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文化特色的构建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为例

2016-03-02李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湖北武汉430030

关键词:同济办学特色

李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 湖北武汉 430030)



浅谈中小学文化特色的构建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为例

李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着力构建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与发展。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办学的最重大的责任和最终极的目标。"大健康教育观"不再局限于养成学生健康的身体,而是涵盖了身、心、德、习、思、行等多维度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教育改革学校特色和品牌健康教育

(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正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深入。时间加汗水的埋头苦干式做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师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如何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已成为新形势下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所成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学校文化。“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只有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才能形成特色和品牌”。[1]学校文化特色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校园中的每一个体都会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学校师生乃至于学生家长的道德品质、身心发展、人格素养、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学校文化特色的影响甚至同化;在不断的感染和熏陶下,人的思想得到了塑造,心灵得到了陶冶,素养得到了丰富,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学校文化特色体现和渗透在精神、制度、课程、行为和环境文化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这也更有利于学校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但是,如何养文化与如何树特色的问题同时也困扰着许多学校,甚至有不少学校在构建文化特色的过程中陷入误区和泥沼。首先,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而现实的状况是,许多学校期冀尽快构建自己的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因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样的文化特色是没有厚度的。其次,学校文化特色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大到学校的宏观建设、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小到每一位师生的一言一行所展现出的学校精神风貌,可以说无时无处不在;而现实的状况是,许多学校的做法流于形式,校园建设精美甚至豪华,却忽视了学校文化特色的内生性和内在性,这样的文化特色是没有深度的。再次,学校文化特色是靠全体师生员工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校每个成员也都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文化特色进行着继承或发扬,而对学校文化特色的巩固与发展,校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一所学校的校长经常是换来换去,干得好提拔,干得不好撤掉,学校文化特色的传承难以持续,导致学校文化特色难有高度。最后,学校的文化特色是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状态,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步积淀形成,是学校具有鲜明个性化的特征;而现实的状况是,因为某所学校的文化创建有特色有品位并取得丰硕成果,所以很多学校慕名而来照搬而去,却忽视了自己学校的实际,创建的所谓学校文化特色不仅没有深度和高度,可能连学校自身的根基都丢掉了。

(二)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特色应该具有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独特性,而学校文化特色的构建,主要基于三个因素:其一,基于学校的历史传统。每所学校都会走过一段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历史,正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积淀并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或外显或内隐的个性化品质,而这些正是构建学校文化特色的基石。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就应该“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2]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就应该充分立足校情,对学校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凝炼出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特色。“许多学校拥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传统,这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与学校文化形成的源泉之一”。[3]而如果忽视了学校的历史传统与积淀,文化特色的构建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对学校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没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就无法真正准确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精神核心和价值追求,也就无法真正构建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的学校文化。有研究者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清楚学校发展史及其现实,便无法提炼学校精神和建构学校文化。”[4]其二,基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地域文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具有地域性的教育机构,而不同的地区甚至社区都有许多经过自身多年滋养出来的内源文化,学校在构建文化特色时,不能不考虑自身所处的大环境尤其是所处的地区乃至于社区,要力求从地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东西。因为学校置身于区域文化的氛围中,根植于区域文化中,学校包括校长、老师、学生都是在这样的区域文化中生活学习的,必然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打上了区域文化的印记,区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校特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影响。脱离甚至背弃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其三,基于学校教育对象的特点。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要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指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讲,因为成长的地域环境的不同,不同学校的学生往往也就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即使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也会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养成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但单就一所学校而言,学生在就读前和就读后,也会表现出受到其特定成长环境影响的一些共性特征,因此学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主要特点,确立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文化特色,同时体现学校的个性和学校长远发展的价值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基于地域特点、基于历史传统,还是基于教育对象特点的文化特色,都必须与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文化特色才能够形成一个合乎学校发展规律与目标的完整的体系,换言之,“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如办学理念、校训等成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中心线索,才能使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既有上位的理念,又有明确的思路,并形成体系,有系统性,从而真正形成学校特色”。[5]如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的“铁人精神”,武汉市崇仁路小学的“崇仁文化”,上海建平中学“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教育模式,就分别是基于历史传统、基于地域特点和基于教育对象特点所构建的优秀的学校文化特色,而这几所学校在构建学校文化特色之时,无不是秉承了学校一贯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当然,学校文化特色的构建,常常会综合考虑历史传统、地域特点和教育对象特点,只不过是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而已,这样构建的学校文化特色,才会既个性鲜明又内涵丰富。[1-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同济附中”,下同)建校25年来,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在长期的实践和积淀过程中,着力构建着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特色。同济附中人曾经以“用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为教育梦,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品牌活动,随着追梦的深入,各种有效的、美好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一个概念集中,那就是“健康”。如此,在追寻教育梦的过程中,同济附中人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凝结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铸就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即:“教育理想”就是“健康理想”,“理想教育”就是“健康教育”。同济附中办学理念就由“用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明晰而具体为“用健康的理念办理想的教育”,学校文化特色也就水到渠成地被定位为“健康教育”。[8]

