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2016-03-0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观性客观性

李 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浅析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李 尤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摄影从艺术角度而言,是一种从人的视觉角度形成的高雅艺术,而纪实摄影更是一种将人们心灵具体化展示的表达。因此,纪实摄影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实摄影作为对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其独有的特性便是记录“瞬间”。要探讨纪实摄影所蕴含的价值,就需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进行分析,虽然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纪实摄影;主观性;客观性

一、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

所谓的纪实摄影,是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爱好者,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以及真实生活以照片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或事物,让人们真正了解被摄对象的生活,从而唤起人们对被摄对象的关注。纪实摄影将现在以影像的方式保留下来,为以后留下实证,同时还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二、纪实摄影的主观性

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追求客观,但不能完全客观。摄影师在纪实摄影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个人主观完成构图与曝光等,纪实摄影的主观性表现在抓拍与摆拍两种技术中。所谓的抓拍,指的是拍摄目标对象自然状态下的瞬间形象;摆拍则是拍摄对象根据摄像师的意愿,在设定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意识拍摄。抓拍和摆拍在摄影界曾引发了热烈的议论。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拍摄手法,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纪实拍摄本身就是来自生活,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

另外,纪实摄影是一种光线的游戏,对一部纪实作品进行评价时,光线犹如画家的颜料,如果没有光,也就无法进行拍摄。无论是摄影师自己的主观想法,还是客观物象,都需要通过光源来呈现。

三、纪实摄影中的客观性

在纪实摄影中,客观性主要指的是发现问题,并且从理性角度分析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就是在以事实为前提下,通过理性的认识进行拍摄。就如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的那样:“对于摄影家而言,照相机是摄影家看待社会的眼睛。”也可以说,照相机对于摄影家来说更像是一本日记,纪实摄影并不是“发明者”,而是通过“日记”来充当事实的“发现者”。纪实摄影将事实作为技术,再融入摄影师自己的观念,进而创作出摄影作品。

四、纪实摄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纪实摄影利用主客观的统一强调感受,我们都会直观地把照片理解成真实的事件,可是在我们直接看照片、看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摄影师运用摄影技术给人们的心理暗示,摄影师运用暖色会使人们感觉更温馨,而运用灰暗调则会让人们感觉到沮丧,这也是最容易让人们理解的摄影技术。想要运用这些拍摄手段让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就不能进行直观拍摄,而是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达到拍摄的目的。

另一方面,纪实摄影重视人文精神。在我国纪实摄影发展之初,纪实摄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都是以文学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纪实摄影已经逐步转变为将镜头作为一种观察手段和思考手段的形式,从而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观察力。当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注重人性理念时,就需要注重拍摄手段。洞察人性并不是摄影师的专利,更是文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不同领域对人性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纪实摄影不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更需要在作品中融入对我国社会的洞察。只为拍摄而拍摄的纪实摄影只能成为一种消费品,社会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时时刻刻都在制造那些缺乏内涵的垃圾作品,但是有时人们依然无法区分纪实优秀作品和垃圾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纪实摄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鲜活的表情,表达属于当时社会的情感,通过纪实摄影来展示当代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纪实摄影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物本来的面貌,拍摄者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达创作的态度,将再现和表现紧密结合起来,再现基础上的表现是纪实摄影基本的创作手法。用图片纪实方式来反映社会的千姿百态、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等,纪实摄影成为揭示社会现象的手段和工具。在功利化和利益化的今天,能否利用纪实摄影真实地记录社会,已然成为摄影工作者、摄影记者、传媒从业者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贾清.影像的力量——中国纪实摄影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影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李科燕.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2012.

[3] 陶佳玮.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 张秉政,李鑫.当代传播环境下的纪实摄影[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15-118.

[5] 杨健.图像传播的视觉表征——视觉文化下图像传播对世界的反映[J].青年记者,2011(35):55.

[6] 邹吉文.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以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2011(35):17.

[7] 孙茜.摄影文化传播中的艺术审美取向[J].大众文艺,2011 (19):198.

[8] 黄自然.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探析[J].新闻界,2011(06):98-100.

[9] 王辉.纪实影像:基于特定时空的信息传播媒介——兼议真实、客观的四个理解原则[J].国际新闻界,2011(06):124-126.

[10] 祖宇.透过“真实”看“史实”——对纪实摄影创作本源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1(03):113.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38-01

猜你喜欢

主观性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论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