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绣文化的生根和再生长
——学校世界遗产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2016-03-02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

新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苏绣世界遗产苏州市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 刘 健



苏绣文化的生根和再生长
——学校世界遗产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刘健

【摘要】世界遗产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唯有保护与传承才会源远流长。学校整合吴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和百年老校的积淀等本土文化资源,丰富世界遗产教育内涵,扩大世界遗产教育舞台。我们开发建设校本课程,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等,使世界遗产教育与学校现有课程相得益彰,使学生初步具有形成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世界遗产镇湖刺绣校本课程

镇湖实验小学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深厚,深受苏绣文化浸润的学校。学校以“吴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底色,营造出浓浓的吴文化书香校园。近几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特色育人,给孩子幸福人生的起步”的办学理念,恪守“恒成”的校训,倡导“诚、敬、乐、雅”的校风。学校先后被表彰为“中国轮滑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苏州市十佳艺术团队学校”。2015年9月,学校被吸收为苏州市百年老校协会会员单位,被授予“世界遗产教育青少年基地”。同时,学校借庆祝教师节的契机,举行了国家世遗课程基地授牌仪式。

“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我们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基础厚实、多才多艺、富于创造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镇湖实小的校园里快乐、幸福地成长。

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镇湖刺绣,一枝独秀。刺绣已经成为苏州的文化名片。学校坐落于太湖之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吴地文化的浸润,孕育了钟灵毓秀的镇湖儿女。镇湖“户户有绷架,家家会刺绣”,1998年和2000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刺绣艺术之乡”;2006年,镇湖苏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使镇湖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刺绣产业基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和韩国所送的国礼都来自镇湖绣娘姚建萍之手。

“苏绣文化”是本校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折射出人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也与学校教育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我校以此为依托,将苏绣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把苏绣文化的浸润和传承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既保护与传承了苏绣文化,又秉承了苏绣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耐心、恒心、精心等品质,同时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发展,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

二、以课程文化为载体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依据,也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依托刺绣之乡绣美镇湖的人文资源,集合本校特点,着力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逐步形成了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以“苏绣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系列,在国家标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依托镇湖刺绣这一世界遗产资源,已开发了《镇湖绣艺》、《绣中奇葩》两套苏绣文化校本课程;同时还开发了《评弹小站》、《童心童画》、《少儿舞蹈》、《航海模型》、《合唱天地》、《硬笔书写》、《轮滑》、《电子》、《少儿美术》、《跆拳道》、《航模》等系列素养校本课程。其中《镇湖绣艺》获作品著作权专利证书;《绣中奇葩》获苏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在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学校创造性地开发刺绣的儿童画题材。童针绣趣,使苏绣艺术真正进入儿童的世界。目前,学校正在开发中英文双语版本的《苏绣文化读本》校本课程,促进苏绣艺术的国际交流。今年又在开发实施包括德育微课程在内的“幸福人生起步课程”:明理篇,润德篇,尚学篇。我们认为,作为世界遗产,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吴中儿女良好的精神品质。

三、以社团文化为平台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修炼,在活动中成为卓越的苏绣传人。学校定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组建社团,全面发掘学生特长,促进专业发展,形成了以世遗教育为核心的社团文化。

学校开设菁英社团和明珠社团两级社团,力求形成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社团文化。学校菁英社团开设了“明珠娃艺术团”、评弹、儿童画、舞蹈、健美操、书法、合唱、刺绣、打击乐、轮滑、LOGO语言、“小樟树文学社”等涵盖艺术、科技、劳动技术、体育等方面的校本课程,利用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社团课程)进行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苏绣苑”和“评弹”这两个世界遗产项目的社团是所有社团中最亮眼的一个社团。早在许多年前,我校就成立了刺绣兴趣小组,腾出专门的教室,不仅配备专门的教师,还聘请刺绣名人卢福英定期进行讲解辅导。世博会期间,社团的5幅作品获得了“世博会最佳设计奖”;2014年3月《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栏目组在苏绣艺术之乡——镇湖街道拍摄取景,我校孙雨晴、卢文静两位小绣娘参加了节目组拍摄刺绣表演的展示。2014年11月,《城市商报》新蕾小记者团面向全市征集“小绣娘”,到我校“苏绣苑”开展一对一的学习交流,引起苏城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我校学生的艺术手工作品在苏州市国粹艺术手工作品比赛中,连续三年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

在“苏绣苑”的基础上,学校已经在着手打造“苏绣艺术少儿研究院”项目,预计明年搬入新校后将正式挂牌成立。

我校的评弹社团也是许多学生向往的团队。我们的郁俊辉、陆浚天两位小朋友,参加苏州市电视台的曲艺达人秀活动,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总冠军。并代表苏州市参加江苏省第五届曲艺大赛,获得省一等奖。现在,两位小演员经常会收到高新区新年迎新晚会、高新区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演出的邀请,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艺术之星。

我们认为,世遗教育不仅是世遗项目本身的事情,学校其他社团也在活动中不断扩大世遗教育的内涵。如我校学生参加苏州市教育局举办的“科普情景剧”和“英语情景剧”比赛,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他们演出的节目分别是《一幅绣像》、《五女拜寿》,五女指的是“绫罗绸缎和宋锦”。可以说,传承世遗文化已经成为镇湖实小老师的行为自觉。

四、以科研文化为底色

独特的地域苏绣文化特色造就了我校“苏绣艺术”的特色教育,为使“苏绣文化”特色更深入,学校特围绕苏绣文化开展课题研究,以充实科研文化的底色。十一五期间,我校启动了苏州市规划课题《“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评价研究》。为了使得该课题研究更深入,我们又构建了苏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去年,又立项了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会的重点课题《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小学校本“苏绣文化课程”的构建》。通过对苏绣文化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通过课题研究,挖掘、传承本地的苏绣文化,进而丰富学生的素养,浸润学生的人文精神,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学校特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依托苏绣校本课程《绣中奇葩》,以课程教学目标的形式,实施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传承文化、发展技能。

苏绣文化特色课程的建设,既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需求,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更是践行世遗教育的有力举措,真正使得苏绣文化在校园里生根与再生长。

猜你喜欢

苏绣世界遗产苏州市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中国的“世界遗产”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苏绣,“秀”出奇迹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