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语文捕捉文眼作用及方法

2016-03-02王继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眼整篇文章文章

王继凤

(辽宁省朝阳市胜利镇董家店中学 辽宁朝阳 122623)

初一语文捕捉文眼作用及方法

王继凤

(辽宁省朝阳市胜利镇董家店中学 辽宁朝阳 122623)

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捕捉文眼的能力,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文章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文眼的作用,探究捕捉文眼的方法,帮助初一学生在语文教学更轻松的获取知识。

初一 语文 捕捉文眼 作用 方法

当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惊叹作者整篇文章布局巧妙、语言表达精炼简洁,似乎没有更好的形容词对其进行修饰。那么抓住文眼是我们在进行文章学习的时候最重要的方法,文章中能够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或词语就是文章的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精神体现。教师如果能够将捕捉文眼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也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1]

一、捕捉文眼的作用

1.捕捉文眼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初一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不少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性把握不是很好,因此在教学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捕捉文眼,培养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2]

例如人教版《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学生要抓住母爱这个文眼,史铁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双腿瘫痪,就在他对生命产生绝望的时候,是母亲的爱挽救了他,母亲是爱花的,但是为了照顾儿子,母亲的花都死了。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史铁生能够乐观面对人生,一起看看秋天的北海,可是直到最后,是在妹妹的陪同下去的北海公园,看了母亲没有看到的菊花。文章通过表达对秋天的怀念,实际上是传达对母亲的爱,以及那来不及道谢的心。

2.捕捉文眼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会发现文章作者会通过文字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时候抓住文眼,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揣摩。

例如人教版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作者通过简单的几句诗向人们传达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诗句中我们能够读出作者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时,表现的是那么谈定从容,仿佛外界的因素不会影响他的心情。很多人被这种心态感染,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3]

3.捕捉文眼有助于学生挖掘文章内在的联系

初一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学生需要通过捕捉文眼的方法找到文章内在的联系。

例如人教版李大钊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文章标题已经将整篇文章的文眼展示出来了,道出了国运与国民的联系,作者通过对艰难国运的描写,彰显苦难中的人民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准确捕捉文眼的方法

1.通过文章标题捕捉文眼

文章的题目是作者表达中心思想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捕捉文眼。例如《我的老师》,很明显文章的主题就是老师,表达的就是对老师的歌颂,文章围绕老师做过的七件小事,通过“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片段的描写,可以反映出老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说明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通过文章段落起始句捕捉文眼

不少文章在起始句的部分就向读者表达了整篇文章的重点,往往是通过简洁干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例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文章的第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诠释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整篇文章的文眼。

3.通过贯穿全文的语句或词汇捕捉文眼

有些语句或者词汇在整篇文章中出现过很多次,学生就要格外注意这类语句或词汇,这些语句或词汇很可能就是文章的文眼。例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通过对说和做的描写,突出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表现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同时闻一多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通过文章结尾捕捉文眼

阅读某些文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通读全文似乎没有找到作者的中心论点,其实作者是巧妙的运用归纳的形式在文章结尾部分道出了文章的文眼。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最后一句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深刻的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通过描写爸爸的夹竹桃给作者带来很多勇气,同时也见证了作者人生很多关键的转折点,父亲生病住院,将夹竹桃送给作者,期望能够陪伴作者渡过人生的难关,但是最后父亲走了,花儿也枯萎了。[4]

5.通过文章中心论点捕捉文眼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最能够体现文眼的,学生应该紧扣文章论点,捕捉文眼。例如《纪念白求恩》,深刻的表达的白求恩同志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他是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却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无私奉献,赞扬他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当代青少年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结:

初一语文的学习是对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文眼,通过文眼点拨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加强文眼在文章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善用文眼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借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丁银玲.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眼”[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8:19-22.

[2]彭建足.紧扣“文眼”,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1,06:37-38.

[3]郑设善.重视“文眼”教学 增强散文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学刊,2013,18:138+144.

[4]余润禾.抓文眼,促感悟——“细说”文眼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5,86:14+36.

猜你喜欢

文眼整篇文章文章
惊喜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思维大碰撞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散文贵有“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