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呼唤“语”和“文”的和谐统一

2016-03-02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新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庐山名家瀑布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周 芳



语文教学呼唤“语”和“文”的和谐统一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周芳

语文的全称是语言文化。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纯粹的语文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正在把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消磨殆尽。一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正在人为地割裂“语”与“文”之间的关系,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知识分析课或者是思想品德课。在此,笔者主张大语文的教学观——语文教学中应当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通过恰当的语文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文”海中漫溯。笔者在此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教学形式的选择两个角度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语”和“文”和谐统一的一些拙见。

一、增添文化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1.引入“走进名家”,感悟人生百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创设文化教育的平台,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可以引入“走进名家”这一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名家素材,让学生在寻找、阅读、聆听、交流中感悟人生百态,从而获得启发和教育。在引入“走进名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遵循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思路,这些名家可以涉及思想界、科学界、文学界、艺术界、体育界等领域,或利用视频,或借助人物传记,或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学生喜爱的名家名人的成长轨迹资料。如姚明、林书豪的成长历程,周杰伦等歌星成功的背后,登月航天员的艰苦训练,莫言的文学创作之路,等等。这样的具有视听冲击力的教学内容往往具体可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容易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感受,或引发共鸣。在课外,也可结合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2.引入“影视作品”,畅谈社会人生。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可以把能体现时代特色、反映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影院和剧场,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生动的画面、鲜明的人物和典型的故事中去感悟生活,聆听时代的声音。例如,《易中天品三国》、《大声说》、《开讲啦》等文学类节目,《喜洋洋与灰太狼》、《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观看、交流中去观察思考,畅谈社会人生,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这些文化教育的素材不同于文字记载,它们往往借助于电视、荧屏、广播等各种媒体,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出既定的课堂,让学生首先在空间上获得释放,进而获得思维上的提升。

二、巧设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语”“文”能力

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摆脱“灌输”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语”和“文”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用好“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的教学形式,拓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和“文”的体验感悟能力。

1.巧借诗文诵读,增添“语”“文”之美。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以其语言的精练生动、内涵的丰富深刻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对于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而言,基于小学六年的古诗积累,他们对诗歌已经很熟悉,有了一定的亲切感,再加上它语言短小、精练、富有美感,因此很受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于诗歌诵读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语文课堂的文学色彩。笔者在初一年级的一次作文教学中,采用“诗歌入境”导入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摘录有关片段作简要分析。

师:在两个月的假期中,你走出家门,去了哪些地方?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生1:我去了庐山,看到了三叠泉瀑布,很美。

师:美在哪里?庐山瀑布宛如三条白色的绸缎飘荡在山间。大诗人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中是怎么写的?

(生齐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为什么说这句话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美?

生2:“三千尺”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直下”一词写出了瀑布从高处落下,很有气势。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大胆而又贴切。

师:这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之后写出的壮美诗句。

生3:我到了杭州西湖……

师:同学们,大自然风物万千,流光溢彩;生活也如万花筒,需要同学们能够用心观察,用心感悟,一定能体会到景色的美好和生活的真谛!

在这个导入片段中,笔者在引导学生交流假期生活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古代诗句,让学生能把自己见到的自然景色与诗中生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虚实相生;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的情境中去感悟诗文所歌咏的自然景物,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

2.巧用“品味赏析”,咀嚼“语”“文”之美。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在“文”的学习中融入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教学,品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就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和“文”自然能达到和谐统一。

以上只是笔者就语文教学中“语”和“文”和谐统一的策略方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值得肯定的是,语文课堂本应该是洋溢语文之美的课堂,教师始终要把“语”和“文”的教学和谐统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迎来新的春天。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了,那学生一定会重燃对语文的激情。

猜你喜欢

庐山名家瀑布
名家
瀑布之下
名家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做一次庐山客
瀑布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