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视野下对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的反思
2016-03-02钟丹
钟 丹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媒介文化视野下对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的反思
钟 丹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进入21世纪,由于网络技术、国家网络版权政策等多种原因,网络自制剧发展迅猛,成为网络生存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丰富了影视传播渠道,同时也扩大了受众的观看范围,对传统电视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补充。网络自制剧作为一种媒介文化商品,在内容生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违其作为媒介文化商品的价值实现?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条策略。
关键词:媒介文化;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反思
网络自制剧,顾名思义就是由网络媒体自己投资拍摄,专门针对网络平台制作并播出的影视剧。[1]进入21世纪,互联网快速普及,大量的受众涌向互联网。视频网站因为具有互动及时、观看时间和地域不受限等优势,在新世纪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然而自2009年起,国家大力整治网络盗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时强化了对盗版美剧、韩剧、日剧的打击力度,使得许多广受受众追捧的美剧、日韩剧在视频网站一夜之间全部下档。由此,视频网站不得不支付大量的版权费以取得电视剧的播出权。然而,由于“限播令”的出台,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的成本也大幅上涨,想要获得网络独播权价格更是高昂。而电视剧的网络版权一般是两年使用期,两年之后需要重新购买版权,否则就必须下线。[2]“盗版之路”已无法继续前行,购买电视剧的版权费又如此之高,因此网络自制剧的出现看似是一种不错的探索。因为网络自制剧在平台、受众、互动等方面具有优势,其出现之后,发展迅猛。但因其制作成本低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及互动无节制等特点,反映到网络自制剧的内容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关照媒介文化,试图结合最近乐视网热播的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反思当下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为今后网络自制剧的生产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一、媒介文化简介
所谓媒介文化,就是媒介产品所表征的意义及受众的解读,它包含着从文化产品的生产、文本的呈现到文本的接收、运用这样一个过程。[3]媒介文化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当中,其作为大众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亚文化,同大众文化一样,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并构建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若想实现这样的社会功能,媒介文化必须在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中寻得一个平衡点。而作为媒介文化产品的网络自制剧,若想实现其作为文化产品所担负的文化使命,也必须尽量使这三种价值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二、媒介文化视野下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土生土长出来的根系文化,而媒介文化是通过媒体网络传播的信息符号文化。[4]传统文化往往是在其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中体现出来的,而在媒介文化中,“文化”的含义已经转换成信息、符号的意义。[4]媒介文化的“文化”体现在意义与符号之间,而通过对网络自制剧的内容分析,即可发现其在表现文化价值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存在这样三个问题:独创性不够、同质化严重、语言低俗化以及价值观扭曲。
1.独创性不够,同质化严重。在大数据时代,相较于传统的电视剧,网络自制剧拥有更多的渠道知晓受众的喜好,收视率不再成为其唯一可以依赖的评判指标。每一次的点击量、点赞数、评论数等都可以作为制作方知晓受众需求的依据。因此更易引发同质化现象,某一种类型的自制剧火爆网络之后,其他制作方为了降低风险,大量跟风,从而出现同质化现象,极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此外,同质化的出现,也易使受众群体窄化。
2.语言低俗化。网络自制剧所讲述的故事大多围绕都市青年男女的故事展开,讲述都市男女中发生的种种或恶搞或言情或喜剧的故事。[5]善于使用快节奏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和恶搞心态,用词也较大胆,很多网络用语甚至是一些黄段子等也频频出现。因网络自制剧无完整的审查机构,主要把关人只是其播出平台,但因为涉及其利益,其监督力度可想而知。此外,网络播出平台更具互动性,在其评论区常可看到污言秽语。且当下许多网络平台具有弹幕功能,观众可使用弹幕对剧进行点评,而这些点评中常出现低俗语言。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也诚然容易出现“三俗”现象,但是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尽管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是文化的包容性并不等同于毫无原则的接受。一定程度的网络用语在网络自制剧中进行使用自然无可厚非,但网络用语并不等同于污言秽语,语言文化也不应一味退让。
3.价值观扭曲。网络自制剧抓住了年轻人尤其是都市白领们压抑苦闷、需要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5]为了迎合受众,恶搞、审丑、窥私等现象层出不穷。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如在《太子妃升职记》当中,女主由一个现代的男子穿越到古代一个太子妃身上,即“男穿女”,她在自制剧中的一系列自白和“吃豆腐”的行为实乃不合适。虽表现形式搞笑,但硬把“直男掰弯”的价值导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媒介文化商品应当承担一定的弘扬社会价值观的功能,而不应一切以点击率为尊,以受众取向为唯一导向。相反,爱奇艺打造的一部灵异剧《灵魂摆渡》,通过对灵魂的窥秘、拷问,来对人性进行剖析、对生死深入思考,荡涤人性,传播正能量,亦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6]
(二)轻视审美价值
与传统文化强调艺术的“意境”、“韵味”不同,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亚文化的一种,其审美取向不再以高雅为尊,反而模糊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注重感官刺激,追求快感。这种审美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媒介文化商品上,如网络自制剧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审美或许发生异变,从而流于“俗”之境地。
