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016-05-24王佳宁包牡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王佳宁 包牡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医学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王佳宁包牡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目的:考察医学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以及特点,探究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口学变量中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结论: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对医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做出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择业效能感社会支持医学院校大学生
引言
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充当的已不仅是谋生的角色,更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舞台。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决策[1]的成功与否对大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查当前医学生择业效能感[2][3][4]的现状,并探讨和分析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医学院校更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和医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促进广大医学生更好的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职业决策。择业效能感,又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CDMSE),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5],是职业心理学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具体应用。择业效能感属于职业选择过程效能感,因此是职业效能感的一部分。通过择业效能感的测量,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解决职业决策中的困难,提高职业决策质量。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180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时注意被试的代表性,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8份,回收率为98.89%,其中有效问卷1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31%。
二、研究方法
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化版(CDMSE.SF)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Betz和Taylor于1983年编制[7]、2001年修订的“择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一简式"(CDMSE.SF)翻译成中文。其内容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后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DMSE-SF)量表,共包括25个项目,分为5个维度,即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本量表为自评式量表,总分是通过25个题目的自信等级之和来计算,最高分数是125分。每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个体得分越高表明其择业效能感水平越高。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531,修订的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信度系数分别为0.8953和0.851[8]。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由肖水源1986年编制,并于1990年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修订后的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是目前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选用本量表时对一些项目做出了修改。将问卷中选项中的“同事”改为“同学”,“夫妻与配偶”改为“恋人与配偶”,“工作单位”改为“学校”。
三、实施程序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测试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答卷纸,采用统一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让学生一次性完成这两份问卷。测试一般都在15分钟内完成。
四、数据处理
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
五、研究结果
1.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
1.1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采用的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化版共25题,每个分量表题目数量为5题。总量表分为125分,分量表得分均为25分。结果计算出全体样本在总量表上的单体平均值为3.30(5点计分,3为中值),五个分量表依次是3.41、3.22、3.34、3.19、3.34。由此看来,医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各分量表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评价维度的得分最高,而制定规划维度的得分最低。
1.2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表1不同性别的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男生(M=85.98,SD=15.33)的择业效能感略高于女生(M=80.80,SD=16.92),并且男女生在收集信息(t=2.249,p<0.05)和选择目标(t=3.015,p<0.01)维度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1.3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医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总分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F=3.882,p<0.01),其中,自我评价(F=5.389,p<0.001)、选择目标(F=3.520,p<0.01)、制定规划(F=2.465,p<0.05)和问题解决(F=2,504,p<0.05)四个分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医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比较
由结果可以看出,在独生与否方面,非独生子女无论是在择业效能感总量表得分上还是各个维度分量表得分上均高于独生子女,并且在制定规划(t=-2.026,p<0.05)和问题解决(t=-2.595,p<0.01)维度上达到显著性水平。
2、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2.1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
表2择业效能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采用相关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有表7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1-9]
六、分析和讨论
数据显示结果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前中国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着与现实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医学生仍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或者能干什么,这是当今“公务员热”、“考研热”的原因之一[6]。自我评价得分较高,并不是指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能力较强,而是指医学生对于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能力较为自信。相对于确立职业目标和进行生涯规划,自我探索对于医学生而言较为容易。但其实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是职业规划的基础,有特定的原则和方法。性别差异是择业效能感研究中最早受到关注的内容[9]。数据显示男生还是在各维度上得分高于女生,这与目前某些招聘单位存在的性别歧视不无关系。所以,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提早做好择业准备,满怀信心地迎接职业生活,是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同时,不同年级、独生子女与否都会是影响医学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医学生择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地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医学生的择业效能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这也为我们医学院校在指导高校生择业方面提供了很有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美)班杜拉著缪小春、李凌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
[4]班杜拉著林颖、王小明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2:38-43.
[6]张杉杉,郑日昌.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76-778.
[7] Taylor K M ,Betz N E .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3,3(22):63-81.
[8] Betz N E ,Klein K L ,Taylor K M .Evaluation of a short form of the careerdecision -making self -efficacy scal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6,4(1):47-57.
[9] Ma le n,E.A.,&Stroh,L .K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on job lose coping behavioramong unemployed manager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1998,35(1):26-40.
通讯作者:包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