作为一所医科大学的附属学校,同济附中地处同济医学院内,其“健康教育”文化特色的构建,首先是基于学校所处地域的特点和文化——在这里,“健康”是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追求健康已成为这个地域内人们的一种文化认识;其次是基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同济附中的老师对“健康”的认识,比一般学校的老师要丰富深刻得多,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采取健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形成了长期的思想和行为积淀;再次也是基于教育对象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特点——学生大多来自医学院老师和医生家庭,从小就被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甚至很多学生有国外生活经历,接触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而他们的父母大多也已经不再唯成绩论而更加看重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看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同济附中构建了“健康教育”的学校文化,并形成了个性鲜明而又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特色。

(三)

学校文化特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内涵。综合看来,学校文化的内涵一般分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等价值观念上;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之中;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等硬件中;活动文化,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如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之中。[6]也有研究者将其中的物质文化称之为环境文化,提出“应该特别关注学校成员对环境的主动作用,尤其是与环境的主动对话……在人与环境的对话中敞现出生命成长的‘教育美’”。[7]还有研究者将其中的活动文化称之为行为文化,提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它将学校管理的内涵提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文化的尺度衡量学校管理的最终呈现方式”。[8]

同济附中“健康教育”的文化内涵,既包括了内隐性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了外显性的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从不同层面体现出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出系统性的独具个性的学校文化特色:在精神文化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为载体,重点突出“健康教育”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让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精神家园;在制度文化方面,学校坚持将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并努力追求将学校管理的内涵提升到文化的境界,充分发挥制度在学校各项管理中的正效应;在环境文化方面,注重以文化育环境,以环境育人,让附中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都成为文化建设的阵地;在行为文化方面,强调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师生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全面和谐与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保证;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与发展;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办学的最重大的责任和最终极的目标。“同铸健康理想共济健康人生”,可以说,同济附中的“健康教育”,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打破了将健康教育囿于学科教学的局限,体现的是一种“大健康教育观”,即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养成学生健康的身体,而是涵盖了身体、心理、品德、学习、思维和行为等多维度的健康教育。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同济附中将“健康教育”上升到学校文化层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一训三风、制度建设、环境营造和教育教学行为等各方面都围绕“健康教育”来着力进行创建和打造,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特色,在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萍.让特色文化彰显学校品质.教育时报,2011-4-27(3)

[2]胡方,龚春燕.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建构.中国教育学刊, 2008(4):23

[3]崔玉婷.普通高中学校文化特色的类型与建设路径——以北京市三所普通高中学校为例.教育科学研究,2011(11):16

[4]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3

[5]崔玉婷.普通高中学校文化特色的类型与建设路径——以北京市三所普通高中学校为例.教育科学研究,2011(11):19

[6]申明.大学文化特色的内涵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10(1):44

[7]李伟胜.学校环境文化的主动创建.教育发展研究,2011(24):82

[8]凌宗伟.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10 (9):58

猜你喜欢

同济办学特色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野有蔓草·新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