1.制作粗糙,造型服装简陋。相较于传统影视剧,网络自制剧的制作成本较为低廉,后期投入也较低。对传统影视剧集而言,单集的制作成本一般是50万,40集的作品大概总共需要2000万,至于那些商业电影大片成本投入更是动辄上亿。与之相比,网络自制剧的成本投入不及其1/3。[6]因要节约成本,网络自制剧一般邀请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演出费用不高,但同时也存在演技不足、表演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服装、道具、场地等制作上也因为费用的制约,制作略微粗糙,失去“精美”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在古装制作上,服饰不那么考究,就体现不出作为中国古典服饰的美,质量不佳。例如,在《太子妃升职记》中,电视剧的背景设置在南宋,但是服饰看不出古典特色,尤其是造型,男主头套过于明显,从后面和侧面可以明显看到现代短发,很容易让观众出戏,打仗时使用的铠甲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塑料制品,而且几乎所有剧中人物都穿着现代凉鞋而非古典的筒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古典的服饰、造型、言语、场景、道具这些应当都是作品表达美的符号,然而这些符号的缺失或者说是变异,让审美价值也发生了偏移。
2.人物形象过于暴露,感官刺激明显。传统电视剧因为制作成本高昂,加上严格的审查制度,所以受众看到的电视剧尺度有限、老少皆宜,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然而,网络自制剧因制作成本有限,且缺乏系统的审查机制,所以人物多着装暴露,存在强烈的炒作嫌疑。例如,在《太子妃升职记》中,剧中的女性角色一般都穿着暴露,露胸、露腿的场景比比皆是。制作费用低廉或许是服装暴露的一个原因,但也绝非唯一因素。除了衣着暴露之外,剧中也多处充斥着明显的性暗示,感官刺激实在过于明显。美的形态有很多种,身体美固然是其中一种,但是过度消费人的身体,极易使剧的品位下降,审美也容易异化。
(三)耽于商业价值
商品化作为媒介文化的重要特质,受到广泛关注无可厚非。网络自制剧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盈利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但商业价值不可作为文化产品的唯一量度,因其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媒介文化商品,其必须把握好商业化程度,这样才不会破坏其作为一个媒介文化商品的整体性。
当下,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仍以植入式广告为主,网络自制剧制作方重视广告无可厚非,但需考虑植入广告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明显的植入痕迹易使受众出戏且产生反感情绪。仍以《太子妃升职记》为例,为了植入广告赞助商金戈的广告,导演丧心病狂地特地弄了一个“金戈杯对诗大赛”,然而此大赛和剧情毫无关系,且多次出现金戈的植入式广告,像传播病毒一样,广告的痕迹实在过于明显。其中还有关于乐视商城的广告,在古代,女主竟创办了一个乐视商城,活脱脱的广告,使人看了忍俊不禁。这种过度的广告植入,完全干扰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没有技巧的广告植入不仅反映了其发展的不成熟,也反映出了其过于重视商业价值,甚至不惜破坏整部剧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情况,很容易丧失艺术价值,也极易流失已经积累起来的收视群体。
三、媒介文化视野下网络自制剧内容生产优化策略
(一)拓宽网络自制剧的题材,寻求差异化
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复制性不可避免,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寻求文化的独特性,并进行不断的创新才是网络自制剧的健康发展之路。无论传播渠道如何转变,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依然是内容,只有积极进行有新意的独创,才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独家“秘方”,形成自己的优势。其实相较于传统电视剧高昂的制作成本以及有限的播出平台,网络自制剧因其制作成本更为低廉、播出平台更有保障,所以其更应勇敢地探索新路,扩大电视剧的题材,充分发挥其优势。
(二)严格规范管理,提升网络自制剧格调
在管理机制方面,相较于传统电视剧而言,网络剧没有成熟的审查机制,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2年7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对播出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负责。此后广电总局也多次下发通知,但是审核过程通常由播出平台负责,这种类似于“自播自审”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尽管也存在广电总局事后发文禁播或整改的情况,但是这种事后审查机制毕竟力度有限且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感。互联网传播时代,把关权利不断分散,此时,广电总局作为重要把关人更应讲究技巧和方法,在网络自制剧上线之前就应进行审核和管理,避免杜绝“三俗”泛滥、价值观扭曲的网络自制剧的播出,提升网络自制剧的格调,强调其作为媒介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此外,由于传统电视剧播出平台有限,导致很多优质的电视剧无法播出。其实,传统电视剧的资源可以部分迁移到网络播出平台,并且鼓励制作单位将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在网络平台进行播出。
(三)创新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
目前,网络自制剧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盈利模式尚未发展成熟。虽然也有片头广告和部分的会员付费活动,但网络自制剧的主要盈利方式仍是以植入式广告为主。目前中国受众尚未完全养成付费看视频的收视习惯,虽然很多视频网站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如乐视开通了会员付费先看的活动,但是目前仍以培养受众付费观看视频的收视习惯为主,所以收看费用并不高,且愿意付费观看的受众也有限,所以乐视在这方面的收入仍然有限,但不难看出,只要内容优质,就一定存在市场,这种盈利模式还是有利可图的。除此之外,售卖版权也是一种可行的收入模式,制作方若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剧来,便能获取可观的版权费。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制作方若能把好内容关,制作出精品,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四、结语
网络自制剧作为一种由视频网站和传统影视剧结合而成的新兴艺术形式,若能把握好其自身的定位并利用好自身优势,优化自身结构,减少自身缺陷,关照好其作为媒介文化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寻找适宜的平衡点,定能找到突破点,获得自己应得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曹慎慎.“网络自制剧”观念与实践探析[J].现代传播,2011(10):113-116.
[2] 陈露.网络自制剧的特征及发展方向[J].影视艺术,2013 (6):66-69.
[3]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媒介文化研究”笔谈[J].武汉大学学报,2005(7):494-503.
[4] 易崇英,康国卿.媒介文化的价值与建构原则[J].新闻界,2009(3):101-102.
[5] 周晓燕,杨三喜.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125-130.
[6] 欧阳文风,谭武军.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勃兴、问题及发展思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99-10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02-02
作者简介:钟丹,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传播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融合与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