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2016-03-02朱正茂

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祥林嫂朱自清

□朱正茂

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朱正茂

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广大一线语文老师一定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每一篇选文的美育因素,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美的教育,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每堂课都获得审美享受、审美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美育的园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课堂;引导;美育

课程改革虽然启动多年了,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上课更多的还是注意知识点的传授,注重分析讲解,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而常常把一篇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就拿《荷塘月色》来说吧,这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朱自清先生文笔优美,月下的荷塘静谧美好,荷塘上的月色素淡朦胧,作者的情绪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听课中常见的是老师在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优美的文句上,品味这些优美的句段所蕴含的情感,再接下去就是仿写训练,或者是拓展迁移练习。这样讲当然无可厚非,但我觉得语文课就上成了阅读与理解的练习课,语文课的阅读欣赏特点、美育熏陶功能就没有得到发挥。

朱自清先生描摹荷塘月色,可以说绘形绘声绘色,但这是作家的审美体验;学生阅读这些文字,见形况味,闻声见色,则是对审美客体的间接审美体验。为此教师不能忽略利用这些审美体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课堂上教师的着眼点不是讲授作者写得如何好,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并正确欣赏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丰富人文素养。具体说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四重美:一重美——欣赏景色美:本文描写景物,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二重美——品味语言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朴素淡雅,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的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中的色彩淡中有浓。三重美——体会结构美:文章名字是“荷塘月色”,开篇并没有写荷塘美景,先说了“心里颇不宁静”,心想荷塘,欣然前往,“我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结尾写“我轻轻推门进去”,正好形成呼应。虽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净化,中间波澜迭起,但都在“轻轻的”和“悄悄的”情境中进行,与荷塘月色的幽静、朦胧的气氛是和谐一致的,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婉曲之美。四重美——感悟人格美。结合文章的创作时代,知人论世,朱自清因为“宁可饿死,也不吃救济粮”,毛泽东称赞他 “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抓住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体会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高尚、正直,那么我们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就要把文章重点描写荷塘月色的第四、五、六段放到全文中间去,这样就能体会到风景虽美,朱自清先生的人格更美。

写景的文章如此,写人的文章呢?中学语文课本里选了不少表现人物形象美的作品。学习这类文章,对正面人物的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救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民族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夺目光辉。如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傲骨;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爱国等等。哪一个不洋溢着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之美呢?这是民族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民族危难之际志士仁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与壮烈。在教学时,教师通过情感的激发,给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引起强烈的共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也就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但是人物形象的美是复杂的,特别是面对一些“丑”的形象也要感受出它的美来就困难了。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巴尔扎克的《守财奴》、鲁迅的《祝福》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刻画了“套中人”别里科夫、“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和被封建礼教迫害的“祥林嫂”等艺术典型,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比如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刻画更是最大的艺术真实……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作品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艺术欣赏。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就拿《祝福》来说,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主要情节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众说纷纭,有的说“老死的”,有的说“穷死的”,有的说“饿死的”,有的说“自杀的”。还有的学生胡乱联想说“没有死”,实际上是到别的地方流浪去了。毫无疑问,学生此时的审美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原因是中学生知识积累和审美经验还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也无法一下子理解祥林嫂形象的意义。此时教师的作用便是启发指导,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抓住小说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和心理描写,帮助学生读懂文章。当时,那个老师就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作者对祥林嫂作了几次肖像描写?其中重点描写了什么?几次对比描写说明了什么?学生抓住关键来理解就能认识到:“亡夫丧子”并未使她濒临绝境,真正使她绝望的是她不惜代价捐了门槛后,仍然不能成为“正常人”这件事。具体有鲁四老爷的谩骂,柳妈的“好心”规劝,“我”的“说不清”的回答等等,经过发掘探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活了,一致认同祥林嫂死了,而且是封建礼教吃掉了祥林嫂。当老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著名作家丁玲的评论:“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学生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丁玲的见解太精辟了。这样,教师就很好的起到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艺术欣赏是个复杂的过程,欣赏作品是仁者见仁的活动。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由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两个方面构成的。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受到欣赏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爱好的不同、审美能力的高低、情感世界的差异等等。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的时候,除了在关键问题上基本一致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切不可强求一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学校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编 李平]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祥林嫂朱自清
作品:荷塘月色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