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02深圳市福永街道桥头小学刘爱华

新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课灯泡蜡烛

□深圳市福永街道桥头小学 刘爱华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深圳市福永街道桥头小学刘爱华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怎么样去解放孩子的脑、手、足、口;在思想、时间和空间上,给孩子创造条件,把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本能欲望引导到科学的道路上来,使学生逐步领会到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情境导入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科学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如何在教学中追求实效,让学生有收获,是新课改下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注重科学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有收获。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如笔者在上三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课伊始,我以马铃薯兄弟比潜水的故事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自然地引出主题:猜一猜两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是沉还是浮?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能回答出2种意见:(1)大的重,会沉,小的轻,会浮;(2)不一定,小的体积小会沉,大的体积大会浮。在学生自信的猜测声中,我演示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槽中,学生发现大的沉、小的浮,再把两个马铃薯换过来,这时,学生发现,小的沉,大的却浮了。学生发现所有的人都猜错了,为什么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引入了本节课所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与探究的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没有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敢于思考的精神。通过亲自实践,小灯泡亮了,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时,如何让杯中的蜡烛持续燃烧?学生能想出的方法固然不会只有“架空杯子,留出空隙”,但这种方法却是学生让蜡烛持续燃烧的唯一方法。大多数学生的逻辑推理是:杯子几乎是封闭的,显然杯中的氧气会不足,留出空隙应该可以让杯中的空气得到更新。此环节的设计不但是对学生原有错误认识的纠正,更为“空气流通是蜡烛持续燃烧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分析“垫高了杯口,蜡烛还是灭了”的原因,是设计能让蜡烛持续燃烧的实验方案的基础,同时是学生对原有的“有空隙,蜡烛就能持续燃烧”的认识的再认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下,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光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三一”教学法是远远不能实现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能把视频、动画、声音、文字集于一体,形象生动。如笔者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时,我就用flash动画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了光是以直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有一些实验的过程极短,如动物的变态、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岩石的形成等,均可用动画显示。故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上好科学课起到了良好的收效。

四、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研究,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实践、探究的活动课程

小学生天真、活泼,单靠课堂教学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这样的教学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课堂束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区域特点,让学生在校园、家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如笔者在上《种子发芽的条件》时,给学生确定了研究问题:“种子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在课外实验,并在一周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豆芽生长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很浓,明白了植物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故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与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自体验”,并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勇于创新;在认识上向前迈进一步,对教育、对科学、对学生等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关键是在课堂、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必须把这种理念具体化,变成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指导,让科学本质教育扎根于实际的课堂中,并且细化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上;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跨出科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设计每一教学环节,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科学课灯泡蜡烛
“灯泡”诞生记
灯泡创意秀
浇不灭的蜡烛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圣诞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