因只是因为她将略读课文教成了讲读课文。这节课引发了小语界对略读课文教学长达一年的关注和讨论,但至今也没有定论。
其实,自有略读课文这种说法以来,略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报刊杂志出现了很多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的文章,最终莫衷一是。
人教版教材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的,这是遵循课程标的表现。因为课标(2011年版)关于略读有很多规定:第二学段的略读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教学建议中的内容——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评价建议中的内容——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既然课程标准有着那么多的规定,教师自然要关注略读,要引导学生学会略读,略读课文教什么也就一目了然——通过略读方法的指导,粗知文章大意,并把握文章大意。
有人认为:“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叶圣陶先生也早就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给学生补充什么呢?应用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此课教学不就教偏了吗?看来这一课,要放在单元中思考,放在单元中解读。学生要略读,教师注定不能略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个非常大的主题,编者主要通过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拜师》)、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古代建筑(《赵州桥》)、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还有相关的课后搜索来建构的。用这些元素为三年级学生建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确是一个创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虽是略读课文,但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体系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相当重要的。编者在单元前面让教师带着学生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在《一幅名场中外的画》的课文前面编者专门指出——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再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自豪”“感受光辉灿烂”也把这篇课文的阅读基调定了下来。当然,我们也应该从“自豪”“感受光辉灿烂”方面来解读。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让中国人自豪?答案在题目中,那就是名扬中外!答案在第1自然段里,那就是这幅画窄而长,能把热闹的场面画出来,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答案在最后一个自然段里,那就是“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从文章的整体来看,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个自然段里,如这幅画画的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有;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情景画得有意思、传神。在北宋时代,居然有这样的画家,作为中国人怎能不自豪?
那么,如何去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那就以散点的思维看此文,因为这幅画就是以散点的思维创作出来的。
第一个点,可从第1自然段中感受到。那就是“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这段话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这幅画很长,5米多长,但不高,比学生手中20厘米的尺子略长一点;二是就是这样的画,却再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说明画的内容是北宋都城的繁荣昌盛;三是从这幅画流传八百多年的历史,说明一代代中国人珍爱这幅作品。
第二个点,可从第2自然段中感受到。《清明上河图》画了很多东西,作者却在这里只写了画面上的人物,五百多个人物,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了上面,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人最难画,每个人不一样,每一行的人又各具特点,一一画出,足以说明画家张择端不一般。
第三个点,可在第3自然段中感受到,那就是通过“省略号”及五个“有的”“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却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的人”可以感受到张择端是位绘画大师。
第四个点,可从第4自然段中感受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北头的情景画得的确传神,无数评论家观看此处都自动写下许多精彩文字来评说,本文作者也不例外。如此传神,《清明上河图》怎能不名扬中外?
第五个点,那就是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整体了解《清明上河图》,记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
从“自豪”“感受光辉灿烂”的角度看课文,就这么简单地说一说,足够一课时的教学安排了。但静下心来再读课文,觉得用一课时教这样一幅世界名画,是一种罪过。因为这幅画给予中国人的东西太多了,略知大意,有一种对不起三年级学生的感觉。而作为这么大的主题单元,仅仅这一点,其文化含量不大打折扣吗?
《清明上河图》的确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绘画非常专业,读画也要非常专业,赏画更要专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读懂这样的一幅名画,或者说借助这篇500多字的短文来理解这幅世界名画,也是对教师专业的考量。面对内容如此复杂的图,如果仍然以略读的思维来对待,走马观花式的看说这幅画,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补充难道就是这个皮毛之样?因为这篇课文,我读了多篇介绍、赞美《清明上河图》的文章,但总觉得不够。解读好一篇课文的确需要我们做很多事,做的越多我们越能深入浅出,解读的越细,才能恰当的取舍,才能真正用一课时教好这一课。对于《清明上河图》,我们不能只是一个入门级的看客,而从研究、思考的角度带着三年级的学生进一步地感受,不能说一点价值也没有,而我们最好不要以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而放弃教学前的深入解读。文化这种东西,我们应该相信三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他们的特别智慧。对于这幅画,我设计了如下20个问题:
1.作者是谁?作者的有关资料,学生要不要知道?——张择端生于1085年,卒于1145年。
2.张择端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只是表现北宋的繁荣昌盛吗?——答案挺复杂的,不细细研究,难以准确获得。
3.《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是谁?——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4.这幅画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是谁写的,是用什么体写的?——宋徽宗用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5.《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成为名扬中外的画?这个问题较难回答,从艺术角度看,这幅画代表宋代顶尖级绘画水平。
6.宋徽宗赵佶收藏此画不久北宋灭亡了,这幅画画的却是繁荣的北宋,此画与亡国有联系吗?——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
7.《清明上河图》画了哪些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上到底画了多少人?课文说是五百多人,但有好多文章说画了814人,而最近有一篇新的文章说是1643人。教材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更准确的数据?
8.《清明上河图》画了哪些动物?有多少只?这些动物都是人们熟知的吗?——最新资料显示:208只。
9.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驴?——据科学考证,北宋人喜欢骑驴。
10.人们最熟知的两种牲畜——马和羊,张择端为什么画的那么少?北宋人不养马养羊吗?——整幅画中,只有五匹模模糊糊、看似像马的牲畜。而羊在这幅画中是找不到。据考证,北宋的都城汴梁,那时养的马、羊是很多的。
11.有人研究这幅画,说其蕴藏着军事机密,是真的吗?你相信吗?——张择端画这幅画想告诉皇帝北宋缺马少羊。赵佶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不管部队,部队的马非常少,也没有羊皮做衣做帐篷,部队因此没有战斗力。
12.艺术家(画家)往往有着独特的个性,常人不具的品格,从这幅画能看出来吗?——张择端把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肯定隐藏于这幅画中。
13.八百多年了,很多人评价过这幅图,哪些评价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14.“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是“清明节”中的清明吗?——据图上的信息推断,不是的!《清明上河图》上画有西瓜,那个年代,清明时节不可能有西瓜。“清明”看来不是“清明节”的清明,其中必然暗藏着某种意思,什么是清明?
15.北宋时汴梁,在“清明节”时,能有西瓜及新酿的酒吗?
16.这幅画到底有多宽、多高?课文说是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但很多资料说是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教材该不该用最准确的数据?北宋时期的画家喜欢画长的画,《清明上河图》是最长的吗?
17.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大师之画也犹药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药,但这剂药没有被皇帝发现,北宋之病因此没有得到及时根治,国家亡了。名扬中外包涵这一层意思吗?
18.世界上有很多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它们都是画家通过临摹、想象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赝品,你对赝品如何看?
19.这幅画的画法,有什么独到之处?这幅画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来一一欣赏?
20.《清明上河图》每到一位收藏者的手中都留下了一些特别的印迹,如果《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到了你的手中,你如何对待它?
作为教师,如能一一解答这20个问题,此课教学肯定特别有味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在课文中,有的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略读课文,但以20问题法读略读课文,可以让我们知道课文里有了什么,哪些东西没有。而没有的东西往往最能激发读者去思考、去研究。而略读课文如果只是粗略读一读,教师用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简单交流交流,学生只知大意,这样的略读真对学生阅读素养有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从“例子”的角度考证过这句话,结合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多读多写”,我认为每篇课文应该是学习的起点,每篇课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沿着起点奔跑起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课程意识”,略读课文也不例外。而把这篇课文当作略读课文的例子来教,学生只是粗知大意,不能从文章中获知更多的未知及研究素养,这注定不是当下阅读教学所追求的,把略读课文当成起点来引导,引导学生跑起来,涉猎更多,这才是略读课文真正的补充与运用之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