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新闻的采访技巧

2016-03-02海峡导报福建厦门361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化解新闻采访状况

房 舒(海峡导报,福建 厦门 361000)



浅谈社会新闻的采访技巧

房 舒
(海峡导报,福建 厦门 361000)

摘 要:新闻采访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功。很多新闻从业者也熟背过采访的各种技巧。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特别是在曝光和监督较多的社会新闻采访中,记者却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和困难,有的甚至可以称为“极端环境”。如何灵活地使用采访技巧来化解各类的困难,笔者从自身多年记者工作经验出发,尝试作出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闻采访;困难;状况;化解

采访是新闻报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记者,特别是社会新闻记者,要从中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不仅仅需要他们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能临场应变,化解各种困难,而这就需要记者更加注重技巧的使用。

一、面对各种困难,如何灵活地使用技巧

(一)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客观环境方面的困难)

在新闻采访中,很多时候还会遇到环境方面的限制,如要去深远的山区,交通不便或是一些地震、泥石流、洪灾的现场,记者需要克服的便是恶劣的环境。

在这个时候,采访者最好不要单独行动,一定要带上可靠的同伴,最好有当地人的指引。笔者有一次深入同安西山村采访村落祖坟地,被夷为平地甚至上面还盖起了猪圈的新闻。出发前就做好“功课”,发现我们要去的地方,不仅处于深山腹地,在与曝光者沟通过程中,还掌握到看守猪圈的,都是一些外地请来的劳工,稍有不慎便会有人身危险。于是,笔者不仅邀请了男同事同行,并与曝光者商议,由他们当地村委选派一名有威望的长者,陪同前往。一方面,可以免去不认路而绕路的烦恼;另一方面,有长者的陪同,也避免了比较激烈的当面冲击。

(二)采访受阻,危及采访者自身安危(社会环境方面的困难)

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正常的新闻采访中,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采访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在采访过程中,被访者可能会回避采访,甚至暴力抵触。有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利益团体为了保护其共同的利益,从而会对采访者施暴。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我国司法还不健全,记者在采访时如何维权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采访过程中如果会遭受采访者的侵害,首要的还是保护好自己,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灵活应变,避开这些施暴份子,寻找可能的突破口。

(三)不想交出主动权的受访者(如何处理保护采访者权益与确保采访成功的矛盾)

在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需要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一直面对采访者,采访者长时间的发问,可能会让采访对象烦躁起来,不愿意认真回答问题,甚至开始捉弄记者。特别是,当记者面对一些已取得较高社会地位,和思维敏捷的人时他们因为不喜欢将主动权交出,而主动出击,引导甚至控制记者的思想。笔者留意到,在国际新闻中就有法拉奇采访基辛格之例。当记者面对这样一个国际名流,一开始要面对的是权威的基辛格的“盘问”。基辛格想要扰乱记者的采访计划,并从中取乐。这个时候,记者千万不能慌张。首先,调整好心态,要认识到不管是采访者还是受访者,双方首先是平等的;其次,稍微改变一些采访技巧。例如,可以先从受访者的问题开始,面对权威者,言语中透露出肯定和欣赏,会让他们产生足够的认同感、满足感,接下来的提问,他们便会本着“我是帮你解决问题”的心态,有问必答。

(四)采访对象具有攻击性(维权与采访技巧)

在新闻采访中,采访者所面对的受访者是多层次的,具有不同的教育水平、年龄阶段,以及社会地位。当然,也会涉及一些极端人群,比如,罪犯。

社会新闻的采访,比其他新闻更容易面对这些情况。如2014年12月15日,一名男子在禾祥西加油站突然拿起一桶汽油往自己身上浇。笔者得到这条线索之后,立即奔赴现场。此时,该男子已经驾车从禾祥西路火车站附近,来到五洲大厦附近。这个时候,采访者应首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如选择安全的地点,有人陪伴。

(五)被访者难以敞开心扉(采访心理学的运用)

在采访中,往往时间是有限制的,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受访者接近,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让对方很快地接受和信任采访者,然后深度挖掘资料,就需要采访者仔细观察细节,营造出适合交谈的气氛。

在采访中,可能会遇到被访者不愿意谈,不配合采访的情况。这时候,记者就需要从细节着手,找出突破点。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2007年时曾采访过一个涉嫌抢劫杀人的暴徒,西安人杨某。5年前他曾因在新疆杀害一名出租车司机而亡命天涯,在厦门乘坐交通工具时被警方抓获。采访的地点,在看守所,笔者与受访者隔着冷冰冰的铁窗。刚开始,笔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对方的敌意和不配合。当笔者提及过去时,他的回答不是“不后悔”、“从未想过”就是“杀人偿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而且眼神也四处闪躲。

笔者当即决定丢开采访本,与他“聊天”。也许在多年的逃亡生涯中,他已经太久没有与人倾谈过。渐渐地,他开始说起家人。说起老婆时,态度冰冷;说起父母,他心里只有愧疚并表示“这辈子无法偿还也无所谓了”;但当他说起女儿时,眼神中明显闪过一丝温柔的情绪。笔者就抓住这个机会,与他谈女儿,谈女儿的童年和成长,当他终于承认“女儿的成长他必定缺席时”,心理防线终于被打开。于是,他开始回忆作案过程,开始后悔犯下滔天罪行。采访到最终,他甚至失声痛哭,将压抑多年的情感宣泄出来。笔者后来了解到,杨某因这次采访之后完全打开心扉,决定坦白交代,争取宽大。从而在之后的审讯中,交代出了更详细的犯罪细节,对警察办案,也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结语

新闻采访考察了通讯员和记者的专业素质,也考察了其临场应变能力。如何让采访更加成功?当然,仅仅靠采访前的“临阵磨刀”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平时持之以恒的长期积累。要靠多读书,坚持不懈地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还要注意经常收取和追踪新知识、新信息,时刻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物,不断丰富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才能淡定自若地应对采访中的各种困难状况。

参考文献:

[1] 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4):117-121.

[2] 汪雁,周万贺.访谈调查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1(05):18-19.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58-01

猜你喜欢

化解新闻采访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
化解我国房地产库存对策研究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